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做孩子贴心的故事妈妈:隐喻故事魔法术
20173700000064

第64章 绘本引发的故事创作

内蒙古隐喻治疗师王蒙老师擅长讲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她要求听者把眼睛闭起来,让画面随着讲故事的声音自然浮现。有时她也使用绘本上的图画来进行有趣的心理测验,像照镜子一样,照见来访者的心灵世界。

她曾在一次主持隐喻治疗沙龙时向参加者出示绘本《好饿好饿的毛毛虫》,要大家看着封面上那个为寻觅食物而困惑着的毛毛虫,然后请大家写出这个毛毛虫的故事,并说:“这故事是个投射测验,你将可以从故事里窥见真实的自己。”

参加者觉得有趣,就纷纷动笔,很快写下了他们各自的故事。

朱秀芬:毛毛虫一曲一张向前爬行去找食物,躬起的身体像我们生活中的排水管,又像山体凹开的门。

胡爱伟:在一个比较黑暗的山洞里,一只小小的毛毛虫在爬,他要去哪里呢?他也不知道,他好饿,就是要找一些吃的东西。爬着爬着,突然一个什么东西打到他身上,小毛毛虫吓了一大跳,他惊恐地睁大眼睛四处寻找碰他的东西,同时竖起身上用来保护自己、不起什么作用但可以吓唬人的刺。

李鑫珠:毛毛虫很饿,他多想妈妈能给自己带点吃的回来啊!他等了好久,可妈妈还是没有回来,于是他离开了虽不富裕但温暖的家。一路走来他好累,拖着长长的身体,肚皮与地面摩擦好疼,他想能站起来该多好啊,这样肚皮就不那么疼了。他试着躬起身体,勉强地行走着,走的同时还观察周围的情况,不要再被伤害……

惠敏:小青是一只漂亮的毛毛虫,但他很孤独,因为他没有家人,他很想找一些朋友,但别人看见他的样子都很害怕。其实他虽然外表吓人,但内心却很善良,他告诉别人他不会伤害他们的,可没人相信他。他天天孤独地在森林里徘徊,找吃的,也寻找朋友。快到秋天了,吃的东西不是很好找,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找到吃的东西了,非常饿也非常伤心。

接下来,王老师就根据大家写的故事一一做了评说。

从故事里看,朱秀芬的故事主题是寻找,故事里有“找”字,找的过程有些吃力,因为“躬起的身体”带给人的感觉和情绪是吃力。排水管让人想起有郁积的东西要释放,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情绪能量。

胡爱伟很会写故事,故事背景是黑暗的山洞,似乎隐喻了迷茫,后面“他要去哪里呢”也证实了这样的迷茫,说明在寻找方向而有不确定感。“好饿”和“找一些吃的东西”都是成长的隐喻。隐喻治疗不就是很好的食物吗?“突然一个什么东西打到他身上”是工作或生活有干扰的隐喻“寻找碰他的东西”是隐喻面对,故事里也有保护自己意思。

李鑫珠的故事主题是“很饿”,李鑫珠是一个缺少爱的人,当然会有“爱的饥渴”。故事里毛毛虫多想妈妈能给自己带点吃的回来啊!这其实是她这么多年来对爱的期盼的表露,看到这些文字令人感到心痛……“他等了好久,可妈妈还是没有如愿回来”,这是希望落空的隐喻。“于是他离开了虽不富裕但温暖的家”,离开家做什么?当然是寻找爱,只是“一路走来他好累”,寻找真爱不容易,而且有“摩擦”还“好疼”,这是李鑫珠的困局。是的,“他想能站起来该多好啊”,可是对她好难,女人有时候还真是弱者,只能“勉强地行走着,走的同时还观察周围的情况,不要再被伤害……”

惠敏的故事更是她个人的投射,比如,远离家人,觉得自己孤单,想有朋友,可别人又觉得自己不好接近。尽管外表不好接近,可内心是善良的,不会伤害别人,但没人相信她,所以她每天都感到孤独。这就是在写她自己。就像故事里讲的“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找到吃的东西了”,说明她还是沉迷在想得多、做得少的困局里,所以才“非常饿也非常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