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
1940300000085

第85章 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2003年8月3日21时30分,在中国首都北京的天坛祈年殿前,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全球发布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奥林匹克史上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正式成为第29届奥运会会徽。这个以中国印为载体、极富东方文化特色的会徽,为奥林匹克大家庭增添了更丰富的色彩。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将肖形印、中国字和五环徽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满了深沉的活力。尺幅之地,凝聚着东西方气韵;笔画之间,升华着奥运会精神。

北京奥运会徽是从1985件应征作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奥运会徽的征集评选工作于2002年4月正式启动,整个会徽诞生历时1年4个月。2002年7月2日至10月8日的北京2008奥林匹克设计大赛中,来自国内外的1985件会徽设计有效作品参加了遴选,其中国外设计公司的作品有222件。

经过国内外专家、评委的初审和复审,第1498号作品脱颖而出,就是第29届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原型。第1498号风格独特,寓意丰富,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引发多元化思维。优秀的会徽一定要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最后,几位篆刻专家认为它是一种图形,是印章的一种,叫肖形印。至此,第1498号作品有了正式的名称——中国印。

奥运会会徽的含义

肖形印是印面只有图像并无文字的一种古代玺印。最初起源可上溯至战国时期。用途和今天打在火漆上的印章类似。肖形印有铜、玉、石和陶质。铜肖形印多用失蜡法铸造,上面带有象形的图案,凸出印背,印面则作凹入的相同图案。只有用泥和蜡打在上面,才能看出其全貌,故称之为肖形印或蜡封。

两汉时代是古肖形印的兴盛时期。那一时期的肖形印,有刻画民族崇尚和神话传说的“四灵印”虎印”鹿印”凤印”伏羲印”神人操蛇印”等印章图案;也有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各类肖形印,如“鼓舞印”鼓瑟吹竽印”长袖舞印”等印记图形;还有“牛耕印”杂耍印”驯兽印”等从不同侧面反映汉朝人生活、娱乐情景的印章形式。

据史料记载,在战国时代,我国已普遍使用印章。起初,印章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同时也是信誉的标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的使用范围扩大为表征当权者权益的法物,是当权者权力的象征。

会徽作为一个整体包括3个部分:主体为大红底色的白色“京”字图形,约占整个会徽的3/5。京”字形状酷似汉字的“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在这个标志中,红色被演绎得格外强烈,激情被张扬得格外奔放。这是中国人对吉祥、美好的礼赞,这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诠释。

整个“京”字图形为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优美的曲线,像龙的蜿蜒身躯,似乎在讲述着一种文明的过去与未来。京”字图形下是黑色的英文“Beijing2008”字样,其下是奥运五环标志。

北京2008奥运会徽形象独特,英文的“北京”和2008年以及奥运五环,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在一起。这一设计凝结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神韵,不仅表现了举办地名,而且体现了古老文明和现代风范的民族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崇尚。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则由衷地赞叹,新会徽青春而富有活力,集中体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以及中国的未来。这是一个卓越且充满诗意的会徽,这是一个完美的奥运会会徽。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每一个构成要素,都承载着凝重的中华文化传统和激越的奥林匹克精神,彰显着先进的审美观念和昂扬的时代激情。它所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奥运会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会徽,也将是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发扬光大。

相关链接

奥运会会徽是奥运会最有权威性的形象标志。根据《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各主办国设计的会徽,未经奥运会组委会同意,不得用于广告和商业性服务。这一规定保证了奥运会会徽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自1896年雅典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均有会徽设计。如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徽,由蓝、红、黄3种颜色,代表天、地、人“三元一体”的哲学含义。冬季奥运会同样设计自己的会徽。这些会徽多以奥林匹克旗或举办国奥委会会旗为背景,并配以冬季景色或冬季项目图案,极具特色。如1968年在法国格勒诺布尔举行的第10届冬季奥运会的会徽,它的背景是冬季奥运会会旗,中央是一朵洁白的雪花,雪花周围映衬着3朵玫瑰,这象征着法国的工业、文化教育、旅游和冬季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