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每天学点实用理财学(Mbook随身读)
1682500000051

第51章 教育投资易入哪些误区

如今,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投入远不是“吃饱穿暖有书念”那么简单。面对迅速增长的家庭教育投资,一些诸如“教育投入越多孩子就越有出息吗”、“教育资金是不是应该主要用在大学阶段”等的新问题在困扰着今天的家长。

孩子是否有出息在于投资的多少

教育投入越大,孩子将来的出息也就越大,这是当前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常见看法。于是许多家长不惜花高额的择校费、借读费和赞助费让孩子上一流的学校。其实,一些升学率高的“好学校”完全是一种应试教育,学校主要通过加大学生作业量、牺牲学生休息时间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以孩子身心健康为代价追求升学率的学校,是不值得花高额学费的。此外,如果盲目交几万元择校费让孩子上一流学校,而孩子学习成绩与同学差距较大,此时,孩子很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家长在给孩子择校时要考虑全面,避免盲目。

早期教育投入不重要

当孩子还很小时,很多家长就开始着手为他们上大学积攒教育费用了,但他们却忽略了平时的教育投入。其实平时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往往直接关系到孩子的高考成绩,试想一个跑步运动员,如果只关注终点,却忽略了起跑,他夸赢得比赛的几率是很小的。所以家长们应改变只重视积攒大学费用的老观念,积极加大孩子的早期教育投入,只有把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考上理想大学的希望才最大,也只有这样,家长的先期和后期投入才会物超所值。

只注重金钱的投入

从狭义上讲,家庭教育投资主要指财力、经济方面的投入。但从广义上理解,经济投入是必然的,但绝不是全部,实际上孩子不仅需要物质支持,更需要精神支持。家长应在平时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以及情绪上的变化,多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从心理上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使孩子健康成长,这一点仅靠金钱是做不到的。因此,父母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和精力与孩子沟通,使孩子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艰辛以及一些为人处世之道,这种精神投入是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也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