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做孩子贴心的故事妈妈:隐喻故事魔法术
20173700000015

第15章 即兴创作贴心的隐喻故事

隐喻治疗涉及隐喻故事的创作,这样的治疗故事有时候会随治疗师或故事妈妈灵感的出现而自然产生。但缺乏灵感时,可以使用下列五个步骤来协助操作。

步骤一:倾听个案的困境,收集相关的行为、想法与情绪的资料,同时也收集个案拥有的资源;接下来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进个案记录本,并且根据对个案的了解,写出个案可能有但没说出来的资料,放进个案记录本。

比如,有个叫刘铸霆的11岁女孩,课堂上总爱回头跟同学说话,写字也很潦草,就在个案记录本上记录下这些问题症状。那么,怎样用隐喻故事来帮助她改变呢?询问刘铸霆印象最深的童话故事或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是什么,她说喜欢灰姑娘的故事。要让刘铸霆讲下这个故事,并把故事要点记录下来。

步骤二:在个案记录本中的每一个困境描述中尽可能地写下想到的治疗切入点,也写出资源中可以使用的方式与取用的方法。

比如,对刘铸霆的不良行为,老师和家长一味采取批评的办法,效果是不明显的,甚至会强化她的不良行为。因为耳边经常出现“刘铸霆别回头,别溜号”,她的潜意识是无法区分否定词“别”的意义的,而只是记住了“回头”和“溜号”。这样,孩子真的就成为问题孩子了!

所以,在选择治疗切入点时,要考虑把问题外化。“问题外化”就是把“问题”和“孩子”剥离开,“问题”是问题,而孩子不是“问题”。也就是说,孩子还是好孩子,是“问题”出了问题。

在下面的步骤里,将用故事中的某种角色来替代问题。孩子本身可资利用的资源就是她讲的灰姑娘故事,我们可以从她的故事里选取合适的角色直接拿来介入我们的隐喻故事,这个方法也叫故事探寻法。

步骤三:决定隐喻故事的主角及相对的角色。比如,个案是个忙碌不停的人,就可以用蜜蜂来当隐喻的主角,这个部分常常要靠直觉。如果直觉不灵,那么可以用以下两个问句来帮助治疗师或家长和老师寻找这个隐喻故事中很重要的元素。

(1)在我的印象中,个案像什么?

(2)根据我的了解,这个困境像什么?

比如,针对刘铸霆上课注意力涣散的问题,结合刘铸霆讲的灰姑娘故事里邪恶灵猫这个角色,就可以将注意力不集中用捣乱使坏的灵猫来作为同态体;针对刘铸霆写字潦草的问题,同样结合刘铸霆讲的灰姑娘故事里起积极作用的精灵鼠角色,将刘铸霆写的汉字用精灵鼠来作为同态体。

步骤四:以找到的故事主角为核心,开始建构故事发展脉络。在这个步骤中,个案的情绪、行为、想法与资源等可以根据所选用的故事角色,来找出对应的故事内容与情节。

问题故事的角色有了,再加入故事里的辅导角色,在这个故事里是胖胖鼠,这样就可以设计矛盾冲突,发展故事的脉络了。比如,怎样发现那捣乱使坏的灵猫,不妨把神话故事里二郎神的“天眼”拿来;怎样把灵猫捉拿归案,则可以设计灵猫主人出现的情节。

步骤五:用适当的情节把故事个案记录本中的内容串联起来,准备好以后也可以选择适当的音乐作为背景,然后跟孩子说:“我接下来要说一个故事给你听,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把眼睛闭起来听,故事会变得更生动。”然后就开始说故事了。

魔笔少女

潘烁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个神奇小男孩叫神笔马良,可中国还有个魔笔少女叫刘铸霆,你们知道吗?

神笔马良的笔画什么,什么就活了。魔笔少女刘铸霆的笔的神奇之处是能画出可爱的小小精灵鼠。那精灵鼠会成为稿纸上的美妙汉字。周围的小朋友都很羡慕刘铸霆。可后来事情却发生了变化,刘铸霆的字怎么也写不好了,写作文时经常丟字,写错字,病句也较多。这是怎么了?

作文学校的胖胖鼠老师观察了刘铸霆的情况,发现她上课时喜欢回头,哪儿有动静都要转移目光去看,还很爱跟附近同学说笑打闹。于是,她写字时,写出的那些小小精灵鼠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成了残疾。

胖胖鼠感到蹊跷,就从二郎神那里借来天眼,通过天眼,胖胖鼠大吃一惊!原来有只灵猫趴在刘铸霆肩上,他指挥刘铸霆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写出的字和句子才老出错,于是那些小小精灵鼠也都成了残兵败将。那灵猫见自己略施小计就把天敌小小精灵鼠戏弄得焦头烂额,暗地里别提多高兴了。

这可怎么办?胖胖鼠找来魔法棒麻秆儿哥哥,念了一阵咒语,边念边晃动手里的麻秆儿,意思是呼唤解决办法。当麻秆儿停止晃动时,胖胖鼠面前飘来一团云雾,云雾散去,出现了一个戴着贝雷帽的小女孩。女孩自我介绍是萝莉,家里有只淘气的猫从二楼跳出去优哉游哉去了。于是,胖胖鼠把灵猫的下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萝莉,萝莉就跟胖胖鼠来到刘铸霆的教室。果然,那灵猫还在刘铸霆肩上为非作歹。萝莉出其不意将那灵猫拿下,搂在怀里亲了又亲。

灵猫现原形了,胖胖鼠向刘铸霆说明真相。刘铸霆恍然大悟,仔细看自己写的那些汉字,看到那些可爱的小小精灵鼠伤残的样子,她很伤心,禁不住流下眼泪。

萝莉小姐把灵猫抱走了,灵猫躲在萝莉怀里偷偷笑着。灵猫心想,我已经把能量灌注在刘铸霆肩上了,只要她上课溜号,就会跟我产生心灵感应,我照样可以控制她,让她写错别字,造病句,她的魔笔下照样会有一大群伤残精灵鼠!除非……

除非什么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

故事分析

第一环节:讲述隐喻故事。

首先从困境开始,然后描述与问题解决有关的智谋,如上面故事刘铸霆的困局及求助胖胖鼠发现背后捣乱使坏的灵猫,最后给出恰当的结果—平时注意加强自我管理,摆脱灵猫的控制。

讲述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神态表情等接受故事的情形,推断需要怎样改编或改变故事,使其对孩子更有意义、更适用。

第二环节:与孩子讨论故事。

这个环节通常要把故事与事实的关联建立起来,让孩子回顾故事,并把故事治疗的效果带入日常生活中。比如,刘铸霆可以在每次写完作文后至少检查两遍,第一遍是为小小精灵鼠疗伤,第二遍是告诫灵猫“我不受你摆布,我的小小精灵鼠个个都健康活泼”,这就为问题解决提供了可能性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