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
1940300000117

第117章 阿里:真正的一代拳王

个人简介

阿里:1942年出生,美国拳击运动员,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的拳击比赛10个级别中获得了3项冠军。

人物感言

阿里:我是最棒的,我会打败天下无敌手。

历史成绩

1960年,意大利罗马奥运会冠军;

1964年,战胜索尼·利斯顿,获WBA重量 级拳王;

1971年,击败吉米·埃利斯和北美拳击联合会重量级冠军;

1973年,战胜肯·诺顿,重夺北美拳击联合会重量级冠军;

1974年,战胜乔治-福尔曼重夺WBA重量级拳王;

1978年,战胜斯平克斯,重夺WBF重量级拳王金腰带;

1979年,阿里重返拳坛,10回合被霍姆斯击倒;

1981年,阿里最后一场拳击赛,负于特雷沃尔·博比克。

奥运故事

拳击手套的选择

拳击选手在比赛时是按体重级别而使用不同重量手套的,48~67公斤级要使用226克重的手套,71~91公斤级使用284克重的手套。而且在拳击比赛时,组委会要准备好两副和比赛同样的拳套,一副是226克,另一副是284克,以备运动员手套出现问题时随时更换。参加国际比赛时,运动员所用的手套要经过国际拳联代表的检查许可,才能使用。按照规定,手套的套峰击打面要用非常清晰的白色标出,以便在运动员击打时,台上裁判员和评判员都能判别出运动员是否用拳锋部位击打对方。拳套不能有丝毫破损,带子要结扎在拳套背部,长出的带子塞进套筒,露在手套背面的结头处要用橡皮膏粘住,橡皮膏的长不应超过7.5厘米,宽不应超过2.5厘米。

阿里,出生于美国东北部肯塔基州一个穷苦的黑人家庭。在他12岁那年,无意中走进了一家体育馆,立即被拳击训练场面吸引住了。从此,他走向了拳击场,在教练乔·马丁的细心指教下,天资极高的阿里技术水平不断长进。14岁那年,他第1次上电视参加了比赛,对手是一名白人拳师。比赛中,双方实力相当,打得难解难分。最终,阿里凭借坚强的意志越战越勇,最后以点数险胜,赢得了他拳坛生涯的第1次胜利。这以后,在一系列拳击比赛中,阿里一再击败对手,名声越来越高,致使他萌生了要当奥运冠军的念头。果然,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机会终于来了。阿里如同一头力大无比的美洲豹,一路过关斩将,他获得了81公斤级拳击冠军,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

然而冠军并没有给阿里带来真正的荣耀,那是在从罗马载誉归来后不久,在路易斯维尔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阿里和他的一位朋友为了避雨,走进了一家餐馆。

这是一家挂有“黑人不准入内”牌子的餐馆。但阿里觉得自己是为祖国争了光,理应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刚坐下,一名白人女招待便走过来,满脸不屑地说:“我们这里不招待黑人”但是,令阿里更加气愤的是,一直注视着这一切的餐馆老板大声的嚎叫:我不管你是什么人!我已讲过,我们不招待黑鬼!

蒙受侮辱的阿里难过的走出餐馆,他驾着摩托车,怒吼着驶向俄亥俄河上的杰佛逊大桥。一路飞驶来到桥上,大雨中,阿里一把扯下了脖子上的奥运金牌扔进了俄亥俄河里。阿里以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怒,表达了对种族歧视的强烈抗议。

罗马奥运会后,1961年阿里转为职业拳手,开始了他辉煌的职业生涯。1964年他获得世界重量级冠军。1968年因拒服兵役,不公正地被剥夺了冠军称号。1974年阿里重返拳坛,第二次获得世界冠军,1978年成为世界拳击史上第一个3次获得重量级世界冠军的职业运动员。

阿里的运动生涯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他无愧于“最伟大的世界拳王”之称。至今,从没有任何选手的比赛能像他那样,可通过电视吸引地球上一半的人去观看。他的威望不仅在于他那双令人生畏的铁拳,更在于他为黑人权利而战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退役后阿里在慈善事业方面投入了许多精力,在黑人解放运动和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曾做出很多贡献。1999年他被国际奥委会官方杂志《奥林匹克杂志》评为20世纪5名最佳运动员之一。

相关链接

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圣火的传递大多安排的是一些普通的平民,在美国本土传递的距离也超过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9656多公里的长度。最后点燃圣火坛的是深受美国人民喜爱的拳王穆罕默德阿里。当这位曾经是全世界最伟大的运动员,如今身患帕金森氏综合症的昔日拳王用颤颤巍巍的双手点燃圣火台下的火种时,顿时全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随后,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大会正式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