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国历史大事记
17214900000066

第66章 (六)抢占浙江

六,抢占浙江

孙传芳随着自身实力与阅历的增长,再不愿意局促于福建一隅。此时广东国民党与陈炯明激战正酣,吴佩孚屡次要他乘机出兵,协助陈炯明击垮国民党。但孙传芳有自己的想法,国民党与北洋政府作对多年,不是轻易能消灭的,自己经营多年积攒起来的这点儿本钱万不可为曹吴消耗掉。他的目光盯着浙江,如果能掌握富庶的东南地区,到那时便可呼风唤雨,要什么有什么了。

为了敷衍直系,他没有抗拒曹吴的命令而是伸手要钱,要武器:军饷300万,子弹500万,谅你们也拿不出,就别怪我完不成任务了。

与此同时,孙传芳开始秘密将部队向闽浙边界调动,一等机会出现,就动手攻占浙江。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很快就来了。

1924年下半年,直奉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最后第二次直奉大战即将来临。在南方,直系江苏的齐燮元为了争夺上海这个大金库,首先向与奉系联合的浙江卢永祥开战。

江、浙的矛盾由来已久,齐燮元曾经数次打算动武,不过曹吴感到时机不成熟,不想在未解决奉军威胁的时候在东南开战,于是一力阻止,齐燮元也无可奈何。

当福建的臧致平、杨化昭两部退到浙江,并且为卢永祥收编后,首先齐燮元坐不住了。浙江一下子增加近万人的能战之兵,对江苏来说威胁太大了。他向曹锟发电,劝他速下决心,趁奉系大军未动之际一鼓收复浙江,使东南五省连成一片,然后一致对奉。不然,等奉皖孙准备妥当,将来就更难对付了。曹吴也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准备对浙江动武。

为了在直奉大战之前解决战事,吴佩孚以直系统帅身份在洛阳遥控指挥。他调动了皖、赣、闽、鄂、苏五省的军队,大举进攻。

齐燮元是江浙战争的积极倡导者,为对付浙卢,他数年来一直暗中扩充部队,积蓄力量,此时拥兵五师六个混成旅,六万余人。浙卢在收编臧杨两部后实力大增,有四师二混成旅四万余人,而且有数十万奉军遥相呼应。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孙传芳对援苏一改援粤时的推诿,显得特别积极。至1924年8月下旬,他的两万大军已经陆续集结到闽北延平一带。为了鼓舞士气,他曾向士兵们发表演说:“我军北上,志在浙江;浙江富裕,将士们到那以后可以尽情享受荣华富贵,为达此目的,我将士务必同心协力,以尽军人天职。”

孙传芳接到援浙的命令,立即向吴佩孚讨要军饷、军械。吴佩孚同意由湖北汉阳兵工厂提供步枪、手枪各500枝,子弹80万发,机关枪120挺。另外福建洪山桥兵工厂夜以继日全力生产各种枪支弹药。9月1日,北京政府汇至军费50万元,但是仅够开拔费用,孙传芳继续催款。

为了获得周荫人的后援,孙传芳承诺占领浙江之后,将福建地盘全数交给周,所以周荫人对征浙很支持。并帮助他筹措军费,向全省强行发行公债,不数日便筹集120万元。原本二人打算四六分账,但因为孙传芳急于开拔,于是全部归他所有,周荫人也乐得赶快送走把兄,好独霸福建。

为了壮大声势,孙传芳还联合驻闽海军一同北上攻浙。驻闽海军司令杨树庄也属于直系人物,立即答应派海容、鹰瑞、永健、楚同四舰北上应援,并派杨砥中帅海军陆战队1000人乘晋安号一同出发,也意欲分一杯羹。孙传芳很大度,将卫队第一团划归海军陆战队指挥,还接济了一些军费给穷困的海军。

8月29日,孙传芳抵达延平,与早已集结完毕的部队会合。他派出两名代表赶赴南京,与齐燮元联系,商量共同出兵,一致行动。然而他的代表刚到南京,江浙战争便已打响。

但是在开战之前,苏军却发生了内争,为即将到来的胜利蒙上了阴影。原来苏军第一路前敌总司令为江苏第二师师长、苏常镇守使朱熙,但是第六师的旅长宫邦铎因为自己资格老很是不服气。因为这一路是进攻上海的主力,战胜者将意味着担任淞沪护军使,所以大家都很眼红,甚至湖北第五混成旅旅长张允明千里迢迢援苏的目的也是奔着上海来的。齐燮元大伤脑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安抚好各方。

9月3日,战争正式打响。苏军一上来就猛攻黄渡、浏河,浙军以寡敌众,岌岌可危。卢永祥急调杨化昭率两旅之众赶来增援,战线才稍稍稳定。

孙传芳在南线早已跃跃欲试,只等开战的消息。他先将所部分为六个纵队:以第十混成旅及第二师骑兵团、炮兵团为第一纵队;以第二十四混成旅为第二纵队;以第二师第三混成旅为第三纵队;以第二师第四混成旅为第四纵队;以福建第一混成旅彭德钰部位第五纵队;孙传芳亲率卫队团为第六纵队。各部分驻闽浙边界各县,总兵站设在延平,在建瓯、顺昌、邵武、松溪、蒲城五县设分兵站。上海方面战事一起,孙传芳便于9月4日帅卫队团由延平出发,7日到达建瓯。建瓯是闽江上游的中心地区,交通发达,信息灵便,孙传芳将行营设于此地。此时,第十混成旅、第二十四混成旅、第三混成旅各部已经集结于蒲城,前锋已过泉山,同浙江部队开始小规模接触。

这时,湖北第五混成旅(张允明)全部,第四混成旅(刘佐龙)一部,河南第三混成旅(林启鹏),第四混成旅(李鸣盛),第二混成旅(马璨林)一部,山东中央第一混成旅(潘鸿钧)等部陆续到达南京,加入到黄渡、浏河战线。苏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是部队来自各省,号令不一,秩序混乱;而浙江方面的杨化昭部久经战阵,杨本人又足智多谋,双方仍很胶着,一时难分胜负。9月10日,安徽援苏军赶到,其第三混成旅(王普)、第五混成旅(史俊玉)加入到宜兴方面战线,与浙军陈乐山部形成对峙,相持于蜀山、宜兴一带。

北线战事一时间僵持不下,给了孙传芳极好的机会。恰好北京政府第二批军费此时汇至,汉阳兵工厂的子弹500万发也及时运来。孙传芳乃于9月8日下令总攻。

为把握住这次机会,称霸东南,孙传芳亲临第一线指挥。目前的形势其实很明朗,苏、赣、闽、鄂、鲁、豫、皖,七省联合攻浙,所以浙江失败是早晚的事,因此必须要快,抢占先机。与此同时,赣军两万余人在赣东镇守使杨以来的率领下,已向浙赣边界挺进,并派人与孙传芳联系,相约会攻常山。

孙军进攻浙江的第一要塞是仙霞岭,由浙军第二师第四旅之炮兵团张国威部驻守。张国威是日本士官出身的老牌炮兵团长,当了十几年了,一直没有得到升迁,心中很不平衡,正苦于没有机会发展,于是便打算献关投降,把仙霞岭当做晋见孙传芳的见面礼。

11日,孙传芳的大军到达仙霞岭,由一个团正面佯攻,另外由卢香亭率领两个团轻装绕到仙霞岭左侧。张国威立即竖起白旗,并亲自迎接卢香亭。孙传芳立即任命张国威为全军的炮兵司令,并令他作为进军的先导。

卢永祥得知闽赣联军开始进攻,立即将布防于绍兴、宁波一带的浙江第一师潘国纲部火速调往衢州、常山、江山方面。潘国纲还未到达衢州,便听说张国威已经将仙霞岭卖给了孙传芳,他急忙发电,派兵阻止,但为时已晚。

潘国纲到衢州后,被已经暗中投降孙传芳的第二师第四旅旅长汪镐基一顿忽悠,乃将兵力分散部署。第四旅第八团及炮兵团驻防常山,第一师第二旅主力驻防江山,第四旅第七团为总预备队。

卢香亭、孟昭月两旅在张国威的带领下,避开常山的第四旅,猛烈围攻江山的第一师第二旅。潘国纲闻讯后,亲自到前方督战,并命令第七团火速增援江山。但是第七团与孙军早有默契,行军磨磨蹭蹭,后来干脆隐蔽起来,电话交通一概断绝。

15日,两军激战一天,浙军大败,折损过半。16日拂晓,潘国纲退往衢州,准备同第四旅汪镐基合兵一处,共同拒敌。哪成想汪镐基率七、八两团迅速溃退,结果造成了全线崩溃。无奈之下潘国纲率残部退至兰溪关,司令部设在桐庐,打算扼守兰溪关伺机反攻,岂不知此时的浙江省城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原来张国威投降的消息传到杭州,卢永祥大为震惊。他深知仙霞岭是闽浙的天然屏障,险关一丢,闽赣联军将畅行无阻,直扑杭州。眼下浙江的主力都集中在北线,根本抽不出兵力对付孙传芳。事已至此,只有孤注一掷,把全部力量集中到北线,拼死抵抗,保住上海,等待奉军进关战胜直系,然后派兵来援助自己。

9月18日,卢永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督办公署移至上海龙华,浙军陈仪、周凤岐两部撤至嘉兴、松江一带。警察厅长夏超代理省长,负责处理善后,并兼任杭州警备司令。

19日,卢永祥发出通电,撤离杭州。

20日,北京政府特任孙传芳为督理浙江军务善后事宜兼闽浙巡阅使。

孙传芳接到电令,并没有得意忘形,他知道要勘平浙江还有很长的路。浙江南部除了积极抵抗的潘国纲两个旅之外,还有张载阳的两个旅,虽然作战很消极,但态度还不是很明朗。而且浙江各界掀起了一股抵制孙传芳入浙的浪潮,这些团体愿拿出50万元给孙军,以换取他停止进攻。19日,浙江省议会发出通电,反对孙传芳入浙。这一切使孙传芳小心翼翼,行事、说话都很谨慎,因为浙江对他来说太重要了。

就在孙军刚一踏上浙江的土地,孙传芳就印发了一本《入浙手册》,士兵们人手一册,朝夕诵读。其内容大意为:我们第二师在福建是被周荫人第十二师逼走的,我们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占领浙江。福建是再也回不去了,现在是背水一战。如果进不了浙江,第二师将没有就食之地,就得饿死、灭亡。士兵们一定要遵守纪律,对浙江百姓秋毫无犯,拼死杀敌,这样就能占领浙江。全军不论是行军、宿营,都由营连长高声朗读这本小册子,士兵们跟着背诵。这对鼓舞士气,维护纪律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孙军装备很差,给养不足,士兵们大多穿草鞋、戴斗笠、着短裤,不像正规军的样子,因此被称之为“花子军”。就是这样一支花子军,在孙传芳的率领下,一步一步向杭州挺进。

就在9月18日卢永祥开会的那一天,闽赣两军在常山会师,他们迅速占领松溪、龙泉、江山,直趋兰溪关。潘国纲在桐庐听说了杭州的变化,得知卢永祥,张载阳已经离杭赴沪,也无心恋战,率部退入衢州。

赣军杨以来部入浙后还没有什么战果,于是率先猛追潘国纲,一路追到衢州城下。并乘势突入城内,展开激战。浙军力战不支,退往金华,衢州遂为赣军占领。孙军随后也赶到衢州。

衢州失守,杭州城一片惊慌。浙江省代省长夏超,浙军第二师师长周凤岐联名通电吴佩孚、孙传芳,宣布投降。电文称:“浙省素服中央,此次构兵非浙人志愿,现卢永祥已离杭,张载阳亦赴沪就医,超等理应维持地方,力图善后,现已电令所有部队退回原防,扫境以待后命……”

在夏、周的欢迎和接应下,孙传芳大军长驱直入,畅行无阻。

9月23日清晨,孙军孟昭月旅前锋抵达桐江,夏超派参谋前往迎接。当晚,该部进入杭州。孙传芳本人达到建德,派参谋长刘宗纪及旅长孟昭月率骑兵三个营倍道兼程进入杭州,与夏超商谈善后事宜。

25日下午一时,孙传芳进入杭州。恰巧此时杭州西湖的雷峰塔突然倒塌,此塔建于五代时期,雷峰夕照是有名的西湖盛景之一,还有传说白娘娘被压于塔底。那时的人都很迷信,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皆以为是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