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世界主要国家安全机制内幕
17837700000006

第6章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与克格勃有何关系

说起我们北方邻国的国家安全,国人必然会联想到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那个世界顶级的特工情报机关克格勃,两者总有点亲缘关系吧?

存在于1954年至1991年的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其简称为苏联克格勃,是安全保障领域的国家管理机关,名义上是苏联部长会议的一个部委。它的基本职能是对外情报、反谍、特工行动、边防、党政领导人保卫、机要通信,对付民族主义、政治异见和反苏活动,为苏共中央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提供有关国家安全、国防、社会经济形势、外交外经工作的情报。

克格勃的前身是前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先后有亚戈达、叶若夫和贝利亚出任领导。

这个集情报、特工、保卫和镇压功能于一身的克格勃实在太强大、太恐怖了,令前苏联广大革命群众不寒而栗。似乎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恐惧,他们故作轻松地创造出无数的政治幽默。试举数例。

什么叫幸福?

英国人:冬夜穿着羊毛袜,坐在暖融融的壁炉前读莎士比亚。

法国人:跟金发女郎在海滩销魂一周,然后好合好散。

苏联人:半夜克格勃敲门说:“伊万,你被捕了!”我说:“对不起,伊万不是我,是邻居!”

1937年苏联“大镇压”时期,内务人民委员部一中层干部路遇小学时的班主任:“老师,您干吗愁眉苦脸?也许我能帮上忙。”

“这事儿你那个单位无能为力。那天在课堂上我问彼得罗娃,《叶甫盖尼·奥涅金》是谁写的?她说‘老师,不是我’。又问伊万诺夫和西多罗夫,他俩也说‘不是我’。这样的学生,我能不发愁吗……”

第二天早上,老师接到电话:“您放心,那仨小子都招了,承认《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们写的!”

笔者1978年到前苏联工作时,克格勃依然是长盛不衰的一个幽默主题。

“莫斯科哪个地方最高?”

“当然是533米的奥斯坦金诺电视塔!”

“错!是卢卞卡广场克格勃大楼的地下室,从那里能洞察全国每个角落的动静!”

如此强大的专政机关,就连来自苏共体制内的叶利钦都感到恐怖。苏联还未解体,他就心急火燎地着手拆分克格勃十余个总局的各项功能。

一、在前克格勃第一总局基础上成立了对外情报局,现任局长是前总理弗拉德科夫。

二、成立联邦安全局,担负前克格勃第二总局(反谍)、第三总局(军事反谍)、第四总局(交通安全)、第五总局(反颠覆)、第六总局(经济领域情报与反谍)和第七总局(外部监控)的职能,现任局长为博尔特尼科夫。

三、把前克格勃第八总局(密码和其破译)和第十六总局(无线电截听和电子情报)合并为联邦政府通信局。2003年3月普京发布总统令,撤销了这一机构,其职能转移到联邦安全局、对外情报局和联邦保卫局。

四、前克格勃第九总局(领导人保卫)改名为联邦保卫局,其局长叶甫根尼·穆罗夫从2000年5月18日任职至今,接近14年,堪称俄罗斯政坛老寿星。

五、前克格勃下属的边防军总队改名为联邦边防局,现任局长为弗拉基米尔·库利绍夫大将。

由此可见,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跟俄罗斯国家安全领域的最高咨询机构联邦安全会议,是定位和职能不同的两类机构。

苏联解体、俄国改制不同于东欧剧变,是苏联体制内精英“自己起来革自己的命”,可以说是“自我亡党亡国”。因此克格勃虽然被拆分,但从业人员不仅没有像东欧国家的特工那样成为新政权的“贱民”,而是依然被信任,受重用。普京团队的许多重要成员来自他早期特工岁月结识的“铁哥们”,后者不负普京厚爱,协助他把国家治理得风生水起。即使对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特工,普京也照顾有加。多年前,他曾亲自将一辆崭新的伏尔加小汽车,送给为老军人福利奔忙的70高龄退休女特工。

与笔者有过交往的俄罗斯学者中,个别人有特工背景,苏联时期深藏不露,现在说起前克格勃身份,感到很有面子。

安全会议的前世今生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的前身是1990年底成立的苏联安全会议。

前苏联的党政军大权集中于苏共中央的常设性领导机构——政治局,具体操作者是苏共中央常设性工作机构——书记处。这两个机构每星期都各有一次例会,决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安排大政方针的执行与落实。

戈尔巴乔夫搞“改革和公开性”后,向西方,特别是向美国“邯郸学步”,抛弃苏联的机构设置,建立美国式的总统制。当上总统后,他于1990年3月成立9人制“苏联总统委员会”,负责内外政策的制定。1990年12月又模仿美国成立苏联安全会议,成员有19人,其任务是制定并贯彻国防领域的全国性政策,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和生态安全,预防自然灾害和消除其后果,保证社会和法治的稳定。

既然有了这两个很酷的权威机构,戈尔巴乔夫就让老掉牙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靠边站”了。

然而,苏联安全会议还没有来得及施展拳脚,一年后就随着戈尔巴乔夫的下台,跟总统委员会和苏联一并寿终正寝了。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并没有立即成立安全会议。直到一年半之后,他才发布总统令,于1992年6月3日成立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

当时笔者在新华社负责俄译中的定稿工作,曾为新出现的这个“Совет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РФ”的译法而犯难:译成“安全委员会”,容易被误解为克格勃的后续机构;译成“安全理事会”,又容易跟联合国安理会混淆…… 最后还是定为“安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