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19108600000018

第18章 神奇天府(4)

在两乘滑竿叽嘎、叽嘎声和脚伕的报点子声中,山势越发高陡弯急起来。走在前面的蒋介石的滑竿一闪,隐入一团绿荫中,宋美龄的滑竿紧紧跟上。弯弯的石道上铺着石板。在这些不宽的石级两边,是夹道的麦吊松、高大的楠木、满坡的山栀子、密密层层的箭竹、苔蕨,把两边遮蔽得严严实实。走在山道上,骄阳晒不到,暴雨淋不着,大风吹不到。风乍起,绿漪碧连,起伏荡漾。虽近在咫尺,笑声朗朗,却往往难见踪影。

他们一行在坐落于黑白二水冲击间的名寺清音阁稍作停留再走,过了万年寺便遇到迎面扑来的浓雾。滑竿不能再坐了。蒋介石、宋美龄、张群、蒋孝先等一行完全被大雾掩没。大雾茫茫,一片混沌,一行人就像在雾海中游泳,都说从没有见过这样大的雾。见委员长夫妇兴致很高,张群背了秦观名词《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在雾中沉浮的张群说:“这样的大雾仙雾,也只有仙山峨眉才有。”蒋介石连连称是。宋美龄说,岳军你记忆力真好,你们四川《三国演义》中有过目不忘的张松,今天有不输张松的张岳军!张群笑着摇摇手,说,委员长记忆力才好。

蒋介石触景生情,说峨眉山的雾就像现实世界的雾,让人一时不辨东西,皂白难分!刚才谈笑风生的蒋介石,顷刻间皱起眉头,思绪转移到了国是上,忧起国是。大人物都这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哪怕是表面上的游山玩水,故作轻松,其实内心都是万分纠结,没有真正轻松过。

“没有关系,我们共同前进,总要登上金顶!”最理解丈夫的宋美龄如是说时,将蒋介石手一挽,顶雾而行。好在大雾一波波地过去了。前面,一轮红彤彤的太阳腾地而出。旋即,阳光金色的斑点在蜿蜒的石板路上跳荡开来。面前又是一番新的天地。

为了让丈夫高兴起来,宋美龄赞扬了张群的记忆力好,博览群书,请他再背诵几首有关山的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张群当即背诵了蜀人、大名人苏轼诗《题西林壁》。

“真好!”宋美龄赞叹发挥开来:“各人站的角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处的地位角度不同,遇到的问题、困难也各不相同。”她这无疑在开导丈夫,达令你有你的难,难道与我们为敌的日本人就不难吗?共产党就不难吗?刘甫澄就不难吗?也真是,人是需要开异的,无论是伟人还是平民。也许是夫人的开导,也许是浓雾散去,蒋介石的心情明显好了起来。

一路之上,张群择其大要,给蒋介石、宋美龄夫妇讲了峨眉山的方方面面。

峨眉山因山势逶迤,如螓首峨眉而得名。峨眉天下秀。峨眉山一山有四季,四季不同天。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树种107种。世界三大名花之一的杜鹃花,峨眉的就有60种,其中黄色杜鹃被誉为世界之珍。珍奇动物有状如残叶的枯叶蝶,有二三尺长的大蚯蚓;有额生胡须的胡子蛙;有鸣声似琴的弹琴蛙。就连这里的猴子也与众不同,它见人不但不惊不避,而且还与人相亲、相戏索食玩耍。

现有名寺26座。一行人不知不觉到了九老洞寺庙。峨眉山上的寺庙全都壮丽辉煌,檐角飞翘,画栋雕梁,因山上风大,寺庙上的黑瓦,显得又厚又沉又重。风铃叮当。九老洞寺庙不同之处在于,处于险峻处,有横空出世感,加之四周松林茂密,油绿葱翠。树上,众多的山猴跳跃其间,充满动感野趣。旁边不远处的险峻山道边就是山洞内弯环倒拐的九老洞。

住持西源法师闻讯赶紧率全寺僧人几十个迎出山门。香烟缭绕,钟鼓齐鸣中,身披红色袈娑、鹤发童颜的法师率众弟子,端起手来,齐颂委员长政躬安泰并将委员长及夫人宋美龄及张群恭迎入净室,僧人送上茶水点心礼后而退。西源法师陪委员长夫妇及张群说话间,山猴呼朋结队而来。不知尊卑,只知向游人索食的它们,在圆圆的木隔窗棂前,争先恐后,探头探脑,摊掌向里面的人索要食物。有只大青猴很霸道地将诸猴朝两边一挤,蹲坐在窗台上,从窗棂中伸出一只掌来,向夫人涎皮赖脸、挤眉眨眼地讨要食物。法师觉得不雅,就站起身来,面对窗外的猴居士们手一挥,说:“居士们,改日再来吧,不要打扰了尊贵的客人!”可众猴全不理会,在窗外与松树间腾挪跳跃。

蒋介石不解,问法师,为何叫这些山猴为居士?法师说,这些山猴与我们相处日久,耳濡目染,我们一早一晚做功课时,这些山猴也往往学我们的样,趺坐打拱,口中念念有词,所以叫它们猴居士。蒋介石听得有趣,要蒋孝先给他几块饼干、糖,走上前去,将手伸出窗外,摊开手掌。在众多伸来的猴掌中,那为王的大青猴猛吼一声,龇牙咧嘴,一副凶相,吓退众猴,从蒋介石手中一把抢过全部美味,从容跳开独享。而纵然跳到松树上眨巴着眼睛享受美食的大青猴,也一刻没有将它的贼眼离开过美丽的蒋夫人。看那家伙做出一副淫猥状,恼了蒋孝先,手枪一掏,子弹哗地一顶,就要出枪。

“打不得!”法师大惊,赶快制止。

“这山猴罪大恶极,如何打不得?”愤怒不已的蒋孝先,调过头来,不解地问法师。

“将军有所不知。”法师说,“这些山猴纵然叫猴居士,然野性总在。这只大青猴是山上周围的王,声望很高。如果将军开枪将它打死或打伤,那么不仅将军走不成,还会连累委员长及夫人。届时,就是老朽出面恐怕也不行了。因为成千上万只山猴会呼啸而至报复你们。它们上房的上房,揭瓦的揭瓦,辗转泣血号哭号叫。那时,这些家伙野性毕露,动手伤人咬人,疯狂之至……”

宋美龄是个明白人,听法师这一说,在蒋孝先的保护下,退进了里面一间没有窗户的禅房,一场眼看要起的风波瞬即平息。

天色渐晚,委员长一行当晚住宿在此。晚上,西源法师竭尽努力,款待委员长一行。法师请委员长夫妇吃素席,张群作陪。静室里,红烛闪闪中,手捻佛珠的法师站起来向委员长拱手躬身告了得罪。谓委员长夫妇能光临寒寺,让寒寺蓬荜增辉,然寒寺条件简陋,务请委员长夫妇海涵云云。蒋介石心有所感,说出家人青灯黄卷,暮鼓晨钟,幽静深邃,超然物外世外,殊为不易……说这番话时,他想到平生想上峨眉山礼佛而不能的母亲,神情有些戚戚然。张群看出来了,马上插科打诨,调节气氛。席间,每上一味菜,法师都要讲解。赞叹有加,谈笑风生中,委员长对席间的猴头菇赞不绝口,夫人则对洞天泡菜情有独钟。

第二天临别前,蒋介石让蒋孝先代表他,给大庙知客师送去香火钱500大洋,不用说,这是一笔厚礼。

委员长一行经过艰苦而有趣的跋涉,于第三天上午到达峨眉山金顶的。金顶海拔30793米,为峨眉山旅游景观最高点。远望可以清晰地看到白雪皑皑的夹金山、贡嘎山,雄伟壮观。特别是终年白雪皑皑的夹金山,就像一群武士,头戴白盔,身穿白甲,持枪执剑,威风凛凛,屹立西天。往下俯瞰,峰峦起伏,苍山如海。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像几根曼妙的飘带飘向远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蒋介石心有所感,站在他旁边的张群点头道:“明代诗人果应龙登上金顶曰:‘不陟高寒处,安知天地宽’。”

金顶大庙大法师清明专门陪委员长去看了舍身崖。站在舍身崖前,委员长注意的不是舍身崖本身,而是久久地望着远方的夹金山不语。他在上山之前得知,翻越了夹金山神秘失踪的朱、毛红军,最近出现在陕北。被也是毕业于黄埔军校,成了共产党,回到家乡,连战连捷,建立起了红色根据地的刘志丹接了去。在那片山丹丹花开的地方,朱、毛红军重振旗鼓,建立了陕(西)甘(肃)宁(夏)红色中央苏区。不过,好在经过二万五千里艰难跋涉的红军,元气大伤,人不过三万,人平不过五颗子弹。他日前特别命张学良率领东北军并西北军,将地瘠民贫的陕北红军团团包围。应该能指日消灭。

然而,煮熟的鸭子都要飞。多年的“剿”共经验告诉他,共产党和他们的军队不是那么容易剿灭的!他想,在我上山这几天会不会又发生了什么节外生枝的事情?这样一想,他顿时忧烦万分,着起急来。如果不是张群劝阻,天色向晚,道路艰险,他当即就要下山返回。

蒋介石一行当晚住金顶大庙。

当晚,在清明大法师尽其所能款待委员长一行之时,大法师向委员长汇报,金顶年前遭回禄(火神)之灾,庙宇毁损不堪,特别是大雄宝殿,祈求委员长资助片瓦,盖顶以结佛缘。另外,金顶风大,得全部换成铜瓦。

蒋介石问了所需资金,全部答应下来。

阿弥陀佛!大法师十分高兴,他衷心恭祝委员长和夫人宋美龄万寿康宁!恭祝国运昌隆!

第二天一早,陈诚派人给蒋介石送上一份急电。蒋介石接过一看,头嗡的一声,他转给张群看时恨声道:“果然不出所料,山下出事了,出了大事!走!”他率先朝山下冲去。这些天来的好心情,就像峨眉山上易涨易缩的山涧水,顿时消失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