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上下五千年
1752600000062

第62章 印度的圣礼习俗

自从公元前佛教在印度盛行以来,一直到中世纪,迷信思想统治着人们的一切生活。每一个人由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都要经过33次神圣的典礼。

每个婴儿出世以后的第10天,父母都要给孩子起两个名字。为什么要这样呢?据说每个人生下来有受到魔鬼陷害的危险。平时,魔鬼到处游荡,如喊到某个小孩的名字,这小孩只得因着魔鬼定。父母们为了对付魔鬼,就给孩子起两个名字:一个是公开的,一个是秘密的。这个秘密的名字,只有父母知道。因此,魔鬼喊了公开的名字,而不知道秘密的名字,就没办法把孩子喊定了。

孩子到了3岁,必须举行一次严肃隆重的礼节,即第一次的剃发式。到了16岁,又必须接受成年的第一次光面礼。佛教徒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受到佛的保佑。

结婚是一次极其严肃的圣礼。新郎必须用手扶着新娘,让新娘举足踏在一块石头上;等站稳以后,他们再一同走七步路,再分吃一块祭饼。以后,新郎引导新娘进入洞房,让新娘坐在一张红皮上,并把一个男孩放在她的膝上;但那男孩的母亲所生的所有男孩,都必须是活着的。据说,这样新娘就会生一个健壮的男孩,而不至于早夭。到了晚上,新郎又必须对新娘指出北极星,进行一番海誓山盟。这时,结婚仪式才告完成。

任何人凡是生了病,必须七天不吃饭。七天之中,有不治而愈的,自然也有许多活活饿死的。

人死以后,家里人一面号陶大哭,一面撕碎自己身上的衣服;同时要拔掉头发,拍打前额,顿足捶胸。殡葬仪式有三种,一种是火葬,堆起柴禾,燃火把尸体焚化;第二种是水葬,把尸体丢在江河之中,顺水漂流;第三种是野葬,把死者抛到山林里去喂鸟兽。

由于统治者的竭力提倡和鼓吹,当时还有一种寡妇自动殉夫的风气,即丈夫死后,妻子自动焚身殉葬。但是,这残酷、愚昧的习俗遭到多数人的反对,没有盛行。

当时,印度还盛行“施舍”和“自溺”的风气。按照佛教教义,人死以后,有的进天园,有的入地狱。有些信佛虔诚的人,整日想着升天成佛。印度国都的东面,有个“大施场”,当时的戒日每隔五年,都要在这里举行施舍仪式。这一天,施场中央安置一尊大佛像。从印度各地来的王公、贵族很多,他们把多年搜刮来的百姓的钱财,拿出一部分来,先施舍给寺庙,再施舍给僧侣、有才学的人、隐居的人,最后施舍给穷苦的人。施舍完了,就说:“凡是我所有的,都已经施舍出来了,真快乐呵!”

在大施场的东面,有一条大江。有些迷信思想特别严重的人,就在这里“绝食自溺”,以身殉教,以为这样便能洗清自己的罪垢,及早升天。他们从异国远方赶到这里,绝食七天;饿死以后,让人们将他投入江中。有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临近死期,他们的亲属就先设宴奏乐,欢庆一番,然后把老人放在一条小船上,吹吹打打地送到江心;这时老人告别亲属,高高兴兴地跳入江中“升天”。

也有一些苦修的信徒,在江中竖起一根高高的柱子。太阳将出来的时候,就爬上去。到了柱的顶端,一只手抱住柱子,一只脚踏在上面的小木桩上,另外的一手一脚则临空外伸;同时伸长头颈,目不斜视地看着太阳,并且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一直到太阳落山,方才爬下柱子。有的体力不支,就掉入江中“升天”。据说有些虔诚的苦修的信徒,每年都要到这里来“修”一次,有的数十年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