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做孩子贴心的故事妈妈:隐喻故事魔法术
20173700000082

第82章 家乡风物传说与童话

家乡,对每一个人来说并不陌生。家乡的风光、物产、历史、传说、变化、民俗、饮食、文化……种种事物、人物、事件构成了孩子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识,然而他们生活其中,却并不见得完全感受或享受其中。所以,在讲故事和写故事的活动设计上,我们不妨引导孩子的视线,使其故事的视野不仅仅停留在把动植物拟人化的童话故事上,也要联系家乡风物传说,打开对生活方方面面的触角,铺延、沉淀,在联想和想象的基础上,写出有新意的家乡风物传说的童话故事,使其更热爱家乡,更热爱生活,并善于感受生活的美好。

朋友,你的家乡在哪儿呢?是在那繁华热闹的城市,还是在那僻静优美的小山村?你的家乡又有着怎样的奇异怪事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李浩铭的故事《方与圆》吧!

方与圆

李浩铭

傍晚,我因生病,头晕乎乎的。没办法,我只好躺在床上,一不小心却又进入梦里的奇异世界了。

我见到了白白胖胖、慈祥的奶奶,小小的我在奶奶家里,微笑的奶奶就是一个智慧老人,她在手把手教我做一个叫“方与圆”的游戏。游戏很简单,就是用左手画圆形,用右手画方形。可我却怎么也学不会,于是奶奶笑着给我讲了个奇怪的故事。

在家乡磐石仙人洞附近,有两条蛇,他们是兄弟俩,但秉性不同。老大心善,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森林里的动物们。老二心恶,总是尽自己所能吃掉森林里的一些动物。

有一天,兄弟俩出去散心。老大有个想法,那就是练习把自己围成个圆形,这样在冬眠时会很舒服,在这样围成圆形的时候,也会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深缓匀地呼吸,这样可以修养心性。而老二可没这耐性,他四处巡视,伺机猎食其他小动物。

到了冬天,老大在洞里围成个圆形,盘坐在那里宛如一尊佛进入入定状态。他想当初达摩老祖也是这样面壁十年的吧?一个冬天很快过去……那老二见老大盘坐得那样安然舒适,就也东施效颦,想围成个圆形却怎么也围不上。可能他喝了太多动物的血吧,那些动物的冤魂都在跟他作对,最后老二只是围成了一个大致的方形,就被冻僵了。

冬去春来,惊蛰过后,老大缓缓爬出洞来,呼吸新鲜空气。这时他想起老二,回洞去找,却见老二像个残疾,爬行起来已经不够利落了。

这时奶奶问我:“乐乐,你想成为圆形还是成为方形?”小小的我无语,奶奶笑眯眯地说:“我希望你能成为像蛇老大围成的那个圆形,那是满月的形状,圆柔的力量会大过有棱角的方形。”

我懵懵懂懂,梦醒了。看见窗外的星星竟然也在行走围成一个方形,然后在方形的周围又围成了一个圆形。这让我想到了古钱币,外圆内方,我也想到了外柔内刚。

此时我真正醒了,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圆柔的一面,给人留足面子,但骨子里要刚直不阿。

故事编织模型

矛盾冲突:蛇兄弟善念与恶念的对立。

故事结局:就生存状态而言,圆柔的远胜于刚硬的。

转化因子:冬眠造型。

因果脉络:蛇兄弟秉性各异—老大修身时老二在嗜杀—冬眠前不同的造型—醒来后的身体变化。

这个故事从梦里跟奶奶做游戏写起,写到奶奶讲的故事,而故事恰好与家乡自然景观仙人洞有关,这是会吸引孩子兴趣的。故事讲的是两条不同秉性的蛇,一条心怀善念,修养心性,一条嗜血如命,猎杀成性,冬眠时做着不同的功课,春天到来时,一条恢复生机,一条成了残疾。故事的可贵之处是给人的启迪:做人要有圆柔的一面,给人留足面子,但骨子里要刚直不阿。

下面是李浩铭写的另一个与家乡风物有关的童话故事《云牛传》。

云牛传

李浩铭

很久很久以前,在磐石莲花山原始森林里居住着牛的族群。族里的一头小牛自从出生起就被族人孤立,原因是他的牛角上有云朵的图案。

大家都叫他云牛,族里的巫师说,云牛是个灾星,不可以把他留在族里,一定要把他赶出去。在族人的谴责声中,云牛的妈妈很无奈,就拿出一串带有云形链坠的项链交给云牛并告诉他,自从云牛一出生脚上就戴着这项链,就为这云牛的妈妈差点被处死,直到她答应云牛大了就将其驱逐出牛族。

云牛安慰了妈妈,起身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这令他伤心的牛族村庄。然而在族群外讨生活的日子并不好过,特别是到了晚上,云牛非常害怕。没有妈妈陪伴的暗黑之夜,云牛难过地流泪,一滴泪恰巧落在他的项链上。

云牛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听见了轻轻的呼唤声,是妈妈。妈妈告诉云牛:“云,妈妈也是迫不得已才把你赶走的……对不起,不过以后妈妈会在梦里与你相会,只要你默念三声‘云’就会出现奇迹。但必须是在紧急情况下才可以念。珍重,再见!”

清晨,云牛从梦中醒来,突然嗅到一股刺鼻的烟熏味道,他隐约看见牛族村庄里有火焰在向空中飞蹿。不好,族群里发生火灾!云牛想起梦中妈妈的话,于是在心中默念三声“云”。奇迹出现,云牛生出一对翅膀,飞向空中,清楚地看见村庄中的牛群在惊恐地奔跑。云牛再次默念“云—云—云—”天上会聚一股无比强大的能量,是无数云团的能量,这能量顷刻进入云牛的身体。云牛张开大口,巨大的水流从云牛体内喷出向大火浇去。

火灭了,云牛的体力也消耗殆尽,再也无法浮在空中,便摔了下来。云牛牺牲了,族人悲痛万分,也悔恨当初不该把云牛赶出族群。后来,牛族后代每年在云牛牺牲这天,纷纷来到云牛在族群外栖居的山上祭奠云牛。这座山成了牛心所向的圣山,所以也叫牛心顶子。

故事编织模型

矛盾冲突:因牛角图案云牛受族人排挤。

故事结局:云牛舍生取义,受到族人崇拜。

转化因子:“云”字咒。

因果脉络:云牛被驱逐—独在异乡垂泪—妈妈梦中传秘咒—牛族火灾—云牛舍生取义—族人拜祭。

这应该算是一个神话故事了,故事从云牛自小就是族群中的异类并受到排挤写起。云牛角上的云朵图案和那有着云形链坠的项链有着某种神秘性,同时也是与妈妈联结及与某种神秘力量联结的信物。

当云牛被驱逐出族群,当他的泪滴落在项链上时,妈妈就能进入他的梦了。泪是柔软心的表现,是爱与同情及感恩的能量,这样的能量是足以和妈妈保持联结的。而“云”的神秘咒语是与大我联结的,大我总是躲在苦难的背后给予相信他的人以祝福。

云牛用牺牲自己换来族群的安宁,这种甘愿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族人,于是就有了对云牛的祭奠,有了圣山,有了牛心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