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网络间谍
1747400000031

第31章 艳照门效应与华南虎效应(1)

“您好,这里是海角论坛,请问您要在这里做广告吗?你们是老客户了,给你们打8折怎么样?”破锅拿着固话大声地说,“哦,不做呀?好的,那如果需要请您联系我。”他“啪”地放下电话,然后哈哈大笑起来,他莫名其妙的大笑引来大家怪异的眼神。“你干吗呢?”许菲被他这神经质的电话和动作弄得摸不着头脑。“今天一共接到13次同一家搜索网站竞价排名的电话,这家搜索网站每天都会有人不断地往我这打电话问我们海角论坛要不要竞价排名,这些外包公司真不熟悉业务……”破锅摇了摇头表示无奈。“你没告诉他们让他们来我们这做广告,给他们置顶、飘红、加精吗?套餐更优惠。”石头开玩笑说。

许菲捂着肚子笑得前俯后仰,等她慢慢地缓过气来,一抬头,风信子正趴在她座位前的挡板上朝她笑,许菲一愣,马上反应过来:“又有你们推荐的帖子被误删了?”“你看见杂谈有一条标题叫做《艳照门事件是不是真的啊???》这个帖子了吗?整个帖子的内容全是这句话,没有实质内容,纯属灌水,但点击和回复高得可怕,我刚才注意了一下,差不多每小时20万的点击,发生了什么事呀?给我八卦一下。”风信子很兴奋地问着。对于内容策划编辑部来说,点击就是一切,没有什么比天下大乱令人更兴奋的事了,无论世界发生什么大事,只要能够让PV增长,玛雅预言中的“2012”对于他们来说都不能称之为问题。“八卦类的帖子点击几十万、上百万比较常见,要不怎么网民民主选举随梦而飞做版主呢?这人就特能八卦,可惜人家太忙,谢绝上任了。这个帖子里估计有个什么猛料,而这个涉事者也是大家都很关注的娱乐圈的某个人,所以点击和回复就比较高吧。”许菲推测着。

对于时政编辑部的编辑,她对娱乐圈那些破事算不上很熟悉,大多数明星对于她来说也只是混了个脸熟,至于名字、演过哪些戏她则一问三不知,因此也只能想当然地推测了。“我就纳闷儿了……”风信子变换了个姿势,将手放在挡板上,托着腮帮疑惑地说,“我在做华南虎这个策划的时候,当时逛别的论坛看见了这个帖子,转到我们论坛来,我认为应该会火,结果我连续推荐两个星期,每天写分析帖,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我都想放弃了,又安慰自己说这个可能是个慢热帖,于是继续推,结果两个星期后终于火了,像浇了汽油似的,一火不可收拾。你看这个灌水帖,昨天发的,今天点击就800多万了,还在没推荐的情况下,我在想这里面是不是隐藏着什么炒作的玄机,如果以后能派上用场,那我们论坛的PV肯定像坐了神八似的蹿上来。”破锅在许菲身后狠狠地咳嗽了两声,两手敲着键盘对身后的人说:“我们部门弄了个工作喜欢发呆的许菲,策划部门又弄了个喜欢大白天讲梦话的疯子,你们俩可真是咱们海角论坛编辑部的一对活宝啊。”破锅故意把风信子省去了中间的“信”字,更名后就直接谐音为疯子了。破锅话音刚落,就传来了整个编辑部一阵哄笑。

“石头、破锅、梧桐雨,你们别笑早了,最近我就在策划一起炒作,保证我们海角论坛的流量创纪录。”风信子抿着嘴笑。“你就算了吧,每次你说这话时不是煤矿爆炸就是公交自燃,要不就是水灾、雪灾。哎,天造孽犹可活,人造孽不可活……”石头将“活”字的音拖得很长很长,这句网民喜欢拿来针砭时下腐败的话倒被石头派上用场了。“哎呀,许菲,你看天上……”破锅猛地用手指着天空,许菲顺着他的手透过蓝色的玻璃向天空看去,除了那些高耸的大厦,以及被玻璃映成了蓝色的天空,天空并没有什么异常。“天上有头牛在飞,因为地上有个人在吹。”石头立刻接过破锅的话补充道。风信子“哼”了一声,笑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就在风信子离去后不久,一桐匆匆地从办公室走了出来,以他一贯的问话对时政编辑部的编辑说:“我们论坛是不是有一条明星的帖子?刚才接到网民举报,帖子里有大量色情图片,大家关注下。”“没有啊,我都看了那篇帖子的2万条评论了,没发现色情信息。”许菲接过一桐的话回答,一桐低下头朝她看了一眼。许菲的话刚落音,她的身后就传来了破锅以及其他几个编辑的附和声:“我也看了,没有色情图片。

”一桐抬起头,继续问:“那2万条以后的呢?网民截图举报的,有证据在,应该不会有假。”“我来查吧。”许菲仰着头对一桐说。一桐对她笑了笑,张嘴很自然地说了声“好”,就回办公室了。“疯子给我们带来的‘人祸’来了,哎,又有的忙了……快查找色情信息吧,破锅帮许菲从第四万条评论往后看,还有你们几个,都帮忙往后翻,找下。”石头给时政编辑部几个编辑重新分配了一下任务,以此协助许菲查找色情信息。走廊对面的朱总监斜着眼注视着这里的一切,竖起耳朵聆听着这里每一个人有用无用的聊天。

就在时政编辑部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到了下班时间,朱总监匆匆忙忙收拾东西走了。北京冬天的夜晚来得很早,6点钟的天空早已经完全浸没在夜色中,这样的夜色又引发了北京新一轮交通堵塞狂流,这也是一道很有水平的考验题。在交通堵塞的时间里,你可以静下心观察身边各种陌生面孔的心态,那些插着耳塞或者看着书的人应该是会享受生活的人,他们将生命中一丁点儿的时间都在计算优化生活的最大值;而那些愁眉苦脸或者不断看时间的人则大多是生活中的匆匆过客,他们的耐心和对生活的心态一般没有前者来得悠然自得。这是一座奇怪的城市,这个城市好像大部分的人早就练就了一种特异功能,因为习惯早已给了他们另一种对待生活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