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19610000000036

第36章 主要参考资料(2)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钱穆:《庄老通辨》,三联书店2002年版。

章启群:《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中华书局1995年版。

邢文编译:《郭店老子与太一生水》,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普济:《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版。

释慧皎:《高僧传》,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

赵沛霖:《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邹昌林:《中国礼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刘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版。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杨庆中:《周易经传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

克里丝蒂娃:《语言中的欲望》,巴尔特:《符号学原理》附录,三联书店1988年版。

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88年版。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

杰弗森、罗比编:《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卡勒:《结构主义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加达默尔:《赞美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加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国际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

霍埃:《批评的循环》,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艾柯:《符号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斯格尔斯:《文学结构主义》,三联书店1988年版。

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1989年版。

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中国社会出版社1986年版。

沃尔海姆:《艺术及其对象》,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古德曼:《艺术语言》,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贡布里希:《秩序感》,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阿恩海姆:《视觉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阿恩海姆:《走向艺术心理学》,黄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维特根斯坦:《美学、心理学和宗教信仰的讲演与谈话》,蒋孔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下),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蒋寅:《起承转合:机械结构论的消长——兼论八股文法与诗学的关系》,《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

黄振萍:《八股文起源与〈论学绳尺〉》,《中国典籍与文化》,第1997年第4期。

姚梅:《试论八股文“章法理论”对李渔曲论的浸染》,《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6期。

吉新宏:《“双层和谐”论——《文心雕龙·声律》理论体系考察》,《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

韩成武陈菁怡:《杜审言与五律、五排声律的定型——兼述初唐五律、五排声律的定型过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期。

王思焜:《“流意发音”“穆耳协心”——王夫之诗歌声律论评析》,《暨南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6期。

钱念孙:《朱光潜论中国诗的声律及诗体衍变》,《文学遗产》,1999年第3期。

张国庆:《近体诗声律结构体现的美学文化精神》,《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3期。

陈元胜:《自然声律之树常绿——兼论中国新诗形式及其民族化方向》,《中州学刊》,1996年第1期。

松浦友久:《“七言排律”不盛行的原因——从对偶表现的本质说起》,《中国文学研究》,第2003年第3期。

童山东:《历代汉语对偶形态分类列析》(之一),《云梦学刊》,2000年第2期。

丁谦:《西方文学中的伴生对偶原型》,《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5期。

陈立文:《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艺《文艺评论200106。

汤力文:《中印修辞论中的风格论和意境追求》,《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2期。

黄炳辉:《唐人风格论—兼论普通风格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

刘淑丽:《〈忆秦娥〉:柔美与苍凉的结合——词的一种表现方式》,《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6期。

吴建勤:《中国古典小说的预叙叙事》,《江淮论坛》,2004年第6期。

张震泽:《〈诗经〉赋、比、兴本义新探》,《文学遗产》1983年第3期。

李湘:《“兴”义辨源》,《中州学刊》1982年第4期。

李湘:《〈毛传〉系“兴”考》,《江海学刊》1984年第1期。

章必功:《“六诗”探故》,《文史》第22辑。

王健:《〈诗经〉中的“兴”与人和自然的对应》,《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张国风:《比兴别解》,《学术研究》1982年第5期。

宋欣程迅:《古代比兴说与形象思维论》,《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1期。

****文:《〈周易〉的卦爻辞与〈诗经〉的比兴方法》,《晋阳学刊》,1994年第3期。

刘淮南:《‘比兴’也是创作方法》,《晋阳学刊》,1994年第5期。

薛胜男:《〈诗经〉〈楚辞〉比兴艺术之比较》,《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许伯卿:《〈诗经〉比兴探源》,《中国韵文学刊》,1997年第1期。

刘怀荣:《汉代以来比兴艺术思维的发展演变》,《东方论坛》,2004年第6期。

宋瑞凯:《阴阳五行观与西周时期的天道音律思维》,《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王文娟:《五行与五色》,《美术观察》,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