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上下五千年
1752600000139

第139章 苏伊士运河

在非洲东北角邻近亚洲的地方,有一条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它北通地中海,南通红海,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世界上仅有的三个大洋,都沟通了起来。每天有许多条万吨巨轮在这里忙碌行驶。每年有成亿吨货物在这里顺利流通。它的作用可大着呢!

讲起这条运河,历史可长啦!早在4000年前,古埃及法老(国王)索斯特立斯的时候,这里就开凿了一条运河。不过,那时的运河跟现在的路线不尽相同。北段是利用尼罗河的支流,中段是一个大湖泊——苦湖(现在的戈尔柯湖),只有南段才凿了一条运河,在克莱斯马港(现在的苏伊士城)通入红海。公元前7世纪腓尼基航海家首次环航非洲的船队,就是从这里出发的。人们把这条运河称为“法老运河”。

到了公元前7世纪以后,尼罗河支流被泥沙淤积,运河也被堵塞,航路不通,法老运河也就被人遗忘了。

1798年6月,拿破仑率领大军在亚历山大港登陆。占领了整个埃及。他雄心勃勃,亲自带了许多工程师去寻找古运河的遗迹,进行实地测量,准备在这里挖掘一条运河。但是,他的工程师们估计得很不准确,竟然说红海的水位要比地中海高出10米,开凿运河是不可能的事。接着,拿破仑因为急于夺权,匆匆回国,运河的事也就搁下不提。

1854全年,法国派了一个名叫勒赛普的人来到开罗总督府,送上许多贿赂,用花言巧语骗取修建和使用苏伊士运河的特权。“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的牌子正式挂出。

1859年,苏伊士运河破土动工。数十万埃及劳工开始在沙漠中进行一项震惊世界的伟大工程。

在烈日下干活首先得饮水,沙漠中哪里有水?于是,就在开凿运河的同时,开凿一条尼罗河的引水渠,把淡水引来。这条水渠和运河并行,运河开凿到哪里,水渠也就开凿到哪里。这样,实际上是开凿两条运河,工程增加了一倍。

运河采用埃及工程师里南特的计划,开凿一条基本上南北垂直的人工河,中间又利用了三个湖泊,这样可以节省人工。但是,运河的北段是在盐渍地上开凿的,中段又在沙漠中开凿,困难很大。就是在湖泊区的一段,因为湖水太浅,又要把水底挖深,困难仍然不少。法国资本家当然不会关心埃及劳工。劳工们整天干苦力活,吃的是最差的饭,生了病又没有医药。据统计,在运河开凿过程中,总共死去18万埃及劳工。所以,苏伊士运河可以说是用埃及劳工的白骨垒成的。

经过了10年多的艰苦劳动,1869年运河正式完工。全长170多公里,北起地中海的塞得港,南至红海的苏伊士城。运河中没有水闸,因为地中海与红海的水面是大致相等的(前者仅比后者高25厘米)。运河平均宽度约100米,深9米。经过多次修浚,现在河面宽度为200米,平均深度约15米。可通行8万吨巨轮。运河的通航,使西欧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5500—8000公里。

法国侵占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权以后,英国千方百计想去争夺。1875年秋,埃及王室(即总督)财政困难,英国就把埃及王室手中的运河股票全部收买下来。从此,运河就归英、法两国所共管。这种局面总共维持了将近100年。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下令收回运河,苏伊士运河才永远归属于埃及人民管理,并且更好地为全世界人民服务,成为欧、亚、非三大洲的水路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