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古筝、二胡、笛子等民族乐器注重形式美和音韵美,给人一种悠远的享受。喜欢听这类音乐的人,迷恋传统文化,注重传承,他们喜欢将精神寄托于五千年的时光中,寻找自己灵魂的根。这样的人都带着一丝“出世”气息,可能会让你觉得和他们有距离感。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音乐并没有“高低贵贱”,也许你会觉得某些东西很俗,但对于欣赏它的人来说,看重的角度也许是专业性的高音,也许是豪放的热情。总之,千万不要因为你的音乐爱好,就轻率地否定别人,不要以为喜欢听古典乐的人就高雅,喜欢听口水歌的人就低俗,要了解他人对音乐的真正感受,不然你很难做别人的知音,也很难“知音”识人。
看看别人的书架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写过一本著名小说《挪威的森林》,曾在国内引起热议。《挪威的森林》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书中主人公正在看一本小说,一个叫永泽的同学突然走来问他在看什么,发现他看的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还看过三次之后,喃喃地说:“一个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人,应该可以做朋友。”
永泽家境好,自视甚高,他觉得一个人的阅读品位能够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层次,所以才对主人公高看一等。永泽认为,一个不懂得选择书籍的人是俗人,而那些懂得看“不一样的书”的人则对自己的人生认真、负责。
培根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教育普及的现代社会,阅读与学习是每个现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公车上,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场面:坐在座位上的人拿着杂志、报纸、小说、电子书或MP4在阅读。阅读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他人在阅读什么,也是你应该观察的一部分,知道他人喜欢读什么,是进入他人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
不同性格的人喜欢看的书也不一样,有人看书是出于实用目的,他们喜欢看的是教材类、实用类、财经类、医学类书籍;有些人则是为了精神安慰,他们希望在阅读中找一个有别于日常生活的精神世界。作为一种寄托,前者把书当成工具,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后者注重精神世界,喜欢独立思考。
从对方看什么样的书,就能推测出他的大概个性和常有的心理情绪,如果有机会,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说书籍能够影响、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的精神气质,一定要去看看他的书房,或者他桌子上的书架,看看上面有什么。不必担心僭越,女人提出这个要求,不会显得唐突,反倒有知性的感觉。书籍又分为以下几类:
1.休闲类书籍
小说是每个家庭必备的休闲书籍。小说分类虽多,但倾向性明显,只要你看过几本,就大体明白什么样的书名属于什么类的书。一般来说,喜欢言情小说的人感情丰富,直觉敏锐,但有时候太过沉溺于幻想;喜欢侦探类小说的人讲究缜密的逻辑,喜欢挑战别人做不到的事;喜欢科幻类小说的人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而且富有创造力,但他们的毅力稍差;而喜欢读世界名著的人比较注意书籍和实际的结合,希望拥有较高的阅读趣味和人生品味。
除小说之外,杂志和报纸也是家庭常备的纸媒载体。喜欢看报纸的人大多关心国家大事,为人务实;喜欢看杂志的却是浪漫派,还有点虚荣——一般来说,男人更喜欢报纸,女人则偏向杂志。
2.传记或理论类大部头
有些人最喜欢看名人传记,这样的人有雄心壮志,希望从伟人身上吸收优点,成为自己的资本。他们不是幻想者,不会相信一步登天,而且他们深思熟虑,极有城府。和他们接触,如果你不是想要做他的部下,就要小心维持自己的独立,不要被他巨大的影响力“招安”。
还有些人喜欢啃一些艰深的大部头,哲学的、社会学的、经济学的,有的还是原文原版。这样的人大多是学究派,喜欢追根溯源,做事非常认真,最讨厌捕风捉影,在他们面前,你最好不要说那些半调子的东西,他们不会轻视没有才学的人,极其尊重有真材实料的人,最看不起的却是不懂装懂,明明没有本事却不可一世的人。
3.画册或摄影集
喜欢画册和摄影集的人大多热情而细腻,热爱生活,喜欢丰富的色彩,注重友情和感情。和他们在一起会觉得生活充满趣味。他们爱交朋友,你也很容易和他们成为朋友。
不过,有些喜欢看画册的人并不喜欢一大篇一大篇的文字,他们觉得画册是最好的东西,只有字没有画的书不能叫做书。这样的人大多有点懒,还有点挑剔,不喜欢多动脑筋,和他们在一起,你可以像他们一样简简单单,也可以为他们多考虑一些事。
4.包罗万象的大书架,书全是新的
还有一种书架恐怕是你最不想看到的,当你进入一个房间,发现书架上什么书都有,甚至还有一些你梦寐以求的珍本书。突然,你发现这些书落了些灰尘,根本没有被翻动过的迹象,不用问,这书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给主人撑门面的。你简直想呐喊:“这要是我的书该多好!”——拿书装饰自己的人,大多没有多少墨水,千万不要和他们谈什么太艰深的话题,会让他们支支吾吾,甚至恼怒。
5.根本没有书架
有一种人从不看书,看到文字就头疼,他们甚至公开宣称:“我就是俗人一个,看什么书!”对这样的人,也不要在心里贬低对方,认为对方没文化。也许对方只是没有学习的机会,也许对方认为没有学习的必要。
没文化不代表没见识,更不代表没能力,有些人甚至还很有魅力和个性。女人接触他人,要带着平等和包容的心态,不能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更不能因此露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就算你读过很多书,你在很多方面可能依然不如别人。
如果你没有机会参观别人的书架,又很想知道他人的阅读品味,那不妨请他们来参观你的书架,看他们对哪一类书籍最有兴趣。还要注意的是,当你从别人的书架上随手拿起一本书,也同样暴露了你的阅读倾向,如果你想要不被人摸透,在谈论书籍的时候,就不要有太多的偏向性,这样对方更会觉得你渊博。
收藏的不是乐子,是心思
陆先生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去旧书市场寻找旧书,他有个特点就是特别爱收藏和四大名著有关的书。不论是珍本、善本,还是残缺本,每一个版本他一定要买上一种。市面上的四大名著版本,他几乎每本都有,民国时期印刷的,他也有不少。
很多人不理解陆先生为什么这么爱收集旧版书,同样的一本书,同样的内容,为什么买这么多版本?陆先生却说,每个版本的印刷、排版、材质、个别字句的差别,细细琢磨都很有意思。尽管别人不能理解,陆先生依然每个周末都跑到旧书市场,乐呵呵地淘书,谁也不能改变他的收藏爱好,尽管人们看不出他的收藏有什么价值。
提到收藏,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升值。在多数人的印象中,收藏一为喜好,二为升值,而且一定要收藏有价值的东西,才有收藏的必要。其实什么东西收藏到了一定的规模,都会有价值。就像那些一天天收藏同一份报纸的人,看上去,他们收藏的是一张每个人都能买到的廉价报纸,但要真的收藏个几十年,那他们家里可就有了一部长达几十年的“现代历史实录”。
对于多数的收藏者来说,升值或者记录都不是主要目的,他们重视的,是自己的爱好,以及满足爱好的那种快乐。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喜欢某样东西,多方寻找,也许经过省吃俭用拿到手上细细把玩,这种快乐“不足为外人道”,但对自己,却是天大的乐事。就像小女孩喜欢收集布娃娃,看到自己有满桌子的娃娃,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有什么伤心事也会抛在脑后,这就是收藏的乐趣。
收藏是长期行为,收藏品也很容易影响到收藏人的心理和思维。例如,喜欢收藏古旧物品的人,更容易静下心,不被世俗打扰;而喜欢收集奢侈品的人,他们的灵魂只会跟着更贵的东西跑,越变越浮华。任何一种长期、不间断的行为都是人的心理投射,也会直接作用在人身上,观察一个人收藏什么,你甚至可以推测出他的成长环境,因为所有藏品都经年累月,包含着主人青年时期、少年时期、甚至儿时的记忆。而他们的爱好是环境和个性共同赋予的。有些人会主动说起自己的收藏,有的人却对自己的爱好绝口不提,这就需要你技巧性的询问和细心的观察。总的来说,收藏分为以下几种:
1.与自己有关的旧物品
收集旧衣物、旧玩具、旧报纸等物品,反映了一个人的怀旧情绪。这些人比普通人更重感情,对过去的回忆,他们格外看重。也正是因为他们珍惜每一段与自己有关的人与事,和他们交往,你会觉得感情如酒,逐日加深,变浓。
还有些人喜欢收集那些能够记录自己经历的东西,例如旧日的一面面奖状、锦旗、奖杯,代表自己的光荣,对现在也是一种激励;有人收集自己去过地区的车票,各个景点的门派,表明他不断探索的勇气;还有人把所有照片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记录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这样的人较为细心,对人对事体贴入微。
2.艺术品、古董
这类人品位高雅,兼有投资意识,也能看出他们拥有一定的财富。收集艺术品和古董的人重视自己的身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认为,收藏品应该和自己的品位相得益彰。他们是“懂货”的人,但平日不会对自己的藏品津津乐道,甚至绝口不提。这也是他们“不露富”心态的体现。也许是因为好的家境和平顺的生活,使他们很有优越感,也很好胜,不愿意落在他人后面。和这样的人相处,只要你不去无理挑衅,他们会是礼貌优雅的合作者。
3.大众收集品
集邮、集火花、集明信片等,这些都是源远流长的收藏传统,每个城市基本都有同好会,可以供爱好者们交流。喜欢收藏这类物品的人性格上也很随大流,多数是极其普通的人,但他们的内心都很平和,不会为小事斤斤计较。因为即使遇到不幸的事,他们依然有内心深处的小乐趣,能够给他们带来安慰。不过,有些收藏品也能反映内心的寂寞和经历的缺失,这是需要你在谈话中慢慢体会的。
4.其他物品
刀剑、模型、高跟鞋、手套、糖果盒子等,人的爱好多种多样,收藏也多种多样,有些人专门喜欢收藏别人想象不到的东西。这样的人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他们的收藏品也与个性相关。如喜欢收藏刀具的人脾气火暴,容易与人发生肢体冲突;喜欢收藏车模的人渴望地位,总对富裕的生活津津乐道;喜欢收藏名人签名的人习惯看别人的人生,不太注重自己的生存和未来……想要和他们搞好关系有一个诀窍,拼命夸他们的藏品,比什么都管用。
还有,切忌把收藏当做财富标志。收藏也不一定需要太多的金钱,关键是肯下工夫,肯用心。但收藏到了一定规模,肯定也需要财力支持——你很难根据一个人的收藏判断其财产状况,有些人省吃俭用也要买来自己心爱的物品。也不要以为所有收藏都是出于喜爱,有些人只把收藏当做一种升值投资的手段。只有确定收藏是爱好时,你的解读才能进行,否则,你只能把收藏当做资金的一部分,解读出的不是个性,而是对方的理财方式。
选择什么样的休闲活动
罗小姐是一个生活的大城市的普通上班族,她每天保持正常的工作,偶尔加班,休息时候喜欢在自己的屋子里打游戏。几年下来,罗小姐发愁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不知不觉,肚子上的赘肉越来越多,影响视觉效果,让她烦恼不已。从此她的生活多了一项内容:减肥。
像不喜欢运动也没时间运动的白领一样,罗小姐很轻易地相信了减肥广告。她首先尝试了某种“特效”减肥药,把自己折腾得精神疲惫。又去尝试美容院的针灸,禁食禁得她苦不堪言。于是终于决定运动,但懒病发作,三天就忘了自己特意买来的慢跑鞋。在大都市里,像罗小姐这样的单身女士不知还有多少,她们一方面清楚自己需要运动,需要健康的休闲,一方面又不愿在休息时候走出去,情愿宅在家里……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但随着城市生活的普及,人们在工作上越来越累,越来越懒,故事中的罗小姐就是典型的例子。现代人的休闲方式五花八门,但没有多少人肯一一尝试,懂得如何休闲已经成为一种难得的优点,肯去休闲也成了对身体难得的照顾。老年人常说年轻人目光不够长远,现在欠给身体的债将来会一并还;年轻人则越来越倾向于活一天开心一天,只重视自己的爱好,今朝有酒今朝醉。
就因为对休闲的重视越来越淡薄,休闲方式的固定化、单一化,选择什么样的休闲方式,也成了判断一个人个性的重要因素。你听说一个人如何利用休闲时间,就能知道他对工作的态度,他的生活状态,以及他的身体状态。还有,休闲常常是和他人一起进行,你能了解他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度假,也会知道他的朋友圈和关系网。
观察一个人如何利用业余时间,主要靠的是问。女人想要问这件事再简单不过,在周日接近中午的时候打个电话过去,和对方联络感情,或者邀对方出门,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对方在做什么、或者准备做什么,这个招式百试百灵,一点也不引人怀疑。一个人的休闲方式大体分以下几种:
1.家居型
家居型休闲,是指所有的休闲时间都在家中进行,不离开屋子一步,也就是典型的宅男宅女生活。这样的人盼望放假,假期一到,他们迅速奔回家,可能还会买一大袋子零食和快餐,然后关上房门,再露面已经是周一早晨。他们读书、写作、画画或听音乐,聊天打网游,认为自己的小房间就是最好的休闲场所。
一到休息时间就窝进屋子里的人,在潜意识里有抗拒人际交往、逃避现实的一面,他们试图在自己的小空间营造一个自己做主、让自己快乐的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常常是压抑的、无奈的,所以就更加重视难得的“浮生偷闲”。和这样的人交往,你要习惯他们的“宅”,想把他们从房间里挖出来,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2.户外型
与宅男宅女相比,那些喜欢户外运动的人常常给人阳光的感觉,他们热情而有活力,一到休假绝对不肯呆在家里,也根本不理解竟然有人不出去运动,难道不知道“生命在于运动”?所以他们去旅游、去登山、去滑雪、去蹦极,各种各样的户外运动,他们换着花样尝试,就怕自己的生活不够多彩。哪怕去户外走走,也比憋在家里强。
喜欢户外休闲的人也喜欢亲近自然,他们看上去毛毛糙糙,其实心态平和,对什么事都看得开。当宅男宅女们为烦心事郁闷的时候,他们可以把负面情绪通过汗水排泄出去。喜欢户外运动的人心胸开阔,即使你不小心得罪他们,也不用担心他们计较和报复,他们认为人的胸襟就应该像户外的蓝天大地一样。
3.健身房
健身房是多数人的健身选择,也是在繁忙与休闲之间取了个折中值,既能保证足够的运动,又能把它当成一种任务,强迫自己完成,而不是轻易地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