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全国来看,外商在农业领域的投资就非常少,从而导致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进程缓慢,整个农业发展不理想。从公布的统计数据看,1998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是585.57亿美元,相当于当年GDP的6.11%,而同年农业实际利用外资为6.24亿美元,仅相当于当年农业增加值的0.35%,农业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1.07%。
由于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与我国东南地区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这就造成西部地区在农业领域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能力较差,也很困难。
1998年在甘肃省农业领域的外商投资企业是19家,1999年为20家;在甘肃省农业领域的外商投资总额1998年是1830万美元,1999年上升为4593万美元。1998年在甘肃省农业领域新登记的外商企业是6家,新增投资额为1200万美元;1999年在甘肃省农业领域新登记的外商企业为4家,新增投资额3012万美元。1998年新疆自治区与外商签订的合同是46个,其中在农业领域与外商签订的合同只有3个;1998年外商在新疆的合同投资额为13827万美元,其中在农业的合同投资额仅有318万美元;1998年外商在新疆的实际投资额是2167万美元,其中在农业的实际投资额为9万美元;1998年新疆共有外商企业597个,其中在农业领域的外商企业是22个。到1997年,云南省农业直接利用外商投资额累计仅有0.61亿美元,只占全省实际利用外商投资的7.2%,云南省农业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仅占全省“三资”企业数的4.4%。
西部地区农业领域利用外资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投资环境较差,制约了外资的流入。与东南沿海省市相比,西部农业利用外资的数量、规模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的经济改革起步较晚,市场经济的机制尚不健全,涉外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外资的利用。
第二,缺少农业国际化的战略发展规划。西部地区的农业项目储备库不健全,项目申报成功率低。由于缺少全球大农业发展的基本观念,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投资方向,以及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及时,影响了项目库的建立,加之对项目库中已有项目未进行认真的可行性论证,因而申报项目的成功率较低。
第三,已引进项目技术含量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项目多。西部地区农业引进的外资项目多数是扶贫项目、粮援项目,技术含量低。比如,云南省截止2000年6月累计引进和利用外资的金额为21683万美元,其中农村扶贫项目资金6559万美元,占30.3%;外商农业企业开发投资项目资金4.326万美元,仅占20%。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仅是合作研究项目,而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优质品种等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引进较少,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农产品项目太少,很难提高农业付加值。
第四,引进渠道单一,影响外资利用。如青海省农业引进的外资多数来自国际组织和政府双边无偿援助、技术合作,而通过招商引资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还是空白。甘肃、新疆和云南的农业领域外资项目也是主要来自世界银行和各国政府的贷款,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比较少。如云南省农业利用外资的结构是:国际组织贷款占54.5%,外国政府援助款占23.6%,非政府组织援助占1.9%,外商投资占20%。另外,甘肃和新疆两地农业直接投资的90%以上是来自我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从农业水平高的西方发达国家引进外资是极为少见的。
4.畜牧业的国际化程度太低,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目前,畜牧业在世界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可以说,畜牧业在农业经济所占比重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标志。西部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全国六大牧业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川、甘肃)全部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地域辽阔,畜牧业资源丰富,拥有发展畜牧业产业化和国际化经营的巨大潜力。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造成西部地区的畜牧业经济不仅发展水平偏低、规模偏小,与国际水平差距很大,而且其产业化经营和国际化程度也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
西方发达国家的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畜牧业占了大农业的50%以上。如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是草地畜牧业发达的国家,长期以来,他们注重草场建设和合理利用,大量种植人工牧草,充分发掘自然资源潜力,畜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形成了低成本和高效益的牧业经营机制。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占整个大农业的比重要从目前的23.7%提高到35%以上。比如新疆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有天然草场8.6亿亩,近5000万亩农田,发展畜牧业具有良好的环境和资源优势条件。然而,由于观念上的偏差,农区畜牧业仍然是从属于种植业的“副业”,牲畜只被当作用来转化粮食及种植业副产品的“工具”和“资源”。
据有关资料统计,畜牧业发达的美国牧草种植面积占当年耕地的比例为40%,荷兰更是达到了70%,而中国只有1%左右,西部地区也不多。从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西部畜牧业要想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必须要大力发展自然牧草和人工草业。
人工种草产业是高产出、高效益、商机巨大的“朝阳”产业。甘肃是苜蓿种植大省,酒泉已成为我国苜蓿出口基地之一。一些国际金融组织看好了中国草产业的前景,世界银行2000年向甘肃盛隆草业有限公司贷款1000万元,在天水市发展6000公顷紫花苜蓿草。
西部大开发的退耕还林还草战略,也给西部各省区的人工种草产业带来巨大商机。宁夏固原地区为了改善贫困山区生态环境,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发展人工种草产业。一批私营草业加工销售企业抓住这一机遇,采取合作经营方式,与当地农民签订购销合同,以达到“双赢”目标,使当地人工种草业迅速发展。中食集团新疆鲁梅克斯公司从乌克兰引入的鲁梅克斯牧草,这种牧草蛋白质高,极富营养价值,味美可口,已经被北京等地的居民端上了餐桌,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5.特色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强,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
西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地多人少,农业资源丰富,多样性的土壤资源和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多种特色农业。近几年,在改革开放大环境的推动下,随着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西北各地的特色农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并逐步进入国际市场。比如,番茄、棉花、活猪、枸杞、辣椒、花卉、水果、洋葱等农产品已经开始形成产业化生产经营,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现在,新疆的番茄和红花产量占全国的80%左右,枸杞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其种植、加工和运销,形成了初具规模和实力的产业。由于饮食习惯的影响,番茄酱、红花油、枸杞等特色农产品的主要市场在海外,包括美国、西欧、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际市场。比如,新疆的精河县具有丰富的枸杞生产资源优势,每年销售枸杞达5000吨,已在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拥有了稳固的市场和良好的信誉,并远销美国、日本和欧洲。新疆的博湖县拥有两个年产1万多吨的番茄加工企业和年产浓缩辣椒酱1000多吨的辣椒制品厂,以此为龙头,建成了番茄、辣椒种植基地,1998年种植番茄1.5万亩、辣椒0.64万亩。博湖县的番茄酱已经出口到欧洲、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国际番茄酱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的逐步转移,新疆以其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高品质酱用番茄的天然优势,以及逐渐显现的加工业规模,有条件成为世界番茄加工制品的中心。
目前,甘肃省的酒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洋葱出口基地。2000年甘肃酒泉地区正式注册了“祁连”牌干草粒,并直接出口日本300多吨,每吨售价1200元。甘肃张掖地区的脱水蔬菜公司,以当地盛产的各类蔬菜为依托,采用全套进口设备,加工脱水蔬菜。其20多个系列产品,质量全部符合出口商检标准,而且全部销往欧美及东南亚。当地的另一家合资企业高台番茄制品厂,所生产的番茄酱出口免检,全部由合资方意大利外商买断销往欧洲。
云南玉溪市大力培育发展花卉产业,花卉种植面积达4200余亩,已成为云南省花卉出口的产地之一。至2002年4月,玉溪市已拥有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中高档大棚2000余亩,有花卉企业49个,花农5000余户,从业人员1.5万余人。一些出口花卉基地的鲜花出口率已达50%以上,预计到2002年底,玉溪市花卉产业的出口将超过100万美元。2001年云南省出口松香、香料油、野生食用菌、林化产品等特色农产品2.5万吨,实现创汇1800万美元。另外,四川省的猪肉每年出口额约为9000万美元左右,约占全国的50%。
6.积极开展在农业高技术和技术人员培训上的国际合作
农业国际化的重要表现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国际化,农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陕西杨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运用国际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经营组织模式,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依托,积极跟踪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新趋势,逐步建立起国内一流和赶超国际的结构合理、整体功能优化、产学研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和科技支持。
近两年,西部地区在农业高技术上谋求新的发展,尤其是在生物技术领域积极谋求国际合作。如在2000年甘肃省有对外制种单位30多家,已同美国、荷兰、法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制种关系,并已成为全国对外制种的主要基地之一。2000年,四川省在农业领域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先进设备1400多项,引进国外专家500多人次,为该省培养了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近2万人,带动近20万农民成为推广应用各项农业新技术的科技带头人,使2000年全省出口创汇达3.4亿美元。
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利用高新技术的范围和深度都不够,究其原因,其一是政府重视不够,国家对科技投入量不足,农民在分散经营条件下也没有适量的资本投向和技术应用;其二是绝大多数农民接受科普知识和技术的能力较差,难以用推广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其三是科技研究与实际的农业生产之间缺乏连接机制,造成了科技开发、研究与生产实践的脱节;其四是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吸引不到优秀的科技人员,科技开发能力很弱。
三、农业经济国际化的几种模式分析
我国农业经济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期间,农业生产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低层次的消费需求,但目前的农业经济结构、农产品质量、农业科技含量与国际现代农业状况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中国缺少农业国际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甚至在前几年以人多地少为理由,回避对发达国家农业模式的研究。因此,我们认为,分析当今世界农业国际化发展的各种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推动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一)发达国家农业国际化的一般模式
在当今世界各国,由于国情的差异,出现了各有特色的农业模式。如有突出现代化与规模化的美国农业模式,强调政策扶持与生态环保、绿色食品的欧盟农业模式,强化市场保护与农户合作的日本农业模式,等等。
1.日本农业经济模式
日本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是让工业进入农村,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起飞,从而实现了农村城乡一体化,推动了农村非农化与小城镇的发展。
二战以后,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日本农业在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减少。为了解决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问题,缓和大城市的就业压力,日本采取了工业向农村小城镇分散的措施。农村经济以工业化为起点,带动服务业发展,同时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促使人口与二、三产业相对集中的农村形成小城镇,使国民经济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时实现。工业化的完成又为农业保护提供了条件,对农业生产采取大投资,促进了设施农业、机械农业、规模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的发展。
日本农业尽管实现了现代化,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目前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只有27%,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二是为了支持农民收入,日本农业补贴不断增加,目前日本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相当于2000年农业GDP总额的55%;三是形成了在政府控制下的农产品价格体系,其市场价格水平大大高于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
为了推动农业经济模式的改革,1999年日本制定了《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提出要提高粮食自给率,发挥农村多方面功能,强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日本农业改革已经展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按世贸组织的要求,逐步取消进口农产品的非关税壁垒,实行全面关税化;二是调整对国内农业的支持方式,减少“黄箱”政策支持力度,扩大“绿箱”政策支持;三是减少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干预,增大市场机制的调节范围。
2.欧盟农业经济模式
欧盟农业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一是通过农业扶持政策,确保农业生产稳定与农民收入增长;二是通过政府引导,使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通过农业法律措施,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确保食品安全,推广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