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西疆秘史
18691700000027

第27章 三屯庄3-7

3-7

殷素素回到家又在为尤家的事头疼。尤家现在人丁兴旺财气冲天,势不可挡,如何办才好,她一时想不出来。想来想去,她决定回一趟古城子娘家向她老子请教一番。

第二天一大早,大脬牛就饮好马套好胶轮马车,打扫了车厢摆好坐具擦去灰尘膏好轴油,一切准备停当,就等主人上车落座赶车启程。

周家的胶轮马车是东城最豪华最轻便的马车,车厢上有封闭的轿厢,用结实耐用的红松木打造的骨架,四面是活动的帘布,冬天可以换成厚实的刺绣毛毡帘子抵挡风寒,夏天换成绣花的青绸缎帘子遮阳避雨,春秋季节换上青绿布料帘子早晚避风。这脚轮车,最主要也最精贵的是两个轮子,周家马车上装的是钢圈钢辐条的橡胶轮子,是两年前从沙俄那边花大价钱买来的,在东城是唯一一辆,谷家尤家还是木轮高车,看上去又高大又华丽,走起来车轴声音大,比不上胶轮车轻便。后来这两家才从古城子购上橡胶轮子,比周家还是晚了两年。周家换上胶轮豪华马车,将以前的木轮高车淘汰给姨太太坐了,大太太出行只坐胶轮车,这是地位的象征。奇怪的是,前两天她到谷家去坐的却是木轮马车,是殷素素特意交代大脬牛的,大脬牛当时以为自己听岔了,又问了她一边,她回答的的的确确,“就是木轮高车。”大脬牛一时没想过来,说,“大太太,胶轮车好着呢,还是套胶轮车吧。”殷素素没好气地剜了他一眼说,“没听到我说的话吗!”大脬牛不敢再多事,赶紧去套木轮高车。其实不是大脬牛听岔了,是殷素素自己的事情,她是动了点心眼子想跟谷家套近乎,不想让人家以为自己故意坐着胶轮马车来显摆。这次到古城子就不一样了,必须要坐豪华的胶轮马车,她必须要这份荣光,这也是给娘家长脸,这阵势才能显示周家的气派,也符合她周家屯庄正房太太的身份地位。

香儿扶着殷素素上了马车坐好,把青色葱绿的布帘子拉下来,大脬牛赶着车就出发了。

初秋的早晨天气寒凉,殷素素出门前又穿了一件夹层的蓝色外套。香儿把褥子铺好,让她躺着再歇一会儿,她刚躺了一会儿,又开始想尤家的事情。出了城城子,殷素素就让香儿拉开帘子,路两面都是正在收割的庄稼地,旷野里飘着成熟的麦香混合着干涩的青草和尘土味儿,有些呛鼻子。殷素素看了两眼又躺下,她躺在车上一边摇晃一边想事情反而觉得累,她干脆坐起身子跟香儿聊起来。“最近城城子里可有啥新鲜事?”殷素素问道。“也没啥新鲜的,夏天连下了两天暴雨把城墙西拐子泡塌了,角楼子一边也倒了,谷乡约组织人力修了一段日子,现在修好了。”香儿说。

这件事她自然知道。城防工程是东城乡约每年的一件大事。早些年修补城墙加固城防,村上十八岁以上男丁都要参加,做乡约的庄主家要宰杀一头牛,请道士在城隍庙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焚香祈祷之后,将牛头骨架挂在城门楼子上,乡约带着男丁举着镐头铁锹等工具绕成一圈,城墙四角都要祭奠,告慰俢城而死去的亡魂和那些为守卫城池而亡故的将士们,也激励现在守城的乡勇要英勇顽强守卫古城。祭祀仪式之后,就在城南搭起棚账支起案板垒砌锅台煮肉做饭,主厨一般都是庄主家的,帮厨的多是出不了男劳力的家户婆姨,也有饭做得好刀把子蒸的好的主妇专门请了来付些工钱。民国以来,乡里太平了,这种修城祭祀的仪式也就简化到乡约的一通话,宰牛换成宰羊,城门楼子上的牛头换成了羊头,不过搭棚子支案板垒锅台造饭的规制还保持,以保证修城补墙的劳力和外面请来了的木匠泥瓦匠的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