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16811700000106

第106章 大千世界篇(21)

直到170年后,才又继续施工。为防止倾斜尽量设法将塔的重心转移。但由于塔身底部三层倾斜已成事实,故全塔建成后,塔顶中心还是偏离了垂直中心线2.1米,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塔身还在不断地倾斜。因此,挽救斜塔成为建筑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意大利政府投入了巨额经费,各国的建筑师们也提出了许多方案。

狮身人面雕像的由来

埃及金字塔旁,有高20米、长57米的狮身人面雕像,它是古代埃及的奇观。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狮身人面像是能工巧匠用一块天然大岩石凿成的。后来埃及学者通过研究否定了此说。他们认为狮身人面像的最初雕刻者是风。被狂风刮起的飞沙走石从左右前后、四面八方不断地对岩石进行“镌刻”和“加工”,天长地久便形成雕像的“毛坯”,而古埃及的雕刻匠仅仅是对风的“创作”进行了加工,使之完善而已。上述论点的根据,是考古学家在费拉菲勒绿洲发现多座酷肖狮身人面雕像的岩石,但它们的“工艺”都十分粗劣。

国会山的由来

国会山坐落在美国华盛顿市中心。这里原是一处海拔83英尺的高地,建筑师威廉·桑顿在其上设计、修建了国会大厦,故名“国会山”。在1793年,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亲自为国会大厦奠基。1800年部分建筑开始投入使用。1814年,英、美第二次战争时,英国军队一度占领华盛顿,把国会大厦付之一炬。1819年重建,1861年全部工程落成。后来,又不断进行修缮扩建,1950年才具备目前规模。

国会大厦用白砂石和大理石建成,长751英尺,宽350英尺,顶尖离地面有135英尺。中心部分是大圆顶结构,上面竖有一座高19.5英尺的青铜“自由雕像”,为华盛顿最引人注目的标志。

白金汉宫的由来

白金汉宫位于伦敦圣詹姆斯公园以西,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及其丈夫菲力普亲王居住的地方。白金汉宫系英国白金汉公爵于1703年所建,因而得名。此宫建筑富丽堂皇,外部装饰精致华美。1761年英王乔治三世以2.1万英镑的巨资买下这座宫殿式建筑。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继位后,这里正式成为王宫。

白宫的由来

白宫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北面的宾夕法尼亚大街,包括建筑和园林在内,占地18英亩,主楼是幢三层的白色楼房。白宫是由建筑师詹姆士·贺朋设计的。据说贺朋受了一座爱尔兰宫殿的影响,把白宫也设计成类似宫殿的建筑。这项建筑工程在1792年开始动工。

1800年,第二届总统约翰·亚当斯夫妇启用。1814年,这座建筑不幸失火。火灾之后,为了消除火烧的痕迹,整个建筑被涂成白色。1901年,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给这座建筑命名“White House”,意即“白色的房屋”。后人根据这幢楼的颜色,称它为“白宫”。由于白宫是美国总统办公室及府邸所在地,同时又是美国政府的行政中心,所以后来人们通常用白宫来指代美国政府。

阅兵式的由来

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和罗马等国就有阅兵的记载。18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广泛普及了阅兵活动。阅兵在我国更是源远流长。相传4000多年前,我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曾在安徽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会上,众多士兵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边歌边舞,以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在我国春秋时期,也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

现代的阅兵通常是在国家重大节日或大型军事演习中进行,一般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阅兵式是指首长或贵宾在阅兵指挥员的陪同下,乘车、骑马或步行,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分列式是指受阅部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首长或贵宾的检阅。

裁军谈判会议的由来

总部设在日内瓦的裁军谈判会议是目前唯一的全球性多边裁军谈判机构。其前身是1962年成立的18国裁军委员会,1984年改称裁军谈判会议(简称裁谈会)。裁谈会目前有66个正式成员国。1980年2月,中国正式参加裁谈会。1983年中国派出专职裁军事务大使常驻日内瓦。

裁谈会每年举行三次会议,主要议题有: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停止核军备竞赛和核裁军、防止核战争、防止外空武器竞赛、禁止生产核裂变材料、无核国家的安全保证、军备透明和控制杀伤人员地雷等。裁谈会虽不是联合国的直属机构,但与联合国有密切联系,每年向联合国大会提交其工作报告。

和平鸽的由来

在古巴比伦,鸽子乃是法力无边的爱与育之女神伊斯塔身边的神鸟,在生活中则把少女称为是“爱情之鸽”。直到纪元初,鸽子才被当做和平的象征。《旧约·创世纪》记载,上古洪水之后,诺亚从方舟上放出一只鸽子,让它去探明洪水是否退尽,上帝让鸽子衔回橄榄枝,以示洪水退尽,人间尚存希望。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给鸽子赋予了新的使命,使它成为“圣灵”的化身。直到17世纪,鸽子才“官复原职”,再次充任和平使者。德意志帝国的许多城市发行了一套图案为一只口衔橄榄枝的鸽子,图案底部镌有“圣鸽保佑和平”的纪念币。

到了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杰出的代表席勒,又把鸽子从宗教意上的和平象征引入到政治,鸽子又成了英勇的斗士,已不再是毫无抵抗能力的希望之象征了。把鸽子作为世界和平的象征,并为世公认,当始于毕加索。1940年,希特勒法西斯匪徒占领了法国首都巴黎。当时比加索心情沉闷地坐在他的画室里,这时有人敲门,来者是邻居米什老人,只见老人手捧一只鲜血淋漓的鸽子,向毕加索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原来老人的孙子养了一群鸽子,平时他经常用竹竿拴上白布条作信号来招引鸽子。当他得知父亲在保卫巴黎的战斗中牺牲时,幼小的心灵里燃起了仇恨的怒火。他想白布条表示向敌人投降,于是他改用红布条来招引鸽子。显眼的红布条被德寇发现了,惨无人道的法西斯匪徒把他扔到了楼下,惨死在街头,还用刺刀把鸽笼里的鸽子全部挑死。老人讲到这里,对毕加索说:“先生,我请求您给我画一只鸽子,好纪念我那惨遭法西斯杀害的孙子。”随后,毕加索怀着悲愤的心情,挥笔画出了一只飞翔的鸽子——这就是“和平鸽”的雏形。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又欣然挥笔画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飞鸽。当时智利的著名诗人聂鲁达把它叫做“和平鸽”,由此,鸽子才被正式公认为和平的象征。

旗语的由来

旗语在古代是一种主要的通信方式,1684年英人胡克(Robe Hooke)用各种显明的符号悬挂高卢,互相传信。1793年,法人却柏(Claude Chappe)改善胡氏的方法,以十字架两端木臂上下移动的位置,表明各个字母,作为通信,名叫“赛末风”(semaphore)。

1814年法皇拿破仑从放逐的厄尔巴岛逃回巴黎的消息,即用“赛末风”传信法在很短时间内传遍欧洲各地。各国军队所使用的英文旗语即由赛末风变通而来,中文旗语则是由英文双旗语的数字旗式研究出来的。

军衔汉语名称的由来

元帅:渊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所载,唐代设有元帅、副元帅等战时最高统帅,宋有兵马大元帅,元有都元帅、元帅。

将军:春秋时晋国以卿为将军,战国时始为武官名,汉代将军名号颇多,魏晋南北朝更繁,隋唐以后历代皆设有将军官名。

校: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统带一校之官称校尉。汉武帝初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为专掌特种军队的将领,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后通称将佐为八校。晋武帝时设有军校,为任辅助之职的军官。清代有步军校、护军校等官职。

尉: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皆设尉,秦汉时太尉、大尉、中尉地位频高,以后带尉字的官员地位逐饯下降。唐代以300人为团,团设校尉。明清时的卫士和八九品阶官称校尉,清代七品官中有正尉、副尉。

士:夏商周三代,天子诸侯皆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官,是卿大夫以下的低级官职,秦以后间有袭用古制而以上、中、下十为官职者。

我国现今采用的军衔称号,是北洋政府于1912年8月命名的。

我国现役军官军衔等级的设置,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口令的由来

口令源于2000多年以前的吴国。当时,吴国与楚国交战,在一次战斗中,楚军竟把吴王乘坐的船给缴获了,吴王感到受了奇耻大辱,命人夺回这条船。

经过一番策划,吴军派了三个十分精明的士兵化装成楚兵,潜入楚军营内,设法打听吴王的船,而后约定了碰头的地点和联络的口头暗号。

三个化装成楚兵的吴军士兵潜入楚军后,从几位楚兵那里,探到了吴王船的隐藏地点。一天深夜,三名吴兵以夜幕为掩护,将这条船拉到约定的地点。

“余皇!”一个吴兵轻轻叫了一声。“余皇!”有人迅速回答。这个吴兵连呼三声“余皇”,有人回了三声“余皇”。暗号接上了,前来接应的吴军随即和三个潜伏的士兵一起,将这条船夺了回来。

从此,“暗号”开始在军队中使用。一般在对敌作战中的夜晚,视觉不灵的情况下,以此来辨别敌我,通常以单词或数字表示。后来,“暗号”演变成为“口令”。在现代战争中,“口令”是不可缺少的。

宇宙飞船的由来

从1957年开始,美国和苏联争先恐后地进行人造卫星的研究和实验,使人造卫星载人的计划变成事实。但是,为了避免载人失败,两国在培养宇宙飞行员的同时,都利用动物进行了实验。

苏联于1957年成功地发射了装有莱卡小狗的人造卫星二号,1960年5月1日又发射了比人造卫星二号大的卫星——宇宙飞船一号。这次没有载任何生物,但是,在同年9月19日发射了载有两条狗、老鼠和植物种子的宇宙飞船二号绕地球18周后,所有生物都平安地返回地面。这样就以动物实验为基础,做好了宇宙飞行员训练外的一切准备。1961年4月12日,苏联的加加林少校乘坐宇宙飞船东方一号绕地球一周,经1小时48分的宇宙飞行,平安地返回地面。在同年8月6日,又发射了东方二号,绕地球17周,成功地进行了25小时18分的飞行。

投降举白旗的由来

两军对峙,战败的一方表示投降时,就要打出白旗,战胜的一方会停止使用武力允许其投降。在战争中使用白旗起始于远古,但当时白色旗帜代表要求进行谈判先休战,而不表示投降。

当交战的一方打出白旗时,对方便知道另一方要求谈判,于是下令停止一切进攻活动。持白旗的一方则派出军使、号手、旗手和翻译到对方指挥部说明条件或意图。军使从展示白旗始到再回到本方为止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谈判期间双方谁也不能向对方发动进攻。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把在战争中打出白旗转认为是投降,后来,打白旗就成了“投降”的标志,且一直沿用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