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做孩子贴心的故事妈妈:隐喻故事魔法术
20173700000033

第33章 让孩子学会合作

故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我们自小就都体验过。今天我们要用新的眼光来看故事,对故事做一下剖析,用心审视,看看那些故事的背后究竟隐藏些什么吧!先看一个由中国台湾地区导师王理书老师讲的故事吧!

有一只小兔子,躺在森林的地上。周围有很多很多只兔子跑来跑去,只有这只兔子心情不好,在地上滚来滚去。小兔子不喜欢在这里,他想要去别的地方玩。

当小兔子在地上滚来滚去的时候,手指头突然摸到地上有一个小洞,洞里有一粒种子。小兔子就把这粒种子种在泥土里,很神奇的,种子就开始长出来了。地上冒出一棵植物,开始不停地长高,不停地长高。小兔子趴在地上看着植物长高,植物越长越高。小兔子抬起头继续看,直到脖子酸了。小兔子就坐了起来。小兔子就跳上去,抱着植物,植物就把小兔子给带到上面去了。

到了天空高高的地方,终于停了下来,停在一个大房子的门口。小兔子走进去,原来是巨人的家。巨人妈妈看到小兔子很喜欢他。巨人妈妈想和小兔子玩,但却不知道怎么和他玩。

后来,小兔子的耳朵碰到巨人妈妈的鼻孔,巨人妈妈就打了个哈欠,小兔子就飞了出去,飞到窗口,有一朵云载走了小兔子,把小兔子送到家里。小兔子好想念他的妈妈,赶快去找妈妈玩。

正如王理书老师所说,这是一个很平凡的故事,也不怎么动听。但重要的是,这是个治疗性的隐喻故事,或者说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故事,是姑姑为一个不肯待在奶奶家的四岁小男孩所说的故事。因为奶奶家里都是大人不好玩,所以这个小男孩吵着要到外公家找表哥和表弟玩。但大人脱不开身,没办法如他所愿,小男孩因为心情不好就躺在地上哭闹起来。于是,小男孩的姑姑也就是王理书老师蹲下来,看着躺在地上的小男孩讲了这个故事给他听。当故事讲到一半时,小男孩已经坐在椅子上了。等故事讲完了,小男孩也站起来和大人们玩在了一起,忘了刚才吵着要离开的事情。

这是怎么发生的?小兔子的故事里隐藏了什么玄机让孩子发生改变呢?王理书老师指出,一个治疗性的隐喻故事,有两个基本条件,隐喻故事要与当事人的世界成一种对称的同态体,也就是当事人世界里的元素和过程,都能在隐喻故事里找到相对应的脉络;隐喻故事里,要先同步同理当事人的世界,同时为当事人找到一条出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隐喻故事与小男孩世界同态体的对称性。

故事隐喻简析

隐喻故事

有一只小兔子,躺在森林的地上。

周围有很多很多只兔子跑来跑去,只有这只兔子心情不好,在地上滚来滚去。小兔子不喜欢在这里,他想要去别的地方玩。

小兔子手指头摸到一粒种子。小兔子把这粒种子种在泥土里,种子就开始长出来了。地上冒出一棵植物,开始不停地长高。小兔子趴在地上看着植物越长越高。小兔子抬起头继续看,直到脖子酸了。小兔子就坐了起来。

小兔子就跳上植物,到了天空高高的地方,停在一个大房子的门口。小兔子走进去,原来是巨人的家。

巨人妈妈想和小兔子玩,但却不知道怎么和他玩。

小兔子好想念他的妈妈,赶快去找妈妈玩。

小男孩世界

小男孩躺在地上。

周围有大人走来走去,小男孩心情不好,心情起伏不定。小男孩想去别的地方玩。

突然有人在说故事,故事越说越好听。

(故事运用暗示的方式,)让小男孩从地上坐起来。小男孩因为听故事而坐起来。

跳开了情绪,进入大人世界。

大人喜欢小男孩,却不知怎么跟小男孩玩。

想念妈妈,赶快找妈妈。

王理书老师讲的这个故事本身就吸引了小男孩的注意力,原先因为愿望被阻挠的烦躁就被故事内容的同理给抚平了,而想要玩的心情也在故事情节的发展里得到满足。也就是说,故事绕过小男孩的心理抗拒,直接与小男孩的潜意识沟通上了,于是小男孩的抗拒没了,就专心地听大人说话了。小男孩表面上在听故事,而潜意识已经接收到隐藏在故事背后的信息了,也就是所谓的metastory的东西。

因此,故事本身就是一种沟通的工具,让说与听的通道更顺畅。于是,孩子的改变就静悄悄地发生了。

黄仕钧咨询师总结了治疗性隐喻故事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同态体(isomorphism):是指隐喻故事中的事件、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与真实个案的情形是有相似性的。比如说,上面的故事里打滚的小兔子是小男孩的同态体,巨人妈妈是小男孩周围大人的同态体。这样的相似性有助于听故事的人在内在产生一种联结,联结自己的困境与正在吸收进来的故事。

(2)治疗轴线与治疗因子。治疗轴线指的是隐喻故事中的治疗脉络,这样的脉络类似剧情的铺陈,在有矛盾冲突的故事情节中放进助人工作者预先想到的可能有帮助的话语就是治疗因子。

治疗轴线可以只有一条,也可以有两条或很多条,也可以在一条治疗轴线中隐含着另一条。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先练习只有一条治疗轴线的故事,后来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结构更细密的多轴故事。

有些时候可以只是加进一个安全的治疗因子,有些时候传达一种了解,有些时候铺陈出一种出路,有些时候则联结到当事人的潜意识资源,有些时候是上面这几个的组合。

(3)真心和真意:听故事的人能听得到你讲故事时候的心情,因此敞开心扉同理和陪伴当事人,带着真心的关怀与爱来讲故事,会让故事进到当事人更内层的心里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