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左传
18035300000009

第9章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3)

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生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瘙棾之《否》?瘙棲。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风行而著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其后亡也,成子得政。

【译文】

二十二年春,陈国人杀了他们的太子御寇。陈国的敬仲和颛孙逃奔到齐国。颛孙又从齐国逃亡到鲁国来。

齐桓公想让敬仲做卿,他辞谢说:“寄居在外的小臣如果有幸获得宽恕,能在宽厚的政治之下,赦免我的没有教养,而得以免除罪过,放下负担,这是君王的恩惠。我所得的已经很多了,哪里敢接受这样的高位而很快地招来官员们的指责?谨昧死上告。《诗》说:‘高高的车子,招呼我用的是弓。难道我不想前去?怕的是我的朋友。’”因而齐桓公叫他担任工正。

敬仲招待齐桓公饮酒,桓公很高兴。天晚了,桓公说:“点上烛继续喝。”敬仲辞谢说:“臣只知道白天款待君主,不知道晚上陪饮。不敢遵命。”君子说:“酒用来完成礼仪,不能饮用无度,这是义;由于和国君饮酒完成了礼仪,不使他过度,这是仁。”

当初,懿氏要把女儿嫁给敬仲而占卜吉凶。他的妻子占卜,说:“吉利。这叫做‘凤凰将要飞翔,鸣叫声响亮。妫氏的后代,养育于齐姜。第五代就要昌盛,官位和正卿同行。第八代以后无人可以和他争强。’”

陈厉公是蔡女所生,所以蔡人杀了五父而立他为君,生了敬仲。在敬仲年少的时候,有一个成周的太史用《周易》去见陈厉公,陈厉公让他占筮,占得的《观》卦?瘙棾变成《否》卦?瘙棲。周太史说:“这就叫做‘现光出聘,利于作上宾于君王’。这个人可能要代替陈而享有国家了吧!但不在这里,而在别国,不在这个人身上,而在他的子孙身上。光,是从别的远处照耀而来的。《坤》是土,《巽》是风,《乾》是天。风起于天而行于土上,这就是山。有了山上的物产,又有天光照射,这就是居于地土上,因此说‘观光出聘,利于作上宾于君王’,庭中陈列的礼物上百件,另外进奉束帛玉璧,天上地下美好的东西都具备了,因此说‘利于作上宾于君王’。还有等着观看,所以说他的昌盛在于后代吧!风吹行最后落在土地上,所以说他的昌盛于在别国吧!若在别国,必定是姜姓之国。姜是太岳的后代。山岳高大足以与天相配。但事物不可能两者一般大,陈国衰亡,这个氏族就要昌盛了!”

等到陈国第一次灭亡,陈桓子才在齐国昌大,后来楚国再次灭亡陈国,陈成子拥有了齐国政权。

庄公二十三年

【原文】

二十三年夏,公如齐观社,非礼也。曹刿谏曰:“不可。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习之。非是,君不举矣。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

晋桓、庄之族逼,献公患之。士艹为曰:“去富子,则群公子可谋也已。”公曰:“尔试其事。”士艹为与群公子谋,谮富子而去之。秋,丹桓宫之楹。

【译文】

二十三年夏季,鲁庄公到齐国去观看祭祀社神,这是不合乎礼的。曹刿劝阻说:“不可以。礼是用来整饬百姓的。所以会见是用以训示上下之间的法则,制订财赋的标准;朝觐是用以纠正排列爵位的仪式,遵循老少的伦次;征伐是用以攻打对上的不尊敬。诸侯朝聘天子,天子视察四方,以熟悉会见和朝见的制度。如果不是这样,国君是不会有举动的。国君的举动一定要给以记载。记载而不合于法度,后代子孙看到的是什么?”

晋国桓叔、庄伯的家族势力强大而威逼公族,晋献公担心这种情况。士艹为说:“去掉富子,对公子们就容易办了。”晋献公说:“你试着办这件事。”士艹为就在公子们中间讲富子的坏话。然后和公子们策划去掉了富子。

秋季,在桓公庙的柱子上涂上红漆。

庄公二十四年

【原文】

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礼也。御孙谏曰:“臣闻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秋,哀姜至。公使宗妇觌,用币,非礼也。御孙曰:“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而由夫人乱之,无乃不可乎!”晋士艹为又与群公子谋,使杀游氏之二子。士艹为告晋侯曰:“可矣。不过二年,君必无患。”

【译文】

二十四年春,又在桓公庙的椽子上雕花。都是不合乎礼制的。御孙劝阻说:“下臣听说:‘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先君拥有大德,而君王却把它放到大恶里去,恐怕不可以这样做吧?”秋季,哀姜来到鲁国,庄公叫同姓大夫的夫人进见,进见时用玉帛作为见面礼,这是不合于礼的。御孙说:“男人进见的礼物,大的是玉帛,小的是禽鸟,用东西来表明等级。女人进见的礼物,不超过榛子、栗子、枣子、干肉,以示诚敬而已。现在男女用相同的进见礼,这是没有区别的。男女的区别,是国家的大法,由于夫人弄乱了,恐怕不行吧!”

晋国的士艹为又和公子们策划,让他们杀了游氏的两个儿子。士艹为告诉晋献公说“行了。两年之内,君王就一定没有忧患了。”

庄公二十五年

【原文】

二十五年春,陈女叔来聘,始结陈好也。嘉之,故不名。

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常也。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用币于社,伐鼓于朝。

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亦非常也。凡天灾,有币无牲。非日月之眚,不鼓。

晋士艹为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乃城聚而处之。

冬,晋侯围聚,尽杀群公子。

【译文】

二十五年春季,陈国的女叔来鲁国聘问,这是开始和陈国结好。《春秋》赞美此事,所以没有记载女叔的名字。

夏六月初一,发生日食。击鼓,用牺牲祭祀土地神庙,这是不合于常礼的。只有夏历四月初一,阴气没有发作,日食,才用玉帛祭祀土地之神,在朝廷之上击鼓。

秋季,有大水,击鼓,用牺牲祭祀土地神庙与城门门神,也不合乎常礼。凡是天灾,祭祀时只能用玉帛而不用牺牲。不是日食、月蚀,不击鼓。

晋国的士艹为让公子们杀尽了游氏家族,于是在聚地筑城而让公子们住进去。

冬季,晋献公围困聚城,把公子们全部杀掉。

庄公二十六年

【原文】

二十六年春,晋士艹为为大司空。夏,士艹为城绛,以深其宫。秋,虢人侵晋。冬,虢人又侵晋。

【译文】

二十六年春,晋国的士艹为做了大司空。夏季,士艹为加高加大绛城,同时也高筑宫墙。秋季,虢国人入侵晋国。冬季,虢国人又入侵晋国。

庄公二十七年

【原文】

二十七年春,公会杞伯姬于洮,非事也。天子非展义不巡守,诸侯非民事不举,卿非君命不越竟。夏,同盟于幽,陈,郑服也。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非礼也。原仲,季友之旧也。

冬,杞伯姬来,归宁也。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归。夫人归宁曰如某,出曰归于某。晋侯将伐虢,士艹为曰:“不可,虢公骄,若骤得胜于我,必弃其民。无众而后伐之,欲御我谁与?夫礼乐慈爱,战所畜也。夫民让事、乐和,爱亲、哀丧而后可用也。虢弗畜也,亟战将饥。”

王使召伯廖赐齐侯命,且请伐卫,以其立子颓也。

【译文】

二十七年春,鲁庄公和杞伯姬在洮地会见,不是因为国家大事。天子不是为了宣扬德义不出去视察,诸侯不是为了百姓的事情不能出行,卿没有国君的命令不能越过国境。夏季,鲁庄公与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郑文公在幽地一起结盟,因为陈国和郑国都顺服了。秋季,公子友到陈国安葬原仲,这不合于礼制。原仲,只是季友私人的老友。

冬季,杞伯姬来,这是回娘家。凡是诸侯的女儿,回娘家叫做“来”,被夫家休弃叫做“来归”,本国国君的夫人回娘家叫做“如某”,被休弃叫做“归于某”。

晋献公准备进攻虢国。士艹为说:“不行。虢公骄傲,如果一下子和我国交战而获胜,就必定丢弃他的百姓。他失去群众然后我们再去进攻,如果要抗拒,有谁会跟他呢?礼、乐、慈、爱,这是作战所应当事先具备的。百姓谦让、和协、对亲属爱护,对丧事哀痛,这才可以使用。现在虢国舍弃这些,屡次对外作战,百姓会气馁的。”

周惠王派遣召伯廖赐命齐桓公,并要求他攻打卫国,因为卫国曾立了子颓为天子。

庄公二十八年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