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相亲十年:奇葩我见多了
1678900000008

第8章 我的天使女友周晓萍的婚事

画报社要我写民工进城状况的选题。采访还是蛮顺利的,素材有了不少,但我觉得还不够丰富,需要补充材料。找谁帮忙呢?我一下子想到了周晓萍。她在一家医院的特需病房当护士,那里的护工都是外地人。打电话找到晓萍,她痛快地说没问题,等她哪天值夜班,我去就行了。

我和周晓萍8岁就认识了。认识的第一天,她作为插班生,背着花布小包站到了我们的面前,一副外地孩子的打扮。从那时起我俩就是好朋友,无话不说。她是个少见的实诚认真的女孩,凡是委托她办的事,她都会竭尽全力。虽然我俩是好朋友,可是往往我帮她的地方少,她帮我的地方多。她帮我的都是实打实的帮助,我帮她的多是疏解心事。她是个似乎老没主意的女孩,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找人商量,最常找的人就是我了。

这天晚上正好是晓萍值班,我7点钟准时到达特需病房护士站。因为正值夏夜,天还亮着。晓萍已经跟同事和小护工打好招呼,我的采访畅通无阻。小护工很会讲话,并不怯场,显示了在大地方工作的见多识广。我想拍她几张工作照,晓萍就领着我到了小护工看护的病房。

这里是高干特需病房,我觉得不跟病人事先打招呼就进去很不合适。晓萍却笑着说:“没事。”她脚步很轻,进到病房,就替躺着的老人掖掖被子,说:“哈喽,孙老,感觉怎么样啊?”孙老似乎也在说着“哈喽”,只是口齿不清,不知在说什么,或者什么都没说。我才知道,这个病人是个留过洋的老科学家,90多岁了,已成植物人多年了,只对早年留学的英语还有些反应。小护工就以老科学家为背景,照了几张端着便盆的照片。

和晓萍道别时,看着她因为长期值夜班而显得苍白的脸,想着那曾经风华正茂的留学生科学家,我忽然觉得如果不抓紧,青春就滑落了,跌向那无尽的苍老的陷阱中。我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但我要拉晓萍一把,不要让她的青春苍白下去。

正好,顾西颜打来电话。在她长篇连播的空当,我赶紧把她的话引向我希望的话题——给好女孩周晓萍介绍对象。顾西颜笑道:“正好我们同事前一阵还说她们家邻居的孩子正找对象呢。我再问问具体条件吧,你也把你这位同学的条件跟我说说。”

由慢条斯理的顾西颜来牵线搭桥,极为稳妥。不久,在顾西颜的张罗下,这两个年轻人就见了面。当晚,顾西颜给我打来电话,兴高采烈地说:“哎,我觉得这事能成!他俩长得挺有夫妻相的,都有一双小眯缝眼儿。”我笑起来,晓萍只是单眼皮儿而已,眼睛并不算小,而且人也长得不难看。不过,既然顾西颜看好他俩,我就觉得这事挺靠谱。

紧接着,晓萍也打来电话。晓萍说话和顾西颜一样絮叨,可是顾西颜讲话重在有声有色,晓萍则是周密不遗漏,各有特点。晓萍讲述完见面情景之后,犹犹豫豫地说:“我也没什么感觉,说不上喜欢还是讨厌,要不就算了吧?”我怂恿道:“别呀,多见几次不就知道感觉了,别见一面就轻易否定。”她说:“那也成,那就等他打来电话再约我吧,反正我不会给他打的。”我说好,但一心想促成这件事,就马上给顾西颜回复说:“女孩感觉还成。”得到这样的消息,男方就开始约她了。

一般媒人给人介绍对象都是心情愉悦的,都有一颗向善向好的心。我促成了这件事,很有成就感。两个人搭上线,媒人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时光飞逝,偶有晓萍的汇报,都是平稳进行中。直到一年后,晓萍突然跟我说,他们定在8月份结婚。我吓了一跳,脱口而出:“这么快!”心里有了一点不安。按理说也不算快,我只是觉得不放心而已,我还没见过这位男士呢,也不知道他俩到底合适不合适。

结婚这天,正值八月中旬,本来很热的天气,却鬼使神差,刮风又下雨,我穿了件红色条绒长袖衬衫还觉得冷,当天气温大概也就二十几度。晓萍穿着简单的婚纱,露着双肩,一点也不冷,她真够激动的。

晓萍在普通人家长大,从小到大就没有过自己的房间,都是和家人睡大床。可是,一结婚,小两口就有一套男方家准备的两居室,而且装修得很精致,位于市中心,离晓萍的医院很近,晓萍几乎可以走着上班。晓萍的妈妈、大姨都对我说:“晓萍可得感谢你呀!”大姨是天津人,特地赶来参加婚礼,她一口天津腔问我:“这位姐姐在哪工作?结婚了没有啊?”我此时已经离开了画报社,去过几个地方,都是干过一段时间后就离开了,所以正在失业,而情感也是一片伤痕累累的空白。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只好说:“都在找着呢。”大姨就知趣地不再问了。

在众人的盼望中,新郎终于带着黑色车队来迎新娘了!打头的是一辆加长的黑色凯迪拉克。我作为伴娘之一跟新人坐进了这辆车。直到这时,我才有机会直面新郎。原来新郎长这样啊!他还算端正,但我总感觉他面目不清爽,有一股小家子气,不像晓萍那样简单透明。我只是在心里打了下磕巴,看到晓萍幸福地偎依在他身旁,还有什么可质疑的呢?

婚礼在餐厅进行,来了很多双方的同事、朋友和亲戚,热热闹闹,吃吃喝喝,很有中国特色。主持人请了各方人士讲话,甚至还把我这个媒人请上了台。本来是三个媒人合力介绍成功的,我不敢贪功,讲了这个事实,又转述了顾西颜的话,说他俩很有夫妻相,一定会很幸福。我是个不善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的人,说完这些,就匆匆地下台了。

婚礼总是让我很不自在,等夫妇俩下来敬酒,我就和他们匆匆话别,赶快逃离了。

晓萍的小家,我后来有机会去参观了一下,简直是温馨的标本。漂亮繁复的窗帘,精致的餐桌椅和椅垫,贴心的脚灯,已经认不大出本人模样的婚纱照……处处显示着摩登和幸福。男主人不在家,晓萍忙着给我做饭,饭菜其实都是打开包装,微波炉一热就成的半成品。边做饭,晓萍边唠叨着夫君的可心之处:会替她挑衣服、买衣服,她已经完全折服于丈夫的眼光;会替她化解心事,单位里的窝心事都能跟他倾诉,他还会给自己出出主意;他很细心……

我看着她幸福的身影,想着自己杂乱拥挤的家、空旷无依的情感,既由衷地为她高兴,又感到无尽的失落。说实话,任何豪华的婚礼都不会令我羡慕,唯有温馨的家实实在在地刺激着我,我真想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