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20189500000055

第55章 悲哀的生死

后来的历史学家中有人怀疑,天皇这次提出让位,也许是中川宫给他出的主意,或是天皇在对关白九条尚忠演戏。这其实是冤枉了天皇,他当时可以说根本没有心情去玩什么花招。

天皇原本是想自我克制的,但是毕竟还处于血气方刚的年纪,所以会如此愤怒。

主上走了以后,剩下的人又吵了个天翻地覆。既然主上不在,

也称不上是什么“御前评议”了。

“怎样才能使主上回心转意呢?”

“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要追究关东方面为何会如此大胆,竟敢不把天子放在眼里?”

“原因想必关白一定清楚。关白不是还认为关东方面这么做也有一定道理吗?”

“不是那么回事!咱们去别处再讨论吧。”

大家吵闹了一番后纷纷退去,只留下关白一人。

九条尚忠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他已经从井伊家的长野主膳那里详细了解到关东方面的情况。

他也认为,主上如此反对签订通商条约,可关东那边擅自就签了,还用一纸驿传奉书报告一下完事,的确很不合适。但要说因为这事就要让位,也有点太沉不住气了。

或许关东方面还是应该正式前来说明情况。除此以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于是,关白一个人去拜见了主上。一直磨到傍晚,主上总算答应再次出来和大家商议。

大家的意见是,先别提什么让位之事,赶紧向关东方面发一份诏书,命令其立刻从三家或大老中选派代表进京说明情况。

因此,如果关东方面真的如原先商定的那样,派老中间部诠胜进京的话,也许事情就容易解决了。

可就在这紧要关头,关东又发生了意外情况,使得派人去京都一事不得不暂时搁置。这就是一直疾病缠身的将军家定快要不行了……

那是7月2日,因患严重的脚气病一直感到不适的将军家定,突然传出了病危的消息。

“今天两条腿感到特别沉重。”

听到将军如此诉说,大奥的医生冈栎仙院忙给他诊察了一番,发现家定的心跳已不稳了。

“这是脚气冲心,可是重症啊。估计最多也只能撑到7号或8号吧。”

当然,这些话不是直接对将军说的。但一听此言,整个大奥,包括幕府,立即都阵脚大乱。

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的直弼,此时不得不时刻守在家定的病床前,所有公务只好都交由间部诠胜代办了。

平时心里再怎么认为家定是个蠢货,这时也需要不停地借“将军之令”才能稳住局面。更何况,10天前才决定由庆福充当继承人,刚刚把尾张、水户、越前等大敌赶到一边,正是最紧要的关头,所以家定病危对直弼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万一哪个坏家伙钻了空子,守在家定身边,弄到什么对自己不利的遗言,那就糟了。所以,直弼以看护病人为名,始终不肯离开家定一步。

也许直弼最为担心的,还是家定会不会就这么撒手去了。要是那样的话,他就再也不能以家定的名义对付那些政敌了。

直弼知道自己很虚伪。5日这天,他把江户城中的名医全都召来给家定看病,不管是中医还是兰医。就在这些医生忙得团团转的时候,他给日前那些随意登城的大名定了罪……

水户齐昭——紧急反思

尾张庆胜和松平庆永——幽闭

一桥庆喜——禁止登城

不用说,这些都是以家定的名义发布的。其实那时家定正躺在床上,依次接受兰医伊东玄朴、户塚静海、青木春岱、远田长庵等人的诊疗呢。

当时,普通城中医生是禁止进入大奥的,所以分别任命这些人为临时的“大奥医生”并禁止他们对外泄露病情。

当然,那时家定身边的家臣和侍女们都已被支得远远的,房间里只剩下直弼和医生们。

诊疗结束时房间里的光线已经暗了下来。众医生面面相觑后都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他们绝望的眼神仿佛在说:已经来不及了……回天无术了……”

井伊直弼在一旁悲痛欲绝。

果然,这天夜里,也就是6日夜里1点,刚刚35岁、童心未泯的家定将军去世了。

回想起来,家定的短暂一生是不幸的。虽说作为德川家第13代将军,家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大奥也拥有3位妻子,但他竟然连男女之事都没体验过,就这么去世了。

第一任妻子任子是鹰司政通的养女、实际上也是鹰司熙政的女儿、政通的亲妹妹;第二任妻子秀子是一条忠良的女儿;第三任妻子敬子是近卫忠熙的养女、实际上是岛津忠刚的女儿。

三位女子都是在不知家定身体差到连性能力也没有的情况下嫁过来的。对于她们,家定可谓背负了一生的孽债。

要说孽债,家定突然去世,给其身边的人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老中久世广周十分清楚,家定都已病危,根本不可能还会发布什么“禁止登城”的处分公告。

兰医:指江户时代从荷兰传到日本的西洋医学。

“将军都病成这样了,还有精力处罚亲藩诸侯?”

他是担心实情泄露出去,所以才如此忠告直弼。谁知直弼对此根本不屑一顾。

越是这种意外时刻,直弼性格中百折不挠的一面越是暴露无遗。面对其他人的质疑,他坚定地答道:

“不得胡言!那些都是将军把我叫到枕边,亲口吩咐的!”

6日那天甚至还宣布禁止水户当今家主庆笃登城,也就是说齐昭、庆笃、庆喜父子三人都成了严厉处罚的对象。

多事之秋,令人烦忧,当然,也是我大显身手的最好时机……

直弼此时正是抱着这种心态。尤其是家定的去世使他变得更加大胆,扫除一切障碍的决心更加强烈。本来,他还准备派间部诠胜进京向宫廷寻求妥协,家定之死却使他改变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