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咖啡物语:煮出来的风情
16919900000058

第58章 咖啡时光

时间过而无痕,如果固执地去寻找,那就在咖啡里觅得几分踪迹,或者看看这部电影一——《咖啡时光》。

肇开着一家二手书店,业余喜欢收集电车的声音。他的书店开在喧闹市区,狭小却整齐地堆满了夹着白色书签的旧书。自由撰稿人阳子是一个来自台湾高崎并在东京独居的女孩,她总是穿着宽大的白衬衣、黑裙,戴着一顶黑帽,背着大大的、空荡荡的黑包,行走在东京纵横的街巷。肇和阳子像两颗星星,彼此守望彼此温暖,维持着挚友的关系。肇会在阳子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去车站接她,听阳子说自己怀孕了,很轻微地“哦”了一声,默默地走在前面,像一堵挡风遮雨的墙。在阳子感冒的时候,去厨房为阳子煮一袋速食面,倒_-杯水。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让她看自己设计的电车路线图,错综的线条中,蜷着一个婴儿的图形。

阳子喜欢喝咖啡,是一家咖啡屋的常客。

这里的系着黑色领结的老侍者,穿白色和服的伙计,都和阳子相熟。宁静的下午,阳子带着笔记本电脑,要一杯咖啡,坐在临窗的榻榻米上。

屋内的光线如一杯浓稠的咖啡,刺眼的阳光在木格子的窗外踯躅,一束一束地蹩进来,像搅动咖啡的小银勺。阳子一口一口地啜饮着咖啡,也一点点地淡忘着城市的芜杂、喧嚣和忙碌。

在肇的书店里,阳子第一次知道了江文野,一个30年代来日本学电器的台湾人,迷恋上了音乐,业余去上野的音乐学校学习。肇拿出汇集了江文野作品的CD盘,放在小小的CD机里,摁下Play键,水流一样的音乐,烟一样缭绕在小店里。阳光被不断驶过的车和不断走过的人碎割成零屑,透过窄窄的玻璃门,漫来漫去,漫到靠着书架的阳子身上,漫到了她手上拿着的附带在CD盘里的小册子上,漫到了她低头细看的脸上,漫过了坐在门边椅子上的肇,也漫过了白色门帘下静静倾听的那条白色大狗。店外的车铃声、喇叭声像是幽林里的鸟鸣,衬出一种繁华都市难得的挣谧。

在咖啡屋,阳子见到了江文野的遗孀,一个门发苍苍,带着金丝边眼镜的老太太。

老太太给她看自己发黄的照片,讲起他们恋爱往事,脸上甚至还带着少女般的羞涩。手抚在照片上,看着江文野和妻子年轻、饱满、甜蜜的笑,阳子仿佛触摸着岁月,手心沁进时光的一缕缕温暖。

从咖啡屋出来,早春的阳光铺满一地,阳子抬起头,让阳光尽情地抚摸全身,然后走上桥去,桥下两位脚步蹒跚的老人走过。肇随着人流上了阳子乘坐的电车,看到了在座位上打盹的阳子,不由得微笑起来。

站台上,肇举着话筒,阳子在旁边等待。两人的身影被飞驰而过的电车切割得像一段段恍惚的时光。

《咖啡时光》素雅恬静。就这样弥漫着淡淡的生活气息,在一个个固定的长镜头下,在一帧帧流动的画面中,体味生命的孤独与快乐。咀嚼人文的复杂和悠长。这部电影是松竹映画为了纪念日本电影巨匠小津安二郎诞辰一百周年,请来台湾导演侯孝贤先生执导的。整部影片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情节故事,都是女主人公阳=产从台湾回到日本,然后坐电车从此地到彼地,和父母见面说着未婚先孕的事,寻找着作曲家江文野的资料,和书店老板肇维持着暖昧温暖的关系。这些互不相关的事件在她的生活中穿插着,携出不同人的不同生活态度和日本社会现状,显现出日本社会中传统与新思想的碰撞,和不同时代成长形成的代沟。新一代日本人对于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独立坚强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存在各种拘束。现代东京的生活状态,更多时候是:电车里一场小睡,榻榻米上摊开手脚的无心无思,阳光下凝神伫听的一段音乐,半夜醒来厨房里的一顿宵夜,咖啡馆或酒肆里静静独坐的时光……

喝着咖啡,看时光从杯上飘过,杯外陆离的世界在杯壁上投下驳杂的影子,杯内是寂寞纷乱的思绪。盛着咖啡的杯子同样容着你我的无奈,再华丽的杯子也容不下岁月的苍凉,就像再艳丽的浓妆也遮不住容颜的衰颓。只有用心煮出的咖啡,才能漫出醇香,并留驻在时光和心灵深处。

而咖啡的价值便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时光亦辉出绚丽的色彩,咖啡和时光便一同凝成了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