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云阳风情录
19644100000020

第20章 历史遗痕(4)

抗战期间,被侵华日军占领的江苏、安徽、湖北等地的难民沿长江向重庆方向逃难,云阳当地政府成立了收容所救济这些流离失所的难民,张飞庙的庙舍也被用作难民栖身之地。难民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一批又一批,少时百余人,多时聚千人,他们得到云阳人民的无私援助,直至抗战胜利。那些即将返乡的各省难民为了感念云阳人民的患难之助,在张飞庙里刻下碑文,以示纪念。

“铜锣古渡蜀江东,多谢先生赐顺风。愧我轻舟无一物,扬帆载石填崆峒。”这是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张鹏翮在张飞庙助风阁石壁上题写的一首诗,诗文内容为感谢蜀汉名将张飞显灵,借风让其行舟的恩惠。

关于这首诗的由来,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当年任河道总督的张鹏翮乘船回家省亲,途经张飞庙,狂言文臣不拜武将,张飞大显威灵,吹送逆风30里,使张鹏翮所乘船只3日无法行走。最后,张鹏翮备齐三牲三果上庙拜祭了张飞,船才顺风而动,平安到家。据说,现在助风阁上的“助我清风”四个字就是张鹏翮所题。

在助风阁旁的小屋,陈列着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长卷石刻,这是清光绪二十九年,金石雕刻家何今雨以岳飞书写的《出师表》为善本,历时一年五个月凿刻而成,被誉为文章、书法、雕刻“三绝”。国内现存的5套前后《出师表》碑刻中,张飞庙这一套是最完美的,成都武侯祠的前后《出师表》都是用张飞庙的拓片所刻。

历史上,张飞庙多次遭到人为的破坏,现在保存下来的书法、绘画、木刻等艺术珍品,还不及原来的三分之一。张飞庙收藏的大量古代的诗赋文章、书画雕刻,为后人留下一笔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有“文藻胜地”盛名,张飞庙常常为书画爱好者们所敬仰,令无数的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文峰塔之秘

各地有各地之标志性建筑,大到国家,小到城镇村落,无一例外。云阳的标志性建筑为何物呢?当是位于云阳老城对面的文峰塔无疑了。它是云阳县至今保存得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塔。

从故陵溯江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文峰塔。它位于云阳老县城东10里,长江南岸新津乡谭家山山巅。文峰塔坐东南向西北,砖石结构,七级楼阁式,六角攒尖顶,高40余米,远远望去,极其雄伟壮观。据《云阳县志》记载,文峰塔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即公元1837年,距今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了。文峰塔为何人所建造?又为何偏偏要选在这高高的谭家山之巅建造文峰塔呢?

传说与云阳老城隔江相望的谭家山,是一条乌龙之首。清道光年间,乌龙十分活跃,意欲截断长江。长江波浪滔天,舟楫沉没,云阳城晦明莫测,朝暮不分,鸡犬不宁,致使云阳文风衰退,士不能及第。故陵有一戴举人,都40多岁了,考了多年的功名都没有考上,后来请算命先生一算,才知道是谭家山的乌龙罩住了云阳的文风。于是就四处募捐,在谭家山上修建了文峰塔,以镇乌龙,振兴云阳的文风。

传说自然是不可信。在云阳县档案馆的明清时期《云阳县志》中,就有文峰塔修建情况的记载:文峰塔是由时任云阳知县的汉军正白旗贡生恒裕所倡导,全县乡绅、群众集资修建。

古时,鉴别一个县的文化如何,是以当时的科举制度魁名高中人数多少来衡量的。所以,兴建于清道光十七年的文峰塔,起因与当时云阳文化发展有密切关系。据民国《云阳县志》记载:自清道光以来,云阳多年来竟然无一人中举。因此,当时的云阳知县和文人学士,一心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领着一帮士子、官员捐资在谭家山之巅修建了文峰塔,以此勉励学子,潜心学问,以求科场夺魁。塔可镇邪的传说在云阳流传了数千年,盐业古镇云安也建有一座类似的宝塔,据说也是为了防止蛟龙切断盐脉而修建的。这也似乎印证了当初修建文峰塔的目的。

文峰塔占地403平方米,塔六边体逐级向上收缩。除底楼外,以上各层均开有窗口,整个塔体通高41.5米。素面台基呈圆形,直径22.8米,高2米。底层面宽4.77米,高6.2米,石墙高1.2米,厚1.88米。塔门石制拱形顶,宽1.25米,高3.2米,为云阳县境内现存最高大的风水塔。文峰塔在建筑上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它的采光孔在每一层上都不是在相对应的位置,而是按东南西北方向台阶、级层这样排列;二是塔顶用的铁球是空心的,是由两块合拢而成,我们现在就是用车床来加工这么大一个圆球也是非常困难的,从清道光年间的工艺来看,它的制作工艺是非常完美的。

文峰塔塔身分为六方,每方窗上刻有花鸟虫鱼,精巧多姿。每棱外表都绘有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佛祖、珍禽异兽,栩栩如生。每层楼外有飞檐,飞檐处挂有风铃,风至铃响,声扬四方,婉转悦耳,为古塔平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文峰塔四面绝壁,交通十分不便,修建宝塔用的石料、砖木用量和体积比其他地方要大得多,最重的石料达千余公斤,而塔顶的铁球则有数千公斤。在技术并不十分发达的清代,这样宏大的工程是怎样建造完成的呢?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清朝,文峰塔的建设全靠聪慧勤劳的云阳人肩挑背扛。据说,当时参与建设的工匠就多达8000余人。经过数千工匠近两年的修建,文峰塔才得以顺利完工。

建成后的文峰塔如人们意料中的一样,尽显博大雄伟、浩荡磅礴之豪气。云阳的文人雅士们在塔里供奉了文昌菩萨塑像,文峰塔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朝拜的圣地,香火极其繁盛。

是否因为有了文峰塔,云阳就真的人才辈出呢?这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但自从文峰塔建成之后,县人修学读书之风顿盛,在原有的县办官学、飞凤书院的基础之上,又先后建起了五溪书院、凤鸣书院、象山书院、耀灵书院以及众多的私塾。从清咸丰二年到光绪二十九年间,云阳考取进士者有证可考的就多达40余人,涌现出了程德全、刘贞安、彭聚星、涂凤书等一大批政治、文化名人。

临塔观江,似见虹卧碧水;乘船望塔,影如梦笔生花。不仅云阳百姓对文峰塔满怀崇敬之情,历代名人贤士登临后也对它赞叹有加。

塔影苍崖现,舟人左券操。安危悬断缆,出没验奔涛。谬早防千里,差须辨一毫。但凭忠信涉,利济属轻舠。清代文化名人熊宇栋还做诗将“宝塔舟侧”誉为云阳八景之一。春和景明之际,文峰塔矗立于苍松翠柏之中。满目青山,此时登塔,恍如进入仙山楼阁。秋高气爽之时,登塔远眺,巍巍巴山,浩渺长江,磨刀溪涓涓细流,以及云阳老城的风貌尽收眼底,置身于此,无不心旷神怡。岁月的风尘,曾使刻满历史印记的一座古塔落寞、凄凉。后来,文峰塔被人掏空过半,只剩下四周杂草丛生,空荡荡的四壁和残破的塔体静静地屹立在那里,如同一具失去了魂灵的雕塑。

“新津乡的宝塔镇南镇北”,一直以来,文峰塔在云阳百姓心中占有重要位置,不仅因其建筑宏伟壮观,更因它凝结了先辈的美好的心愿。1987年10月10日,文峰塔被云阳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造型古朴典雅,工艺精巧,建材坚牢,虽然经历了上百年的风雨剥蚀,但仍不减初建时的雄风。2001年3月,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文管所组织人员对文峰塔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修缮一新的文峰古塔,恰似镶嵌在长江航线上的一颗明珠,再度发出耀眼的光辉。

云阳文峰塔走过了近200年的风雨历程,成为今天云阳遗存中最具历史价值的古塔。它不仅见证了云阳人民渴望知识,渴望改变命运的奋斗历程,还为研究云阳历史文化和建筑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道教文化胜地——栖霞宫

在云阳县栖霞乡境内,有一处历史悠久、风景绝佳的景点,它就是渝东有名的道教文化胜地——栖霞宫。栖霞宫又名云升宫、棲霞宫,位于栖霞乡金鸡村界内的高山之巅,距云阳旧县城约6公里。相传为秦末名士扶嘉所建,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渝东一带最为著名的道观之一。

“栖霞观,旧名升云宫,在县北十一里。宫据山顶,下瞰群峰,培娄可数。汉翟法言杨云外于此修炼,白日仙去。巨柏参天,皆二仙手植。”这是唐代《舆地纪胜》对栖霞宫的一段记载,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有关栖霞宫的文献记载。

有关碑目的记载,最早则见于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撰文的《唐云外尊师碑》,较为详细地记叙了云升宫更名为栖霞宫的事实。

栖霞宫整个道观建于山巅,四周青松环绕,建筑翘檐飞角,画栋雕梁,楹柱高大,基石均由虎豹鱼等装饰,栩栩如生。道观内祀原始天尊、太上老君等道家鼻祖坐像,观内遍挂名家楹联诗刻。传说扶嘉离开时种下一棵罗汉松,此松至今仍傲然挺立在那里,四季常青。

在历史上,栖霞宫整个建筑是按照“真武修仙”的道教故事,采取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规模的大小,间距的疏密都恰到好处。因山就势,错落有致,前呼后应,巧妙布局,充分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达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

栖霞宫原占地面积很小,宋景德年间,观内修行的道士对栖霞宫进行了扩建,设灵宫殿、祖师殿、玉皇殿、三星殿等四殿,栖霞宫变得粗具规模。南北朝以来,历代在此修炼的道士都对栖霞宫进行了整修扩建,栖霞宫规模更加宏伟,成为道教全真派的著名道观之一。

元末,武当派祖师张三丰,游历全国名山大川,也曾来栖霞宫小驻,让栖霞宫在全国道教信徒中一时名声大噪。而云阳民间有关张三丰与栖霞宫的种种传说,更是为古老的栖霞宫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据传说,当年张三丰云游到栖霞宫,看到云阳人勤劳好学,便决定在此开坛传授学生法术。一名学生得法后,便运用法术跑到京城去偷东西来济贫,没想到被官府捉住,官府就派人前来捉拿张三丰。当时张三丰正在犁田,他要求官差用缸把他抬到京城去。到了京城,皇上亲自审案,只见张三丰在缸中答话,却不见其人,皇上一气之下将缸打烂,说到:难道你还成了神仙!这时张三丰就跳出来说了声谢主龙恩,也就定下了仙家的身份。

成了仙的张三丰返回栖霞宫,常骑虎去县城传道,因恐伤及行人,便将虎系于老城后的一块大山石上。现存于云阳老城后的“系虎石”,就是因为传说张三丰曾在此系过老虎而得名。

明朝正德初年,由云阳人许均捐资,当地群众再次对栖霞宫进行了重新修葺。明代所题《重修栖霞宫神像记》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盖自三清及真武王琳等神,全以金饰,左右侍御皆穿金彩。若夫前后宫殿,柱则添以朱,壁则涂以粉,匾复深刻点画,不吝金珠,与凡云板炉瓶之属,补缺兴废,焕然韦新者,何莫非均之功耶”。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至道光九年(1829年),栖霞宫又先后多次进行了较大的翻修扩建。至解放前夕,栖霞宫已经发展成占地近4000平方米、殿堂近百间的古建筑群,有道士30余人。

栖霞宫不仅有着深邃的道教历史文化,而且有着怡人的自然风光,是云阳旅游的一张王牌。它虽然位于高山之上,地势陡峭险峻,却绝没有着意逢迎的张扬,一切显得那么自然贴切。

宋代诗人张景修云游于此,对栖霞宫的景致赞不绝口,并赋诗留题一首。只可惜今天诗文碑刻早已不知去向了。

游栖霞宫

宋·张景修

偶先诸邑过栖霞,恰费卢仝七碗茶。

此会果然□邂逅,转相寻觅到仙家。

栖霞宫除正殿外,还有系虎石、金盘池、萝龙井、舍身崖、狐狸洞、听松壁等多处古迹名胜。

“舍身崖”是栖霞宫最为著名的一处景点,崖边的峭壁上生长着许多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松柏,树悬空中,虬枝伸展,刚毅挺拔,启人联想。据传说,当年张三丰在栖霞宫生活期间,意外得到狐狸精和老鹰精的千年道行,为让母亲断了思念他的念头,纵身越墙跳下了万丈悬崖,升天而去。

神话传说的目的性和功用性是显而易见的。但舍身崖那优美而险峻的风光却真的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栖霞宫历来为县内避暑胜地。过去,每当盛夏炎炎烈日炙烤难耐之时,县城内上至知县,下至庶民百姓,络绎来道观避暑。

朝山进香是云阳县由来已久的民间宗教习俗。历经1000多年的香火传承,栖霞宫成为渝东著名的道教文化胜地,吸引了川东乃至全国大批的香客和游客。

20世纪50年代中期,观内道士陆续还俗就业,栖霞宫由人民政府安排改做学校和民居。后来,栖霞宫的神像全部被毁,1975年云硐区革命委员会又将学校的部分旧时宫殿拆毁,木料用于修建云硐中学,部分无法搬移的石料、砖瓦被当地农民买来建成了民居。

行走在栖霞宫,我们为这一数千年的历史景观遭遇人为破坏而感到惋惜不已。所幸的是,对栖霞宫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里决定对栖霞宫实行保护性开发。

昔日繁华的栖霞宫如今只依稀可见一些断壁残垣了,但道观之外风景依旧是那样引人注目。每到周末或者是节假日,仍有不少学生、群众前往游玩。金盆地、夔龙井、舍身崖、驻月亭、听松壁、狐狸洞等景点前常有人谈笑风生。

道因山而弘传,山因道而益名。栖霞宫现在虽然已经没有什么残存的建筑了,但它在渝东道教文化史和云阳旅游业发展上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栖霞宫的修复重建工作已经进入规划论证之中,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著名的道教文化胜地,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海内外游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