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做孩子贴心的故事妈妈:隐喻故事魔法术
20173700000035

第35章 开启纾解郁闷情绪通道

有一天在作文课上,老师对孩子们说:“把情绪藏在盒子里,那些情绪就会成为乱了线头的毛线团,纠结起来会让我们莫名其妙不舒服。不如用我们的笔把它梳理一下,成为一个丝丝缕缕条理清晰的毛线球,又美观又舒适多好呀!”

于是,老师就让孩子们写关于心情故事的作文,李帆就问:“写啥呀写啥呀?给我出个题目吧?”老师可不会上他的当,因为他在拒绝表达,或许他是有难言之隐,这时候老师给他出个题目未必针对他的内在需求。内在有表达的需要而意识层面在抗拒,我们许多人都是这样。老师不会帮他抗拒表达的,所以老师不理他。然后,他就写了下面的生活故事。

李帆

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多种多样的。

我的父亲叫×××,父亲有两个儿子,我是次子,但父亲给哥哥的爱并不比我多,因为哥哥不经常在我父亲身边。

每次我生病,父亲都是第一个抱起我冲进医院的人。有一次我得了感冒,父亲抱起我打个车就冲进医院了,可以看出当时父亲很急切。

还有一次,我打电话让父亲给我买几个串和一碗面条,父亲说我只要吃什么他就给我买什么。

啊!我的父亲真伟大。

但有时我也讨厌父亲,因为父亲有时候会说一些无聊话,还交一些狐朋狗友。

有一个女的,父亲好称呼她小牛,她可恶心了,还管我叫儿子,儿子这儿,儿子那儿。

我希望父亲能换一些朋友。

通过这故事终于看出问题来了,原来这孩子有郁闷情绪!现在需要做的是把问题外化,赋予问题另外的角色,这样才可以帮助孩子从问题里抽离出来,至少要让郁闷情绪有个疏导的通道,那就把生活故事转化成隐喻故事吧!可以在隐喻故事里把问题解构,通过重新架构,建立新的人生态度。

老师发现李帆喜欢摆弄一个黑色的玩具魔法盒,盒子打开就会蹦出一个魔鬼造型的小玩偶咯咯咯笑个不停。于是,老师就有了一个主意,把李帆的烦恼外化为滑稽的红颜色大头小精灵,把生活里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埋藏到故事里,并试图通过故事里角色的言语行为,铺陈出一条解决问题的出路。

于是,经过老师的耐心辅导后,李帆重新写了一个故事。

小猴子的烦恼

李帆

森林里有一个叫翻翻的小猴子,他的爸爸和妈妈都很爱他,可是他却有一些烦恼的事。翻翻很聪明,他把这些烦恼都装进一个魔鬼盒子里,让小魔鬼看管着这些烦恼。于是,翻翻就可以快快乐乐地蹦呀跳呀,玩得可开心了。

可是有一天,翻翻在荡秋千时不小心把魔鬼盒子摔到地上了。魔鬼盒子打开了,魔鬼开始咯咯咯傻笑,于是那些烦恼就都跑出来了。那些烦恼是一个一个的红颜色大头小精灵,它们长着透明的翅膀,都飞到猴爸爸身上来了。烦恼小精灵就在猴爸爸身上搔痒,猴爸爸浑身痒痒急得抓耳挠腮,翻翻就在旁边嘻嘻嘻笑个不停。猴爸爸非常生气,吹胡子瞪眼地说:“还不把这些小精灵赶走!你这不孝的儿子,忘了我带你下馆子吃肉串的美事啦?”

猴爸爸的话让翻翻感到很不好意思。“是呀,爸爸平时对自己真的很好呀!可是,可是……可是我不喜欢爸爸的那些朋友呀!”翻翻一边想着一边对那些烦恼小精灵说:“小精灵呀小精灵,快把我的烦恼告诉爸爸。”于是,那些小精灵就在猴爸爸耳边七嘴八舌地诉起苦来。

“你的那个大灰狼朋友爱打架,我不喜欢他,可是你还让我叫他伯父。什么伯父,就能惹是生非,我可不叫他伯父!”

“你的那个大乌鸦朋友,整天嘎嘎嘎地吵吵,害我写作业时溜号,结果被老师打了好几个大叉叉。”

“还有你那个狐狸精朋友,脸皮比西瓜皮还厚,能骂人不说,还管我叫儿子,真是不要脸!”

猴爸爸知道翻翻为什么烦恼了,就把翻翻抱在怀里,猴爸爸很慈爱地亲吻着翻翻,然后语重心长地说:“翻翻呀,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呀?难道爸爸的朋友里真的就没有好人吗?”

翻翻眨了眨他那机灵的猴眼说:“嗯,大黄狗叔叔挺好的,他很诚实守信用,我喜欢他。”

猴爸爸乐了,他抚摸着翻翻的猴头说:“对呀,大黄狗叔叔就很好嘛。可是对那些有缺点的朋友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呀,他们也是有长处的。比如,大灰狼伯父很讲义气,有很多朋友;大乌鸦能指出别人的缺点,忠言逆耳利于行呀;还有狐狸精大婶,她可是心灵手巧呀!”

“可是我不喜欢他们!”翻翻很任性。

猴爸爸就耐心地开导:“要让他们改邪归正,就要接纳他们,理解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扬长避短。”

翻翻眼珠一转看着爸爸说:“我明白啦,是要感化他们,对吧?”猴爸爸见儿子这么聪明,就很高兴地把翻翻举过头顶。

父子俩开开心心地笑了,再看那些烦恼小精灵,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故事的三重架构

隐喻设定

魔鬼盒子:帮助性隐喻,看管者。

烦恼小精灵:障碍性隐喻,不快的情感,郁闷的情绪。

情节进程

把烦恼装进魔鬼盒子—盒子打开小精灵出来—向猴爸爸诉苦—猴爸爸跟儿子沟通—达成一致见解—烦恼小精灵跑了。

解决方案

接纳他人短处,使他们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