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
1940300000102

第102章 栾菊杰:亚洲第一女剑客

个人简介

栾菊杰:1958年9月14日出生,江苏南京人,击剑运动员。1984年,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女子花剑冠军。两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

人物感言

栾菊杰说:一步登不上高,登上高山少不了一步。

历史成绩

1978年,在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上获亚军,是1901年以来首位进入该项赛事的亚洲选手;

1978年,获第8届亚运会女子花剑冠军;

1979年,获第4届全国运动会女子花剑冠军;

1981年,获第36届世界击剑世界锦标赛女子花剑亚军;

1983年,在第6届国际女子花剑比赛中获冠军,同年获第5届全运会女子花剑团体冠军;

1984年,获世界击剑锦标赛女子花剑冠军;

1984年,获第23届奥运会女子花剑冠军;

1986年,获第1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员女子花剑团体冠军;

1987年,获第6届全运会女子花剑团体第3名。

奥运故事

1984年,美国洛杉矶23届奥运会,是中国第一次全面参加的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17岁的栾菊杰奋力杀入女子花剑决赛,并在决战中以8:3的悬殊比分战胜了前联邦德国选手,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会击剑金牌的“亚洲第一剑客”

奥运会上的中年女剑客

1948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14届奥运会的击剑台上,匈牙利女剑客埃列克是绝对的风光无限。早在12年前的柏林奥运会上,她就以6战6胜的战绩获得女子花剑个人金牌。本次出现在伦敦,虽然她已年过中年,但是剑锋未老,斗志犹存,再次以6胜的战绩囊括了花剑个人金牌。埃列克驰骋剑坛二十余年,在她所参加的各种世界、欧洲比赛中多次获胜,是名副其实的剑坛女杰。

栾菊杰从小喜欢和男孩无拘无束地疯玩,凡男孩能做的事她也能做。爽朗、机灵、顽强集于一身,身体壮得像小牦牛。上小学后,老师发现她特别的爱动,每次都选她参加市里举行的运动会。由于栾菊杰经常参加运动,衣服、鞋子磨损就快,这对多子女的父母自然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可是,做父母的从不抱怨她,他们省吃俭用,支付这笔“体育经费”遇到孩子比赛,还常去赛场为自己的女儿助威。

1973年,奕菊杰升入南京19中。老师看她身材匀称,两腿修长,脚的跟腱细,觉得她将来肯定是一棵田径苗子,于是就让她专练跳高、长跑,还为她专门缝制了沙袋。就这样,栾菊杰每天都绑着沙袋练跑、跳。她还把沙袋带回家,每天很早就起床,在门口的小胡同里做蹲跳。

可是8个月后,她又被市击剑队的教练看中了,于是又她又被调入了市集训队。刚开始奕菊杰对击剑只是很好奇。可是久而久之,当她再听到剑身拍击打的清脆响声,看到两剑相碰时的火花,她的心灵不由自主地颤动了:这才是我所应该选的项目呀!从此,她迷上了击剑这个项目。

栾菊杰为了培养耐力和身体素质,她练加速跑、变速跑、越野长跑。她的双飞跳绳1分钟126次,5分钟耐力跳绳560次。南京的夏天热得简直像个大火炉,穿上厚厚的击剑服训练,栾菊杰起了一身痱子;冬天训练馆里又非常的寒冷,奕菊杰手都冻裂了,贴上胶布继续练。每天600个弓步训练,她不但全部完成,而且课后还加练40分钟。栾菊杰明白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的道理。当明确的目标与脚踏实地的行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时,栾菊杰的灵性和坚韧得到了完全的发挥。

1984年,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女子花剑决战的中,当她和其他7位女剑客出现在洛杉矶郊外的长滩会议中心决赛场时,这个唯一的东方姑娘吸引了观众的视线。在洛杉矶奥运会女花个人的循环赛上,栾菊杰以17胜2负排在首位,这也显示出她旺盛的夺魁气势。在决赛时,她与西德的哈尼什对阵。栾菊杰在比赛中一直占据主动,未给对手任何的机会,以8:3的成绩,代表中国,也代表亚洲,第一次赢得奥运会的击剑金牌。惊叹的美国观众只能用两个字表达复杂的心情:奇迹!

创造辉煌后退役,人们很少听到有关栾菊杰的消息。此时的栾菊杰已经移民加拿大,离队后由国家公派、自费前往加拿大进修英语。此后不久,栾菊杰应邀加入了加拿大埃德蒙多击剑俱乐部。从此,她把她的全部精力放在了培养学员身上。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她的4名弟子在加拿大击剑排名榜前8名中占了半壁江山。

相关链接:

在加拿大,栾菊杰被学员们昵称为“击剑妈妈”她每年都被加拿大击剑协会评为优秀教练。在执教的同时,栾菊杰还挥起长剑,四次夺得加拿大全国冠军,一度排名北美花剑赛第1名。43岁的栾菊杰还获得了悉尼奥运入场券。栾菊杰这样说:我命中注定这一辈子要与击剑难舍难分。如果有可能还希望我的孩子今后能接我的班,同时也希望中国击剑事业后继有人,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