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西疆秘史
18691700000003

第3章 九个丫头1-4

1-4

叶禾的肚腹越来越大,平常出门,谁看见了都说一定是个大胖小子,有说将来准跟同大个子一样高高大大五马长枪,有说就算跟叶禾一样细白细嫩的,长大了准是银盔银甲的赵子龙。

叶禾绣得一手好绣活儿,凤凰开屏的窗帘子,鸳鸯戏水的枕头面子,牡丹盛开的被单子,一个比一个精美,一个比一个好看。她的灵巧和智慧都体现在构图和针工上,梅花孔雀、松鹤童子、喜鹊报春、蝶恋双飞、年年有鱼、方胜、如意头、回纹云等,花是花,鸟是鸟,惟妙惟肖,生动可爱。红花绿叶之上,蝴蝶飞舞,活灵活现,让人着迷。她的绣活手法灵活,技法多样,既有西北流行的汉族绣法,也会满清盛行的满绣技法。针线的疏密,色彩的搭配,工序的先后,包括打样和绷子,都有自己独特之处。有人问及跟谁人学得,叶禾含羞一笑说是跟家母学的。人家说,“哦呀叶禾,不简单哦,你家母一定做过绣房的绣工,这等技法非平常人可以学到的,说不定是皇宫里的绣女。难怪你长得这般俊,简直是貌美如花耶。”叶禾笑了笑不再作答。

叶禾天生聪慧,跟随奶奶和丈夫逃到木垒河的路上,她在三个泉子一家小旅店里看到了一块秀锦,白底蓝花,非常漂亮,跟汉族绣不一样。叶禾非常好奇,跟主人打听,店家说是年前跟一个哈萨克人换的。其实也不是换,是路过的哈萨克人从店里买盐巴钱不够,就用这块秀锦顶替。叶禾拿着秀锦仔仔细细地看了针脚、织法。这是哈萨克人的刺绣,非常特别,色泽鲜艳,图案生动,针脚细密。叶禾打小就跟母亲学绣活,母亲讲过各种绣工绣法,这种绣法母亲也说过,她看了一会儿就琢磨出了大概。来到东城,她心里始终记得那块哈萨克刺绣,想着想着慢慢就有了领悟,她将这些技法用运到自己的绣活里,更增添了一种针法,也让她的绣活更加精美绝伦。

一传十,十传百,叶禾的绣活在东城名气越来越大,就连周庄谷庄尤庄这些大户人家也找她做绣活,当然酬劳也不少。周家大太太差遣使唤丫头找叶禾绣了一对百鸟朝凤的窗帘子、麒麟送子的被单子。谷家大太太差遣使唤丫头让叶禾绣了一对孔雀开屏的被单子,尤家太太绣了一对鸳鸯戏水的枕头套子。

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有空闲时间就跟叶禾学绣活。叶禾长得白皙,待人随和,性格温良,丫头媳妇老的少的都喜欢她,就连上年纪的老太太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着三寸金莲过来凑热闹,有的喊她禾禾姐有的喊她禾禾妹有的喊她嫂子有的喊她闺女,各种称呼都很亲热都很温暖,叶禾非常喜欢也欣然接受,跟她学绣活的人越来越多。

人们惊叹,哦呀,这叶禾,家里摆设实在简陋甚至寒酸,但屋子里收拾得沃沃也也(当地方言,整整齐齐),让人看了由衷的敬意和赞叹,就是那种朴素而得体,显示着她内心的雅致和尊贵之气,并不因为眼前的窘迫而卑贱,也不因为当下的困难而绝望,而是一种淡雅和朴实。他们将努力改变这一切,却不以眼前的这一切为耻,也将不会以未来的富贵为荣。这是一种怎么的心性,无人知晓,别人也看不懂。

眼下,她家房子实在太小,坐不下那么多人,也没有那么多板凳,大家就坐在她家门口的两根木头上。

这两根木头是同大个子去年冬天从山上拉下来的。同大个子力气大,可是家里没大牲口,他跟尤家借了一头壮牛,说拉来木头给他们一根作酬劳。深冬时节大雪封山,天寒地冻没路可走,正好可以走爬犁。同大个子穿着毡桶牵着牛缰绳在前面趟路,牛拉着爬犁跟在他后头。毡桶倒是暖和,但走路非常费劲,他一步一步地走,牛拉着爬犁在身后一步一步地跟着,到山上好不容易找到三根松木,砍去旁枝绑在爬犁上拉下山。上山的时候到没觉着啥,下山的一路上危险重重,同大个子牵着牛沿着长芨芨草的地方行走,不时会掉进雪坑里,他几次将牛从雪坑里拉出来,有时候他就和牛一起拉着爬犁走。等他回到家天已黑透,奶奶和叶禾在屋里一直守着土炉子等候着。他可是一家人的顶梁柱啊!进了家门,奶奶拄着小脚过来给他拍打身上的雪,他的脸冻得红肿,鼻子黑红,手脚冰得瘆人,奶奶心痛极了,抱着他的手就给他捂,一边吩咐叶禾快到屋外端一盆雪。叶禾端了雪来,给他脱去毡桶,用雪搓手搓脚擦耳朵,直到他的手脚都恢复了知觉才停下。叶禾端来热汤,同大个子喝了一碗暖和了身子,奶奶和叶禾才放下心来。

第二天,同大个子还想再上一趟山,奶奶说啥也不答应,叶禾也直摇头。这寒冬腊月冰天雪地的,一个人上山实在太危险,她们冒不起这个险。同大个子没法,只得拉一根木头给尤家还了牛。

现在,这两跟木头倒成了大家的板凳,大家一边绣花一边说话,说说笑笑好不热闹。桂云刚会走路,妇女们你亲一下我抱一下,也有人偶尔给她带块糖,好不稀奇。

冬天时候,外面实在太冷,家里又没地方容纳那么多人,人们也只能隔三差五来请叶禾看一下,针线换角之类技法。这段时间,叶禾也加紧给大户人家多锈几件绣活,换几个钱补贴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