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统一之路与分裂之痛
2042900000061

第61章 是谁分裂了南斯拉夫(15)

在经济方面,二战前,捷属于世界上十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但在苏联入侵后,捷处于高度封闭状态,生产状况大大落后,和周围资本主义邻国相比,人民的生活水平差距极大,这也引起群众的不满。由大学生发起的示威风暴,得到广大社会阶层的支持,使捷共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在国家中的执政地位。

在捷国内局势发生巨变之后,1989年12月4日,在莫斯科会晤的苏联、波兰、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和匈牙利五国领导人宣布,他们国家的军队“1968年进入捷克斯洛伐克是对主权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内政的干涉,应当受到谴责”。苏联同日发表声明承认,1968年出兵的做法是“不慎重和不适当的”。1990年2月6日,哈韦尔总统访问苏联期间,两国外长签署了苏联从捷撤走7.35万驻军的协定,确定苏军在1991年7月1日前分三个阶段撤走全部驻军。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经过多年斗争终于结束了历史上一个屈辱的篇章,夺回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二、斯洛伐克成为主权独立国家

根据捷巨变后各派政治力量1990年1月11日圆桌会议达成的协议,捷克斯洛伐克于同年6月8日一9日举行了联邦议会和两个民族议会的选举。在大选之前,长期受到压抑的民族矛盾公开爆发出来。

首先出现国名之争。哈韦尔当选总统后,1990年1月23日,向联邦议会提出要更改国名、国会和军队名称,建议去掉国名中的社会主义,国会图案中的五角星和军队名称中的人民一词。3月底,联邦议会两院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决定将1960年捷克斯洛伐克宣布建成社会主义时通过的国名——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但用斯洛伐克文书写时在捷克和斯洛伐克之间加上破折号,即:捷克一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捷克人反对统一的国家有两个书写名称。斯洛伐克人认为,用破折号更能体现斯洛伐克是一个实体,因而反对用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这个名称。在斯洛伐克首府布拉迪斯拉发有两万人集会,认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这一名称没有充分承认斯洛伐克的主权和独立。斯洛伐克民族议会和政府也发表声明,认为一个共和国不应该有两个名称。一些斯洛伐克人甚至要求斯洛伐克独立。4月20日,联邦议会再次开会讨论更改国名问题。经过讨价还价,通过了新的国名: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简称仍为捷克斯洛伐克。

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在3月21~22日举行的选举前的代表会议上,该运动的主席麦恰尔讲话,强调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将在大选后奉行斯洛伐克主权和独立的政策。对外,斯洛伐克将作为国际法的实体积极参加所有国际活动;对内,在大选后的最短时期内,通过斯洛伐克宪法,设立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统,宣布斯洛伐克主权。他还提出调整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的五种方式:建立联邦,邦联,实际联盟,荷比卢经济联盟方式和独立国家。至于选择什么方式,由公民投票决定。麦恰尔的讲话在捷克引起强烈的反响,许多人认为,大选后共同国家可能要分裂。

在大选前的6月4日,哈韦尔总统在布拉迪斯拉发的群众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联邦共和国对两个民族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能齐心协力,既反对捷克斯洛伐克主义,又反对虚假的独立。虽然有多数人支持,但有不少人高呼“斯洛伐克独立”、“哈韦尔回布拉格去”、“斯洛伐克人站起来”的口号。在此之前,哈韦尔在斯洛伐克的科马尔诺参加群众大会时,那里的群众还打出“把斯洛伐克交还给斯洛伐克人”等标语。

在6月8—9日举行的大选中,共有22个政党和组织提出三千五百多名候选人参加竞选。四十多天的竞选活动中,各党派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选举结果,以哈韦尔为代表的“公民论坛”及其在斯洛伐克的盟友“公众反暴力”组织获胜。在联邦议会的300个席位中获164个席位。捷共获40个席位,名列第二,这再次表明它已经失去过去的执政地位。捷克民族议会中,“公民论坛”占有绝对优势,它获得200个席位中的126个席位。在斯洛伐克民族议会的150个席位中,“公众反暴力”组织获得46个席位,基督教民主运动获30个席位,斯洛伐克民族党获21个席位,斯洛伐克共产党获20个席位。斯洛伐克民族党进入斯洛伐克民族议会引人注目,该党公开要求斯洛伐克独立。新任命的斯洛伐克总理麦恰尔在施政纲领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斯洛伐克的民族自决权,要重新估价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关系。经过精心准备,在8月8日和9日联邦政府和捷克及斯洛伐克两个民族政府领导人,在斯洛伐克地区的特伦钦斯凯一特普里采举行的会议上,麦恰尔等斯洛伐克政府领导人,提出了关于联邦和两个民族政府之间的分权方案,即把联邦共和国的经济一分为二。要求把包括外贸、交通、邮电、动力等经济部门在内决定性权限,皆下放到共和国,联邦政府只保留外交政策、国防、内务部等象征性的权限,并提出在1991年1月1日之前,将各经济部门划分完毕。在这次会议之后不久,为了对外展开活动,斯洛伐克政府宣布它成立了由30人组成的外交部。继这次会议之后,斯洛伐克民族党在和斯洛伐克独立党等十个政党于8月14日公开发表声明,要求斯洛伐克民族议会立即通过宪法,充分表达斯洛伐克的特殊性、主权和独立。为了为独立大造舆论,十个政党和运动还发起对力主斯洛伐克独立的赫林卡的全民纪念活动。在为期两天的纪念活动中,公开打出“斯洛伐克独立”、“打倒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布拉格不要再发号施令”以及反对哈韦尔总统等标语。此外还通过备忘录,提出要在宪法中确认斯洛伐克的民族自决权等7项要求。为了满足斯洛伐克政府提出的要求,两个共和国经过长时间的谈判终于达成分权的协议。接着斯洛伐克政府又提出两个共和国之间签署条约。虽然捷克共和国一再反对国家条约的提法,但最后还是达成协议。但在斯洛伐克民族议会讨论这一条约草案时,又被麦恰尔一派的议员否定。面对斯洛伐克方面的立场,捷克共和国的不少群众十分忧虑,认为联邦共和国风雨飘摇。捷克总理皮特哈尔特说,解决民族问题,是捷国内压倒一切的任务。哈韦尔总统多次出面,力图化解危机,甚至提出用公决和修改联邦宪法等办法,解决联邦的命运,但均遭反对。

在1992年6月5日至6日,捷克斯洛伐克举行了1989年巨变后的第二次大选。在这次大选中,作为执政党的“公民论坛”惨败,哈韦尔总统失去了支持者和靠山,能否成为总统成为问号。在捷克共和国,主张强硬路线的右翼政党——以联邦财政部长克劳斯为首的公民民主党获胜。该党主要抓经济改革这面旗帜,克劳斯是捷克斯洛伐克推行的激进经济改革方针的主要制定者,他主张进行彻底私有化,在农村,将土地归还原主。在对外政策方面,强调要同西方世界一体化,加入北约。在共同国家问题上,主张保持能发挥作用的理智的联邦国家,在联邦国家内推行统一的经济改革政策。但坚决反对两个国家法主体的设想,认为这不是共同国家,共同国家只能有一个国际法主体。在斯洛伐克共和国,以麦恰尔为首的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取得明显优势。6月8日晚,克劳斯和麦恰尔举行了首轮会谈,各自提出了在共同国家方面的主张。克劳斯及其公民民主党除阐述上述有关联邦国家的主张外,还推举现任总统哈韦尔为下届总统候选人,并主张尽快建立联邦议会和新的联邦政府。

麦恰尔及其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提出的纲领是:把联邦共和国变成“经济和防御共同体”,斯洛伐克将成为主权国家,发表主权宣言,通过宪法,选举总统,然后同捷克就关系问题举行公民投票;按照斯洛伐克的具体情况进行经济改革;同意由捷克人出任总统,但反对哈韦尔继续担任;在阐明关于国家体制和经济改革问题的立场后再组阁。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关于用“经济和防御共同体”取代联邦的主张,遭到克劳斯及其公民民主党的反对。克劳斯在6月9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就建立这种共同体进行会谈,就等于分裂或取消共同国家举行会谈。6月11日双方举行了第二轮会谈,但无果而终。6月15日晚,麦恰尔会见了总统哈韦尔,麦恰尔在会见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认为,如果制定出一种由联邦向邦联过渡的方案,则会加速国家体制问题的解决。他重申,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建议,捷克和斯洛伐克都应成为国际法的主体。哈韦尔在会见后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强调说,在共同国家这个根本性问题上,他同麦恰尔存在分歧。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坚持关于两个国际法主体的设想与共同国家不是一回事,他说他同麦恰尔讨论了关于从联邦向邦联过渡的具体做法,他强调应该采取和平的方法,第一步应该是在两个共和国举行公决。斯洛伐克不应在公决前采取行动。公民民主党与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在举行的第三轮会谈中,双方达成协议,组建一个由10人组成的联邦政府。这个政府实际上是处理联邦分家事务的临时政府。在双方举行会谈期间,公民民主党已经决定由克劳斯担任捷克共和国的总理,克劳斯本来渴望担任联邦总理。公民民主党已经看到联邦无望,才做出这一决策。与此同时,在布拉格和捷克共和国的其他一些地方,展开了支持克劳斯和要求宣布捷克共和国独立的签名运动。6月19日,双方在斯洛伐克首府布拉迪斯拉发举行的第四轮会谈中达成一项准备分裂共和国的协议,决定在本年9月30日以前由两个民族议会商定解决国体问题的办法。

哈韦尔总统7月2日任命了联邦政府。两个共和国的政府也宣告成立。两个民族政府都由两个获胜党的主席牵头,他们已经把民族政府作为权力中心。公民民主党和基督教民主党、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党以及公民民主联盟7月1日签署的四党联盟协议,强调要加’速解决国体问题,尽快制定捷克共和国宪法以及国家独立的方案。克劳斯宣誓就任捷克政府总理后发表讲话说,政府的任务是为捷克国家奠定牢固的基础。他还在《今日青年阵线报》上发表谈话说,他在同麦恰尔举行的第三轮会谈中,“深深体会到,斯洛伐克伙伴谋求斯洛伐克独立的努力是不可逆转的”。“分裂在不可阻挡地进行,特别明显地表现在经济领域”。克劳斯还在《尊重》杂志上发表谈话说,“从近期来讲,联邦国家的分裂会使众多的经济领域受损,造成的后果可与经互会或苏联解体相比,但从长远来看,捷克国家会比迄今更加单一,而这有很大的优越性”。捷克共和国的执政党已经下定决心抛弃联邦,顺水推舟,甩掉斯洛伐克这个包袱。但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内部也有一些务实派反对国家分裂,如担任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的费尔库斯,他在当时的《红色权利报》上,公开表示保持共同国家对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最为有利。在这一派人的影响下,麦恰尔改变了过去激进的做法,转而力求延缓分裂的进程,并一再抛出保持联盟的主张,甚至提出在两个共和国独立之后,仍希望能保持统一的军队。但这些都遭到公民民主党的强烈反对。公民民主党的代表强调,它坚决反对斯洛伐克既获得国际法的主体地位,又把捷克当做保险公司。公民民主党力主加速完成分家工作,坚持先确定分家这个大原则,然后商谈今后的合作问题,否则不签署任何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