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做孩子贴心的故事妈妈:隐喻故事魔法术
20173700000025

第25章 但愿这只鞋合我的脚

《灰姑娘》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女孩,在继母和异父异母姐妹的嘲讽、刁难和欺凌之下,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地活着,即使在极度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仍然心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最后终于获得幸福生活的人生历练过程。

故事描述灰姑娘坐在灰堆中,她从继母那里得到的旧围裙也是灰色的。这里的灰色象征生活的灰暗,这个少女笼罩在被剥削、被压迫、被排斥、被折磨、被伤害的阴影里。

灰姑娘一方面被侮辱,另一方面她又在忙碌重要的与生命延续和发生变化有关的灶房工作。尽管她生活在困苦状态下,然而总是回想起她的母亲,想着好的和积极的方面,以及畅想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同时相信生活是美好的。

也许,在她母亲去世前,灰姑娘也是个被妈妈娇惯的女儿。当父亲成了鳏夫继而娶了继母后,灰姑娘的生活就发生了改变。继母带来两个性格乖戾的女儿,这对异父异母姐妹是阴影的象征。

从外表上看,灰姑娘是灰色的,难看而且肮脏,而两个姐妹代表着灰姑娘的对立面。她们外表华丽,皮肤白而美丽,内心里则“心肠又毒又黑”;而灰姑娘尽管外表难看,心灵却是美好的。像灰姑娘这样虔诚、善良、美好的可爱女孩会把人性中的猜疑和忌妒等负面特质投射到其他地方,故事里是投射到自己的异父异母姐妹身上。

故事中的父亲是软弱的,在继母与两个姐妹对灰姑娘的压迫中,没有起到一丝一毫的保护作用。当灰姑娘的父亲去集市问女儿要什么礼物时,灰姑娘要父亲回家路上碰到帽子的第一棵树上的小树枝。这样的小树枝是有生气、能生长、最后可以长成大树的东西,意味着灰姑娘虽然处境艰难,但仍充满希望地活着。这让我想起著名精神分析导师苏晓波说过的话“每个活着的人都很了不起”。

在灰姑娘要去参加舞会时,继母这样贬损她“你不能和我们一起去,你没有像样的衣裙,你不会跳舞,我们还会因你而丢脸”。灰姑娘面对的是一个尖酸刻薄的继母,这个继母可以看成是对女儿过分严厉的母亲的隐喻,因为毕竟在生活中继母是不多见的,而对女儿过分严厉的母亲则随处可见。那么,灰姑娘与继母的冲突,也就是一个女孩与其专横母亲的冲突。

然而,灰姑娘的内心有另一种声音,那是来自好母亲的鼓励式声音:“只管把自己打扮漂亮,别错过自己的机会。”这代表了灰姑娘积极向上的乐观型子人格。仙女出现了,自称是灰姑娘的神仙教母,又是一个足够慈爱的上了年纪的仙女。这里的仙女其实是小女孩的幻想,因为灰姑娘渴望有一个慈祥的好母亲,渴望着温暖的母爱,仙女的出现就满足了她的幻想。如果小女孩曾经得到过祖母或外祖母的呵护,那么就通过这种方式渗透进了幼年的记忆。灰姑娘不但心怀梦想地活着,她还积极行动起来,这样选择坚持到底的报酬就是——后来王子要与她结婚。

变成马车的南瓜、变成马和马车夫的老鼠、变成仆人的壁虎……这是一个穷困孤苦儿童心灵世界的梦幻与遐想,这是一个除面对尖酸刻薄的继母及两个姐妹以外没有任何其他伙伴的小女孩的世界,老鼠、壁虎这些小动物是以雄性面貌出现的,隐喻了小女孩对外部世界男性小伙伴的渴望。

像灰姑娘这样自小在家庭生活中地位低下的女孩,往往对未来充满憧憬与幻想。她们深切渴望着来自家庭以外的机会,一旦有了这样的机会,她们有可能挣脱自卑情结,表现出极为勇敢的追求。因此,尽管从小就遭受到歧视却不曾让灰姑娘灰心,而一旦不能参加国王的舞会,她就哭了。只要有了漂亮的马车和服饰,她会勇敢地走向似乎与她完全无缘的豪华舞会的。

为了得到权力和地位,灰姑娘的两个异父异母姐妹削足适履,把自己弄成了残疾。再后来,这两个姐妹的眼睛被鸽子啄瞎了。德国精神分析导师维蕾娜·卡斯特在她的著作中指出,“忌妒”在童话里面是跟“恶毒的眼光”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可以认为灰姑娘故事的主题就是“忌妒”,继母的忌妒天性表现得一览无余,为了能让亲生女儿当上王后,不惜让女儿付出任何代价,堪称童话世界里邪恶女人的典范。在中国,我们把忌妒叫“眼红”,可见忌妒与眼睛或目光有关。灰姑娘的异父异母姐妹失去双眼,也就意味着她们失去了忌妒的能力。

忌妒是人类的一种原罪,正如圣经所言,“魔鬼所以要趁着黑夜到麦地里去种稗,就是因为他忌妒别人的丰收啊!”战胜了忌妒,也就战胜了让我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短视行为,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让我们生命的价值真正得以提升和成长。

故事隐喻的架构

灰色:障碍性隐喻,生活的灰暗,被排挤,受伤害。

异父异母姐妹:障碍性隐喻,猜疑与忌妒。

小树枝:帮助性隐喻,有生气,能生长,对生活抱有希望。

继母:障碍性隐喻,过分严厉的母亲。

神仙教母:资源性隐喻,幻想,温暖的母爱。

雄性小动物:关系性隐喻,对外部世界男性伙伴的向往。

鸽子:转化性隐喻,让忌妒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