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开一样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高卓的教育精神的,是兼善中学。1930年,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痛感“今天的中国什么都不缺,只缺乏训练有素的人才”,遂在重庆北碚创办兼善中学(以下简称兼善)。取名兼善,盖源于《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一办学精神学校80年来坚守不渝。
这样的学校,特色已极鲜明,还需要特色发展吗?需要。
特色学校建设,是要激发每所学校对自己独特教育精神的痴情追求,并最终确认或涵育而成自己鲜明的学校文化。说到底,这是一种文化的创造、精神的守望。
历史名校,更需文化的自觉、精神的持守。
(一)南开:办中学里的大学
什么是特色?南开校长宋璞有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是经过若干年教育实践自然而然形成的。因此,“没有稳定性就没有特色”,“一任校长说搞文艺特色,下一任校长说要搞科技特色,再下一任又搞一个特色”,结果学校就没有特色。
特色是一种坚守。对于宋璞来说,在社会日益功利、浮躁的今天,怎么把南开精神坚守住,从而不断为国家、社会培养能够担当重任的学子,就是最大的特色。
老南开是重视体育的。张伯苓说:“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他在南开执行了一个“三点半”政策:下午三点半后,所有学生不许留在教室,必须出去运动、玩,即“三点半,操场见”。“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是南开毕业的。当年他差点毕不了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游泳不行。他只好跟校长求情,最后校长‘破例’,允许他用跑步代替游泳,体育合格了,他才毕业。”宋璞现在已不可能再执行“三点半”政策,但他坚持让每个学生都要体育合格。“每年10月中旬,我们都要开两天的学校运动会,每个学生都要参加,高三也不例外。”
老南开很重视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学校不能像插葱一样,要给学生场地。”现在南开占地360亩,有50多亩是给学生活动的。“我们现在只招了五千名左右的学生,如果像有的学校,有空间就建大房子,我们也能招上两三万人。”但宋璞坚决不这样干。从学校场地看,南开是大学校;但从学生人数看,却是重庆的小学校。没有一定的空间,教育怎么能让学生的心胸宽广?“我们决不能只给学生一张书桌!”宋璞说。
宋璞最重要的坚守,是在课程领域把南开“公能”教育精神发扬光大。何谓“公能”?张伯苓说:“公,韩子说:‘背私为公’。南开学生应该为国家尽责,为大众做事。能,就是要有能力,有本领。没有能力和本领,怎么去尽责,做事?”简单说,南开就是要培养“既要有服务国家、社会的公德,又要有服务国家、社会的能力”的学生。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南开“公能”教育突出体现在课程建设上。
1984年,全国中学课程还是铁板一块的时候,南开率先开出了6门选修课。当时质疑声一片:会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会不会影响升学率?“上世纪90年代最艰难,许多人说必修课都没有办法上下去,还上什么选修课!”一开始也的确对升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困难的时候一年升学只有106人”。但为了培养有“公能”精神的学生,他们咬紧牙关坚挺。这一坚挺就是26年。
26年,多少学校以“创新”的名义喜新厌旧,但南开却一任校长接一任校长地把选修课做深入做精细。“现在我们的选修课多达140多门。选修课时间为每周四下午第1-2节,同一门课程第1节与第2节内容相同,每学期为一个独立体系。”教科室主任卫晋丽介绍说,“这样,每个学生一年就可以选修4门课,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像“中国传统文化选讲”“儒家伦理”“美国高中生工商管理学”“跆拳道”“管锥游墨海”“航模制作与放飞”等精品课程,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选修课这样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人人都可以做,但我们第一做得比较早,第二坚持得比较好,这就形成了传统、习惯。”宋璞说。
有人说,如果你几十年围着一件事情转,世界最终就会围着你转。良好的教育文化、独特的教育精神,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累积而成。
又如他们的“南开讲坛”。“我们老校长提出过,要把南开办成中学里的大学。”宋璞说,“大学就是要有大师,要让学生可以面对大师,走近大师,倾听大师。”学校之前也有一些讲座,但没有系统化,而且层次较低。2002年,任校长不久的宋璞决定,开设“南开讲坛”:每周四下午,邀请中外名家给学生做一小时的演讲,学生自愿参与。讲坛的内容非常广,“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到国际金融危机,从生物多样性到葡萄酒与西方文化,从中西方建筑艺术到教育问题……”数学专家顾永兴教授来了,中科院院士、生物学家赵进东来了,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来了,人民艺术家阎肃来了,维也纳大学苏泊尔教授来了……“大学校长、院士一到重庆,我就请他们来。”宋璞说,“他们有的宁肯不去大学讲,也要给我们学生讲。”这一坚持就是8年。
8年,“南开讲坛”开坛两三百次。很多内容与高考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作为“贵族”学校,南开有责任把学生熏陶出一点“贵族”的气味来。“我们不能只给学生一点必修课的知识,而必须利用所有手段,让学生有开阔的视野,有国际的眼光,让他们全面发展。”宋璞说。
为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南开很注重“自修课程”的建设,“南开讲坛”即是其中一部分。此外,他们充分开发图书馆的功能。“我们鼓励学生进图书馆。除大年初一外,学校的图书馆每天都开放。图书馆的座位天天爆满。”宋璞说,“我们不搞电子借书,就是把书库敞开,让学生一本一本地选,真实地拿到书与在电脑上看书目借书,感觉是不一样的。学生借的书,我有时都很惊讶,比如有的借沈从文的服饰研究。也许他不会全部看完,但只要读上两三页,对他也是有影响的。我们每个月新进的书,都要向学生公布。”
教育的精神,就是在这样的坚守中越来越厚重、坚实。南开的特色,因而也就多了一点历史的气味和精神的光芒。
(二)兼善:建设符合时代潮流的中学
兼善建校之初,卢作孚就定下一个培养目标,即这所学校培养的学生“是生产的而不是享受的,是平民的而不是特殊的,是前进的而不是保守的,是强有力的而不是懦弱的”,他们能“创造理想的社会”。这样的精神,作为兼善的立校之本,80年来始终未变。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兼善人都要注入时代的内涵,以建设“一所符合时代的中学”。
进入新世纪之后,兼善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思路是:整体构建兼善文化,以兼善文化化育学生。
首先是对学生进行“文化身份认同”教育。兼善非常重视新生入学教育。这样的教育要持续一周。“有8个专题是固定的。第一,让学生认识我们的学校。就讲学校的办学历史和成绩,讲卢作孚先生和张博和先生(兼善第二任校长,为兼善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讲他们办学之艰苦,曾经有几次都办不下去了,卢先生就去化缘渡过危机。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学校,记住兼善的奠基者和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懂得感恩。”校长罗统碧介绍说,“第二,是带学生参观兼善文化广场(由三组文化建筑构成:一是与兼善历史、办学理念有关的建筑,二是反映重庆及当地著名风光的建筑,三是关于抗战文化的建筑),教师要逐一讲解广场文化建筑的意涵,让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学校,让他们觉得兼善与众不同,在兼善是幸运的,从而下决心要好好学习。第三,就是兼善天下和脚踏实地精神的培训。我亲自讲,讲学校教育理念,讲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怎样去做,就是立志教育。第四,讲在学校里与同学、老师怎样相处。第五,认识同学。这是要培养学生的公众意识、道德意识。第六,学生写感想。第七,对住读学生进行住读规矩的教育,引导他们在学校怎样过好每一天。第八,认识老师,各班班委的竞争上岗、改选。此外还有入学征文活动。”这样,兼善文化就开始融化进学生的血液。
更能体现兼善时代精神的是“珍珠班”的创办。为帮助成绩特别优秀、家庭特别困难的孩子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台湾财团法人爱心第二春文教基金会制定了点亮人生的“拾回珍珠计划”,并在浙江注册了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负责在大陆各地创办“珍珠班”。
2008年,在北碚区侨联的牵线搭桥下,兼善成了重庆首个“珍珠班”的承办者。
承办“珍珠班”,兼善是要“吃亏的”。“每个学生每个月基金会支助200元(人民币,下同),一年支助10个月,就是2000,另外一年发两次杂用费共500,即一个学生一年他们支助2500。”罗统碧说,“他们要求我们,每个学生免除学费,住读生住读费也全免。”这样,兼善就要为每个“珍珠班”学生每年减免费用3000多元。这样“吃亏”的事,罗统碧却积极去做。“2008年申请的时候,我们的方案发过去了,但迟迟没有回音。我就让具体负责的同志抓紧联系,或者亲自去一趟浙江,必须尽力争取。”最后还是她自己与基金会的负责人打电话,“我跟他说,我们的办学理念与办‘珍珠班’的宗旨是一致的,让我们来办,孩子会发展得更好。”结果,2天后基金会就确定兼善为“珍珠班”办学点。
为什么罗统碧这么“傻”?“我给班子成员讲,我们不能仅仅算经济账。办‘珍珠班’是贯彻兼善办学理念的一个极好的载体,我们要当做一个兼善品牌来经营。”
“珍珠班”的理念是“有爱走遍天下,不放弃就有希望,一切为了学生”。“他们特别强调品行教育,办‘珍珠班’的目的,是要让爱心代代相传。”
基金会对“珍珠生”的选择非常严格。“我们提供的名单,基金会都一一审核。每年我们都要准备10个预备人选,前面有不合格的就替换上去。有的‘珍珠生’中途家庭不贫困了,就退出,把名额留给别的更困难的孩子。”
“珍珠生”要懂得感恩。除了高中3年可以获得支助,考上大学还可以申请“有美奖学金”,一直支助到工作为止。在这期间,“基金会成立了‘珍珠生’联谊会,让‘珍珠生’到基金会做义工”。“珍珠生”参加工作后,每个人必须支助一名“珍珠生”,“这就形成一条完整的爱心链”。
“他们是全校生活、学习的一个典范。入学的时候他们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一年后都成了拔尖的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品行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学校的志愿者,有很多就是来自‘珍珠班’。”“珍珠班”成了兼善文化最好的化身。
由“珍珠班”扩展开去,兼善给每位学子都打上了“兼善天下”的文化烙印,让每位学子都成为“志存高远、完善自我、德才兼备、服务社会”的现代社会公民。
拥抱时代精神,践行兼善文化,培育“创造理想社会”的人才,这就是兼善在新时代的特色发展之路。
六、特色发展的重庆模式
重庆市有3200多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2300万。中小学8000多所,其中4000所左右是农村学校。2006年,全市“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学校硬件得到巨大改善,教师工资、学校办公经费基本有了财政保障。面向未来,重庆的基础教育如何实现新的飞跃?思量再三,他们选择了特色发展之路,即在全市中小学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一)特色发展,一种战略选择
为什么选择“特色”?
原重庆市教委主任彭智勇说:“重庆市是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特色学校建设既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诉求,也是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匮乏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们的目标是把所有的学校都办好,让农村学校、薄弱学校都能成为好学校。”市教委副主任钟燕说,“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就是进行特色学校建设。”
在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的主推手、设计师龚春燕看来,这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一,我们看到了当时中国学校的变化。2006年,教育部出台政策,中小学学校经费要足额保证。之前校长要去找钱、找社会关系,如何办学他们基本是听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现在不愁钱了,他们怎么办?就要思考学校如何内涵发展。内涵发展是什么?是特色。”龚春燕说。
“第二,当时各地都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但政府投入最大的,是条件的均衡。其实还有更重要的均衡,即质量均衡。只有质量均衡,老百姓对教育才满意。做特色,就是要提高质量,从实质上促进公平。”
“第三,我们经常说,学校是一个有文化的地方。什么是有文化的学校?就是有特色的学校。是什么使一所学校与别的学校不同?是文化,是特色。我们需要通过学校的特色发展,让每所学校都展现自己的文化个性,达到文化育人。”
“第四,关注公平。以前我们主要关注城市学校、重点学校,现在则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要给它们多一些阳光,促进教育公平。而在特色发展的路上,不论是重点学校、城市学校,还是薄弱学校、农村学校,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只有特色,能让更多的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起飞。”
一句话,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就是想让重庆的学校有内涵,有文化,从而推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公平发展”。特色发展,是重庆中小学走进新时代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