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
1940300000121

第121章 鲁道夫:“黑羚羊”最初是个“病小孩儿”

个人简介

威尔玛·鲁道夫:1940年6月23日出生,美国田径运动员。她曾在意大利罗马夏季奥运会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中获得了3枚金牌。

人物感言

威尔玛·鲁道夫: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哪怕只剩下一只胳膊;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梦想,哪怕残疾得不能走路。

历史成绩

1956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夏季奥运会获得4×100米接力的铜牌;

1960年,在美国锦标赛上以22秒9的成绩打破了200米的世界纪录;

1960年,意大利罗马夏季奥运会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中获得了3枚金牌。

奥运故事

威尔玛·鲁道夫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子短跑运动员,有“黑羚羊”的美称,但她小时候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病小孩儿”

威尔玛·鲁道夫出生在美国的克拉克斯维尔一个贫穷的黑人家庭,在22个兄弟姐妹中,她排行第19。鲁道夫出生时身体极度虚弱,体重只有2公斤。4岁那一年,她得了小儿麻痹症、肺炎和猩红热,两腿肌肉萎缩,其中左腿已经完全丧失活动能力。伤心的母亲四处求医,但还是不见好转。

整整两年,不幸的鲁道夫,因瘫痪只能躺在床上,眼泪陪伴她度过了艰苦的岁月。可是众多的哥哥、姐姐并没有嫌弃她,他们经常安慰妹妹要坚强地活下去。

或许,正是因为鲁道夫所患的小儿麻痹症促使她走上了体坛,一度瘫痪的左腿和贫困使她对体育一见如故。为彻底恢复并不断加强腿部肌肉的力量,鲁道夫一进小学就对体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选择了田径,选择了短跑。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她的腿部肌肉功能竟然奇迹般地得到了恢复。后来,因两腿修长及其惊人的奔跑速度,鲁道夫被选入美国田径队。1959年在芝加哥举行的第3届泛美运动会上,她获得4×100米接力冠军。美国田径教练坦普尔发现她,并立志要培养她成为“世界头号女飞人”

1956年,年仅16岁的鲁道夫作为美国奥林匹克代表队的一员,西渡太平洋,首次参加了在墨尔本举行的第16届奥运会。在本届奥运会的400米接力跑中,鲁道夫跑第三棒,美国队以44秒9的成绩夺得了1枚铜牌。

4年之后,鲁道夫迎来了自己光辉灿烂的一年。她的短跑技术改进得完美无缺,动作轻松、协调优美,再加上两条修长的双腿,看她比赛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

1960年的在美国锦标赛上,鲁道夫以22秒9的成绩打破了200米的世界纪录。之后,在罗马奥运会上,鲁道夫参加了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的比赛。她在100米半决赛中平了11秒3的世界纪录,之后又在决赛中跑出11秒0,以3米优势赢得胜利。由于顺风,她的100米成绩没能被承认为正式世界纪录。三天后,她轻松在200米比赛中夺金。最后的4×100米接力,她帮助美国队在半决赛中就将世界纪录改写为44秒4,并在决赛中得到了她的第3块奥运金牌。

这一次,她成为罗马奥运会田径金牌的最多得主,与前联邦德国短跑明星阿明·哈里、美国十项全能之王拉斐尔·约翰逊、前苏联体操巨星鲍里斯·沙赫林等一起成为本届奥运会英雄。

在罗马,鲁道夫成为意大利观众最喜爱的新闻人物,人们称她为“女欧文斯”黑羚羊”由于她身材修长,很有姿色,又把她评为这一届奥运会的“奥林匹克小姐”并被评为1960年的年度“世界最佳运动员”

1961年7月19日,鲁道夫在斯图加特以11秒2的成绩创造100米跑世界纪录。同年她获得美国最高体育奖——沙利文奖。

1962年,鲁道夫宣布退役,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退役后,鲁道夫从事教练生涯,并且为穷苦儿童做了大量的慈善工作。1994年11月12日,这位“黑羚羊”不幸死于脑瘤,享年54岁。1983年,她入选美国奥运名人堂,1993年被授予美国体育奖。

相关链接

2004年7月14日,美国邮政为鲁道夫发行一枚纪念邮票。这枚邮票面值为0.23美元,一版20枚,发行量为1亿枚,这是美国邮政的《杰出美国人物》系列邮票2004年版邮票,也是这个系列的第5枚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