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遥想三国之锦马超
1996100000206

第206章

马超抬头一看,日头西沉,已是黄昏时分,迟疑了一下,问姜林:“冒昧打扰,是否妥当?”

“哎,像你这样的英雄能光临寒舍,实在是我全家之幸。走吧!”说着,姜林拉起马超一条胳膊,走向了酒肆后院,去牵马匹。

姜林住在一个两进的院子里,庭院很宽敞,房屋建筑虽然略显陈旧,但也雕梁画栋,十分考究,一看就知,这是一个殷实之家。姜林将马超请进了正厅里。厅不太大,陈设古旧,挂满了字画,看着像书香门第。马超和姜林分宾主落座,一个老仆人端上了茶水。马超看着老仆人走出了厅堂,客气地问姜林:“姜先生,在此城居住多年了吧”

“已历三世。唉,如此饥民塞城,还是平生仅见。”姜林叹了口气说。

“像秦家和楚家这样的富户实在可恶,不赈济灾民也就罢了,还丧心病狂地加害他们,简直猪狗不如。”马超依然愤愤不平。

“小哥,你真打算帮助这些饥民吗?”姜林凑近马超,认真地问。

“如果真有机会,我会尽全力帮助他们。”马超诚恳地回答。

“目下,我的家里住着两位旧友,他们都是离京师最近的谷缜人,自遭董贼袭扰便来我家躲避。每日在街上闲逛,看不过乡里沿街乞讨、衣食无着的凄惨样子,便暗地里联络起了上千之众,准备去秦家和楚家抢粮。”姜林压低了声,详细介绍起来,“现在,他们已探明了这两家的屯粮之地,但这两处都有众多家丁全副武装,严密看守。这帮饥民虽有人数上的优势,但都羸弱不堪,又无武器,不能强攻,只能靠高人打开这两家屯粮之地的门,这些人一哄而入,进去哄抢。但苦于找不到这开门之人。我心中烦闷,才在酒肆里喝闷酒。不想遇到了小哥,小哥英雄年少,侠义心肠,能否设法替他们打开这屯粮之地的大门?”

“这个容易,只要能找到这屯粮之地,我就可以替他们打开这阻隔之门。”马超轻描淡写地说。

“如此,太好了!我替这些饥民谢谢你。”姜林说着,站起身,走到马超对面,冲马超一躬到底。马超急忙站起身,回了一礼,说道:“分内之事,不需如此!”

两人重新落座,姜林又问马超:“小哥,真是去京师探望亲戚?”

马超点头。

“我看小哥一身本事,不如到朝廷里做事,尽忠报国。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呀!”姜林劝道。

“我是不会去侍候董贼的。”马超冷冷地说。

“哎,朝廷里不光有董贼的势力,还有反董贼的势力。朝中的骁骑校尉姓曹名,字孟德,是我的远房亲戚。不是我夸口,此人雄才大略,定可成大器。我写一封荐书,你去投奔他吧,定能跟着他扬名天下。”姜林自信地说。

马超暗想,多接触一些朝中豪杰之士,也有助于父亲执政西凉,便冲姜林一拱手说:“多谢先生引荐!”

姜林起身,从一旁的书案上取过笔和白帛,伏在案上,认真地书写完一张荐书,递给了马超。

天擦黑时,姜家的正厅里摆上了一桌酒席。姜林坐到了主位,马超虽然年幼,却被推到了客位上首的位置,在他下首的是姜林所说的那两位友人。年长瘦削的叫钱惠,年轻一些略显健壮的叫宗青。刚刚相互认识,马超便迫不及待地问这两位:“二位兄台,你们联络的乡里是否今晚就可以起事?”

“完全可以。”钱惠郑重地点头说,“我们联络的乡里,每晚都在秦家和楚家屯粮的地方集结。只要有人能打开这两家的大门,这些乡里就会冲进去抢粮。”

“秦家在城东,楚家在城西。钱兄负责指挥城东的乡里,宗贤弟负责指挥城西的乡里。我们都已安排妥当。”姜林补充道,“吃过饭后,我就让他们俩领你分别到这两处屯粮之地了解地形。”

“抢到粮后,你们打算怎么办?”马超直视着钱惠和宗青问。

“这个嘛,我们也做好了打算。”钱惠慢条斯理地说,“我们会到城外将这些粮食分发到每一个饥民手中。”

“如果你们抢粮,官府会不会出面干涉?”马超担心地问。

“不会。”姜林回答,“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城里的兵都被董贼抽调到了京师,只剩几十个衙役维持治安,根本无力去管这么多饥民抢粮。”

“那好,那就劳烦二位一定将抢到的粮分发给每一个饥民手中。”马超端起酒爵郑重其事地说。

“一定,一定!”钱宗二位慌忙端起酒爵回答。

吃完晚饭,钱宗二位便领着马超去看秦楚两家的屯粮地。看完,已是亥时时分。马超与钱宗二人议定,子时准时行动,先从秦家开始,半个时辰后,再在楚家动手。三人又商议了必要的细节,钱宗二位便分头行动,组织安排去了。马超一个人一合计,与其回姜林家坐等到子时,还不如先潜入秦宅,等子时一到,立刻动手,替饥民们打开粮仓的大门。马超便又返回了秦宅。

所谓秦宅的屯粮地实际上就是秦宅西边的一个跨院,与秦宅相通。秦宅的粮食毕竟不是军粮,没什么秘密可保,在河城街头一打听,很快就有人能说出来。马超去看过了,那里的院墙虽然有三米高,还是不及他们太守府的院墙高;院墙内外、以及四周也都有家丁手持长戟看守,但毕竟不是正规兵丁,守备得十分松懈。马超再次回到这屯粮的院落前时,甚至看到了有几个家丁凑在一起赌钱,这样一来,守卫就形同虚设了。马超更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了,他便想进一旁的秦宅里探看一下,住宅里是否隐藏着大批家丁。

秦宅的建筑规模和韩遂府差不多,但建筑浮华庸俗,除了一味炫富外,没有一处值得玩味。至于宅里的防范和巡查都流于形式,不可与韩遂府相提并论。马超未发现什么异常,正想返回屯粮地,忽见一个宽大的院落里灯火通明,他迟疑了一下,便想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