书城军事桑榆情缘
16616100000049

第49章 清晨造访忆当年

“王总这么早来有什么事儿吗?”李扬心里念咕着迎上前去。

王总高兴地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公司负责的工程已经完工,并率先通过验收交付使用了。今天我和小江到这里来,找你有两件事,知道你刚从三线总部汇报回来,所以要先了解一下三线建设新的计划,好早作打算。再有就是想给你接风,共叙友情。”

“李团长辛苦了,回重庆怎么没提前来电话呀,我们派车到车站接您。”小江很会说话。

“那样太麻烦了,来、来,进屋说话。”李扬引领二位来到自己的办公室,问道:“你们二位吃早点了吗?”

小江摸摸嘴头说:“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吃早点呀。”

“这么早就吃完了,吃的是什么?”李扬问。

小江不加思索地说:“重庆特色煎饼果子。”

李扬反驳道:“什么重庆特色,那是我们老家的特色。我们那边到处都是,你要是到我们老家走一趟,让你吃个够。要说重庆特色嘛,我还是知道的,除火锅外,当属重庆小面了。”

“我一个老重庆人还不如您这个没来几年的外地人呢?当然了煎饼果子全国哪都有,但重庆的煎饼果子另有一番味道,有时间江妹子请客您赏脸否?”

“肯定一饱嘴福。先谢谢了。”

李扬每人沏了一杯龙井明前茶,茶香迅速弥漫了全屋。“好茶,绝对是好茶。哎,小江你也学学怎么品茶。这绝对是明前茶。小江,明前茶你懂吗?”

“不懂,我就知道这茶味儿好,喝着舒服。”

“告诉你吧,这种明前茶是专门给姑爷预备的,也称姑爷茶。凡是有这种茶的人家,绝对有姑娘要出嫁。”

“没看出来,王总知道的事儿还真多。”

“小江,你也要准备点明前茶,将来有了意中人再准备就来不及了。”

“假如我的恋人要是没有喝茶的习惯呢?我准备它不就没用了吗?”

“李扬你看,还有比小江认真的吗?三十几岁的大姑娘了,要是嫁不出去我看怎办。”

“人各有志,小江自有小江的想法。”李扬说。

“我看你们俩倒是说得上来,这样吧,咱们说点儿你的事儿吧,说真的,你回家十多天可把大家想坏了。”

“还有人想我呢,我这个人有值得大家想的地方吗?”

“当然有,不信你问问小江。”王总看了小江一眼。

“王总说的对,重庆人民都想您。”

“我听这话怎么有点儿沉重呢。”

“原打算我们到车站接你,但不知道你什么时间回来,特别是从北京到重庆的火车,经常晚点,所以我们决定等你回来给你接风。”王总说。

“还算不错,今天的火车没怎么晚点,今天上午十点准时到达重庆。我一看时间还早,就到市内转一圈,欣赏一下市容,看看我们重庆的变化。别看我在重庆呆了好几年了,真正逛重庆只有三次,并且每次没超过半个小时,走马观花地看了看。”

李扬不经意的几句话,王总听出了点儿端倪,试探地说:“怎么看我们重庆好不走了,要在重庆扎根吗?”

李扬看看小江,说:“到目前还没敢有那种想法。”

“没敢是什么意思?”王总问。

“有的人不是说了吗,你们都是重庆人,就我一个外丫,能要我吗?”

王总看看李扬,又看看小江,说:“你们俩在打哑谜吧,我怎么听不懂呀。”

小江说:“李团长刚才的几句话我听出了点儿问题,扎根重庆绝非李团长之意,主要是为了迎合您才说了那几句违心的话。”

“是吗,李扬。”王总问。

“您可别听小江的,表面是这么说,实际心里怎么想的,她自己知道。要说这重庆确实不错,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如果将来有那么一天我也跟王总那样转业到地方,是在重庆就业还是回老家找工作,我还真得好好的权衡一下。李各庄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有我的双亲,有我儿时的小伙伴儿,还有我少年以前的记忆。”

“李团长对家的眷恋还很深呀。”小江说。

“你没到我们那边去过吧。”

“没去过,但对鹊山有点儿了解,经常听到王总提起鹊山如何如何的好。”

“就是嘛, 因为我也是在鹊山南麓长大的。是不是李扬呀。”王总转脸问李扬。

“王总我们俩是老乡,但他比我有出息。在我们县大人小孩一提起王总的大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算是个名人吧。”

王总摆摆手,说:“你不要吹捧我了,你只要愿意留在重庆,剩下的事儿你就不用管了。反正重庆人民欢迎你留下,小江你也说说心里话。”小江点了点头。

“李团长要能在重庆扎根儿,仕途平坦,必有大任于身上。”小江说出了心里话。

王总接着说:“你要转业到地方,我要好好的给你安排一下。”

“您准备给我往哪方面安排?”李扬问

“这要看你对什么工作感兴趣了。”小江说。

“小江说得对,你有什么想法?”王总问。

李扬想了想说:“从政嘛没有阅历心气不足,做买卖呢不懂经商之道,我能干点什么呢?重庆经过这么多年建设,已经扩大了好几倍,作为部队转业干部,我想从政应为首选,王总您说呢?”。

王总语重心长地说:“在部队暂时还行,一过四十岁,就要考虑去向了,你今年已经四十出头了,是该考虑转业的问题了,如果暂时没有好去处,可先到我公司来,任副总,你看怎么样?”

李扬嘴咧着乐了:“还当副总呢,我还是给您当保镖吧。”李扬转过脸对小江说:“想当年,我给王总当警卫员,整天不是打仗,就是训练,无忧无虑。”

小江说:“你当年在王总身边,工作出过错吗?”

“肯定出过。”

“王总肯定不高兴,他批你吗?”

李扬看看王总说:“王总的脾气很好,我一般不让他着急,王总,我说对了吧。”

王总说:“小江你也别拿话引诱我,李扬当年绝对是英俊潇洒,追他的大姑娘不止一两个,身后都排着队。说实话,李扬要打算结婚,估计孩子现在都该上大学了。可惜呀,有情人难成眷属,这太不公平了。”

小江不解的问:“李团长有恋人?为什么到现在还不结婚呢?”

王总一个劲儿的叹息:“老天爷诚心跟这俩人过不去,挺好的一对,硬给拆开了,多好的姑娘呀。”

小江问:“您也认识?”

“我何止认识。”王总站起身,走到窗前,窗外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让王总想起了溢血奋战的战争年代,想起了和李扬一般大小的伙伴们在一起摸爬滚打的艰苦岁月,想起了李扬和张帆在一起的甜蜜时光。小江歪着头,倾听着王总用北京地方口音夹杂着重庆地方方言叙述着那段不平常的岁月:

“早在抗日战争的初期,李扬来到当时的县大队,要求参加县大队。第一次见面我有点儿不同意,虽然个头挺高,但细不拉叉的还不爱说话。跟他聊了一会儿,不知怎么的我动心了,被他那精干、利索的外表吸引住了,我曾经问过他:你参加县大队是凭脑瓜子一热还是有思想准备的?你猜他怎么说?”

小江歪着脑袋说:“李团长肯定说点儿好听的,否则您该不收他了。”

“好一个小江,不愧是做秘书的料儿。当时我说完后李团长没有犹豫,回答得很干脆:我有思想准备,并且是做好了吃苦甚至战死的准备。这还让我说什么,到哪找这样的兵呀。留下吧,就这样,李扬就成了我的警卫员了。李扬参加了县大队,张帆没过多长时间也到了县里。开始在县里负责支前工作,后来县大队扩充人员,她也参加了县大队,仍然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说实话小江,张帆绝对是军中一枝花,不但人长得漂亮,歌唱得也好,每逢县大队联欢,肯定少不了张帆独唱歌曲。她的魅力不知迷倒了多少同龄的青年男子。李扬和张帆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互相支持,并肩作战,当时在鹊山南麓传为佳话。”

李扬打断了王总的话:“王总,我得打断您的发言了,您要再说下去指不定把我和张帆忽悠哪去呢。我们俩不像您说的那么优秀。您也说累了坐这儿休息会吧,小江给王总倒杯水。”

说句心里话,李扬的心思早就让王总看透了,但残酷的现实给这对恋人迎头一棒,打得劳燕分飞,天各一方。

王总喝了口水,说了一句李扬不便说出口的话:“李扬,今天既然打开了话匣子,咱们就你的个人问题多说点儿,张帆这么长时间没有消息,你有什么打算?”

李扬很为难地说:“没什么打算,顺其自然吧。”

王总说:“你也这么大了,愿意的话,在重庆这儿找一个合适的姑娘,我还是帮得上忙的。”

李扬没有马上回答王总提出的问题,只是简单的说了句“让我考虑考虑。”

李扬知道,王总说在重庆这边给自己找个姑娘非小江莫属。关于这个问题也想过,但是现在能否确认张帆就找不到了吗?如果某一天突然张帆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怎么办?

这时,警卫员在门外报告,“请进”,警卫员小刘快速进屋,递给李扬一份文件,退了出去。

小江站起身,走到李扬面前,说:“李团长有事儿,我们回去了。”

李扬马上说:“不行,王总好长时间没来了,工程也完工了,今天又是周末,我请客,王总您看怎么样?”

王总脑子来得快,看看脸色已经微红的小江,说了四个字儿“我看可以。”就是这句话,成就了李扬和小江的大事。当然这是后话。

自从首长谈话以后,张帆的心里一直就没有平静,经常把自己关在屋里发呆,时间长了,姐妹们发现她最近说话经常心不在焉,琢磨是思想上出了问题。

周一刚上班,几个姐妹堵在张帆的宿舍门前,说:“张帆姐在屋吗?”

张帆这时心里正乱呢,敷衍着说:“在屋。”姐妹们一涌而进,大家定神一看,张帆像换了一个人,由于失眠和走心使本来漂亮的脸蛋苍白无光,乌黑飘洒的秀发蓬乱失泽。大家心里明白,张帆工作繁多,加之婚事不顺,使她老了很多。

有位老大姐首先发了言:“张帆妹子,我是过来人,我提个建议,你现在也四十来岁了,这个事实不容质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祖辈上传下来的,你应该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了,不能再自己折磨自己了。”

有个比张帆小几岁的小妹妹在旁边插言儿:“我二十八岁结的婚,就已经晚了,我听人家说,女的结婚晚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张姐,你听我们大家一句话吧,到现在李扬也没个消息,别再等了,有合适的就先处着吧,我们大家吃你喜糖的嘴都张了多少年了,该让我们吃上喜糖了。”

张帆何尝不愿意抓紧把自己的事情解决了呢,可是如果那样的话,这些年和李扬共同浇灌的爱情之树不就从此根枯叶黄了吗?可是转过来想,由于各自不知去向,这颗爱情之树再也无法浇灌了,同样是根枯叶黄。想到这里,张帆站起来说:“感谢姐妹们对我的关心,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会认真考虑的,大家没什么事儿就回去工作吧。”

张帆送走了姐妹们,从桌子上拿过一面女人梳发用的镜子来到窗前,双手拢着蓬乱的头发,睁着挂满血丝的双眼,借着阳光看到镜子里的自己确实老了很多。皱纹已经悄悄地爬上了漂亮的眼角和额头,乌黑发亮的发际间,已经有了几根白发,就连脸上的酒窝笑起来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要理一理杂乱的思绪,找出最好办法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