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
1940300000109

第109章 李丽珊:香港的“风帆皇后”

个人简介

李丽珊:1970年9月5日出生,香港帆板运动员。在1996年第26届上获得女子帆板冠军,这是香港运动员自参加奥运会以来获得的首枚金牌。

人物感言

李丽珊:帆板运动是一种很孤寂的运动。一张帆,一块板,一片大海,人的意志很容易受影响。

历史成绩

1990年,北京亚运会亚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第11名;

1993年,世界锦标赛冠军;

1994年,广岛亚运会亚军;

1995年,世界锦标赛第3名;

1996年,世界锦标赛亚军;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

1998年,曼谷亚运会冠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帆板米氏级第6名;

2001年,九运会女子帆板米氏级亚军;

2002年,釜山亚运会冠军女子帆板米氏级冠军;

2003年,雅典帆船大赛女子帆板米氏级亚军;

2003年,全国帆板锦标赛女子帆板米氏级冠军。

奥运故事

李丽珊是渔民的女儿。在11个兄弟姐妹中她排行第八。在她7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对于这个多子的大家庭来说,缺少了父亲无异于倒下了最主要的支柱。然而为了生活,母亲一个人挑起了抚养11个子女的重担。

因为家里小孩实在太多,李丽珊4岁便搬到舅舅黎根家中居住。舅舅曾经是香港的第一代风帆运动员,70年代初跟随欧洲入学习风帆,是岛上知名的风帆好手。可是,在一次比赛中他因脚伤离只了赛场,但对风帆的热爱让他不忍丢下手里的帆板,于是他在海边开了一家海上运动俱乐部。这些客观条件,似乎成了李丽珊成功的踏脚石。

中国帆板运动的发展

1979年,中国在国家体委青岛航海运动学校试制成功第一条帆板,在第4届全运会摩托艇比赛开幕式上作了成功的表演,并获得了各方面的认可。1981年8月,中国首次在青岛举行了帆板竞赛。1982年中国帆板运动员在第9届亚运会首次亮相并排名第4位,到第10届、第11届和第12届亚运会时,所设的帆板金牌尽收中国帆板运动员囊中。在重大国际帆板竞赛中,中国女子运动员曾获得过3次世界锦标赛金牌,在第25届奥运会上获得银牌。

帆板运动是香港人一直视体育为业余性质的康乐活动,但香港政府却很少有投入,对于当时家境贫寒的李丽珊来说,玩帆板是一项奢侈的运动。逐渐长大的李丽珊意识到了生活的压力,决定放弃帆板,到外面找工作贴补家用。但在舅舅的劝说下,李丽珊还是坚持下来了。

然而,令舅舅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坚持改变了李丽珊一生的命运。13岁时,李丽珊为他带回的是一枚长洲帆板公开赛金牌;第二年,她再次获得了金牌。这两块金牌为李丽珊埋下了希望的种子,从此李丽珊离开长州,进入香港水上运动中心,踏上了一名职业运动员的道路。

香港水上运动中心的训练是李丽珊体育生涯的一次转变。离开了舅舅的呵护,李丽珊要一个人承担起了生活压力,而此时她遇到了另外一个人,就是队友黄德森,后来他成为李丽珊的丈夫。

1988年,李丽珊正式加入香港代表队,她的教练是艾培理。此后,李丽珊在艾培理的指导下,先后赢得了欧洲冠军及世界冠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她为香港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那一年,26岁的李丽珊一鸣惊人获得女子帆板个人冠军,这不仅是香港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也是香港至今唯一的奥运会金牌。然而在4年之后的悉尼奥运会上,李丽珊肩负卫冕的期望,最后只得到第6名。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李丽珊又一次复出。这届奥运会是李丽珊准备最充分的一次,但比赛结果却有些令人失望。虽然在雅典奥运会上李丽珊没有拿到冠军,但是雅典奥运会成了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

相关链接:

帆板运动是介于帆船和冲浪板之间的一项年轻的水上运动项目。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很多帆船运动爱好者开始向往一种比帆船还简易的水上运动,他们试图把帆放在冲浪板上成为一种没有舵也不要坐舱的小帆船。196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马里纳德海港德水面上,出现了在冲浪板上加长风浪板,这吸引了很多人。197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名电脑技师豪韦尔?修万斯把帆船上的桅舵进行改装后放在冲浪板上,它在桅杆的根部装上一个万向调节装置,使风帆在冲浪板上任意转动,操作者站在冲浪板上,用两手操纵帆杆就可以借助风力行驶。后来,帆板运动逐渐形成了一种体育运动,在欧洲、澳洲和东南亚等国家展开。1974年举行首届世界帆板锦标赛。1896年,第1届奥运会就把帆船列为正式竞赛项目,但由于天气恶劣,比赛未能举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首次将帆板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2年在第25届奥运会正式列入男、女帆板两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