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
1940300000087

第87章 奥运主体育场:鸟巢

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吸引了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来此创造最好的成绩,而且也吸引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师来此创造最伟大的作品。其中,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便是这些建筑师的伟大杰作。

鸟巢是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的方案,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与其说它像一个“巢”倒不如说它更像一个摇篮。它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鸟巢”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鸟巢”的外罩由不规则的钢结构构件“编织”而成,里面的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相互独立,建筑师在混凝土看台和钢结构外罩之间的空间里,设计了很多倾斜的混凝土柱子来支撑建筑。鸟巢”的造型呈双曲面马鞍形,东西向结构高度为68.5米,南北向结构高度为42.8米,钢结构最大跨度长轴332.3米,短轴296.4米,由24榀门式桁架围绕体育场内部碗状看台旋转而成,结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构架,组成体育场整个的“鸟巢”造型。

“鸟巢”象征的意义

鸟巢从外观来看就像是用树枝织成的鸟巢。但是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激情,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都完美地相融在一起。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赋予体育场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可使我们获得最佳的视野,也可带动我们的喜悦兴奋的一种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冲刺。

2003年3月的,“鸟巢方案”从中外13个竞赛方案中胜出,被评委以压倒多数票选为重点推荐实施方案,并获得公众广泛好评。经过评委会投票表决,“鸟巢”工程最后终于得以实施。

“鸟巢”方案之所以被选为重点推荐方案,是因为在所有方案中,它是唯一把整个体育场室外地形部分隆起了4米高的方案。“鸟巢”将很多附属设施置于地形下面,这样既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而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广场的边缘缓缓降落,依势筑成热身场地的2000个露天座席,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并节省了投资。

很多专家认为,“鸟巢”方案的建筑形式与结构设计完美统一,看似杂乱无章的结构,实际主要受力体系非常清晰合理。体育场8万个永久性座席设置在最低的环冠上,另外2万个临时座席则布置在永久性座席上部。观赛时,10万个座席都能享有最佳的观赛视线。

“鸟巢”屋顶设计的用材是半透明的,光线是漫反射的效果,在场内的光线是柔和、透过来的,不是直射带光影的,因此解决了强烈光影所带来的麻烦。同时,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有利于场内草坪的生长。此外,通透的围护结构设计使得体育场内空气变得更加流畅。

“鸟巢”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不论是近看还是远观,都会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形象,它完全符合国家体育场在功能和技术上的需求,又不同于一般体育场建筑中大跨度结构和数码屏幕为主体的设计手法。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既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而又简洁、典雅。从这里,人们可以浏览包括通往看台的楼梯在内的整个区域动线。体育场大厅,是一个室内的城市空间,设有餐厅和商店,这更加吸引了人们在此流连忘返。

鸟巢——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作品,它见证的不仅仅是人类21世纪在建筑与人居环境领域的不懈追求,也见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不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

相关链接

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最近发布了《奥运工程科技创新百问手册》。《手册》中介绍,“鸟巢”的看台像个边缘高低起伏的、立体的“碗”环抱着赛场收拢结构,而且它的上下层看台之间有一部分交错。这样一来,无论观众坐在 “鸟巢”的哪个位置,与比赛场地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而且赛场上的运动员仿佛舞台上的演员一样被他们的观众层层围绕,整个结构设计能够营造出最佳的赛场氛围。《手册》中还介绍,鸟巢”中的足球场地面积为8000平方米左右,为地源热泵系统提供了充足的埋管空间。地源热泵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的系统,通过地埋换热管,冬季吸收土壤中蕴含的热量为“鸟巢”供热;夏季吸收土壤中存贮的冷量向“鸟巢”供冷。显然,这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极好的观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