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食色攻略: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17588400000002

第2章 茹毛饮血的生食时期

因为中国历史久远的原因,中国舌尖上的历史也可谓是源远流长,做为人类生活史的一部分,了解我们舌尖上的历史对于发展和丰富我们的生活有着积极和进步的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对于在饮食上的推陈出新、发展经济,丰富人民群众饮食文化需求意义重大和深远。

数百万年之前,当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劳动中完成了从猿到人的演变后,便进入了人类的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先民们还不知耕种,用来维持生命的食物主要是猎来的野兽,捕来的鱼、虫、鸟,由于不知用火,所以,食物都是连毛带血一块吞食的,即所谓的“茹毛饮血”的生活,还谈不上是今日意义上的饮食。而后,随着火的被利用,随着农业、牧业、家畜饲养业、制陶业等的产生和发展,真正的“饮食之道”才渐次成形。

据《礼记·礼运》记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类似记载,《古史考》中也有:“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禽兽,衣其羽毛,饮血茹毛。”此外,《庄子·盗跖》也记道:“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说明先民们或居洞穴,或居橧巢,吃的是野果、野生植物的茎、叶、块根以及野兽、野禽之肉,还有水中的龟、蜯、蛤等。这儿还得注意的是“饮其血,茹其毛”一句,据《礼记》之《疏》:“虽有鸟兽之肉,若不得饱者,则茹食其毛以助饱也。”这种解说虽然像似有理,但实在有些意断。鸟兽的毛很坚硬,更难以消化,人类祖先们还不至于以此为食。倒是通俗的理解更能让人接受:先民们猎获鸟兽,在血未放尽、毛未去尽的情况下就大嚼特嚼起来,于是就出现一边吃鸟兽之肉,一边“饮其血”、“茹其毛”的景况了。

总之,在上古时期,先民们在饮食上仍未能脱离动物阶段,他们生吞活剥,不知用火,不知调味,亦无炊具、餐具,所以说不上有烹饪,当然也无菜肴可言。

总之,先人的食法虽然说不上是完全的茹毛饮血,但毛拔不尽带着血水吃食物的情况是现实的,它如实地反映了人类的祖先们的饮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