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华血脉
1972400000066

第66章 见重环宇的爱国精神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投降的十多年间,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席卷了海外华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人数之众、时间之长、力量之强、影响之巨,都是空前的。他们同祖国人民风雨同舟,前赴后继,“爱国精神,见重环宇”,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史诗。

声讨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随后又在上海燃起侵华战火,爆发了淞沪之战。在这中华民族的危难关头,旅居世界各地的侨胞迸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纷纷组织起来,以各种形式支援东北义勇军和十九路军抗战,声讨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国民党当局“息内争、御外侮”,挽救民族危急,从而揭开了华侨抗日救亡运动的序幕。“一二·九”运动后,海外侨胞抗日救亡运动更加高涨,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救国浪潮。广大侨胞纷纷举行集会,发表宣言和通电,誓作北平学生的坚强后盾,愿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同承担救亡的重任,“亡国之危机一时未除,救国之运动一日不止。”这既是对国民党当局不抵抗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又是对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强有力的声援。

回国参战,血洒疆场。抗战爆发后,旅居海外的大批华侨告别舒适温暖的家庭,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有的战斗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同日本侵略军进行殊死的搏斗,许多人献出了鲜血和生命,其中有不少华侨青年冲破重重封锁,投奔延安,参加八路军和新四军,成长为坚强的共产主义者和反法西斯战士,涌现出像八路军女英雄李林(印尼归侨)、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李子芳(菲律宾归侨)等一批华侨英烈,堪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有的搏击在祖国的碧空,打击日本侵略者,抗战爆发后,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等国华侨创办的航空学校培训的一大批飞行员先后回到祖国加入空军,使中国的空军力量得到加强,全国歼击机飞行员中华侨占3/4,他们被誉为“保卫祖国领空的干城”;有的担当机工,为抢运抗战物资奔波在滇缅公路上,当时国内缺乏汽车司机和维修工人(简称机工),仅陈嘉庚先生为首的南侨总会,就在南洋华侨中招聘了3200多名机工回国服务,在滇缅公路上服务的机工有一半以上是华侨,他们为滇缅公路的畅通,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神行太保”,有的参加战地服务团、华侨记者团和华侨救护队,活跃在前线和后方;还有的不远万里回国慰劳抗日将士……

海外侨胞不但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抗击日寇,而且以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维护国共合作,坚持团结抗战。海外侨胞不仅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它的积极促成者和忠实的维护者。他们坚决拥护和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与国民党内部亲日派叛国投敌活动和顽固派反共分裂行径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38年10月,针对汪精卫集团的卖国投降活动,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一个电报提案:“敌未出国门前言和即汉奸”,获大会通过。这仅有11个字的提案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沉重打击了投降派的嚣张气焰;汪精卫公开投敌后,海外华侨社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讨汪运动,陈嘉庚先生斥之为“秦桧卖国求荣”,要求“宣布其罪,通缉归案,”对打击投降势力,遏制顽固派的分裂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40年陈嘉庚率领南侨慰劳团回国之时,不辞辛劳往返于重庆、延安之间,为国共合作出力,并亲笔写信警告蒋介石,若他挑起内战,“南洋千万华侨必不同情”、“爱国热情必大降低,外汇金钱亦必减缩。”“皖南事变”发生后,海外数百个华侨团体、各界人士纷纷发通电、宣言,强烈谴责国民党制造分裂的罪行,极力维护国共合作的大局。中国共产党高度评价海外侨胞在“皖南事变”中的正确立场,表示对侨胞在关键时刻能够“关怀祖国、呼吁团结、敬佩不已”。应该说,在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曲折历程中,凝聚着广大华侨的心血。

宣传抗战,争取国际援助。“九·一八”事变后,广大华侨即通过办报、办电台、演出救亡戏剧和抗日歌曲、演讲、散发宣传品等形式,向侨居地人民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报道中国抗日的真相,呼吁国际友人从道义上、物资上支持中国抗战,捍卫世界和平。广大海外侨胞利用与当地社会联系紧密的便利条件,广泛争取侨居国各阶层人士和进步团体,走访政治家、商人、学者、教会领袖等社会名流,促其主持正义,发挥社会影响,动员本国人民推动本国政府建立反日政治同盟,援助中国抗战。在他们不懈地努力下,援华抗日的舆论响遍全球。欧洲、北美和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友好人士,先后建立了一些反日援华联合组织,并开展了“抵制日货运动”、不许出售或运输军事物资给日本的“不供给运动”、“一碗饭运动”、购赠“希望书行动”等等。国际友人的热情支持,为中国争取抗战胜利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鼓舞了中国人民,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此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南洋各地华侨或组织抗日武装,或参加当地人民的抗日军队,以及通过其他形式,积极投身于保卫第二故乡的战斗,同侨居地人民和盟国军队并肩作战,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与此同时,欧美澳等国众多华侨应征入伍,开赴欧亚各战场,同德意日法西斯浴血奋战。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侨居地人民的独立解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功勋,同时也策应了祖国的抗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美国等国家,至今还耸立着纪念华侨反法西斯烈士的不朽丰碑。

海外侨胞为祖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们在华侨史和中国近代史上写下的光辉篇章,值得书之青史,留芳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