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主妇重生七十年代
2045600000023

第23章

还剩一个星期就放寒假了,大家都投入紧张的复习,迎接过两天的期末考试!李乐也是希望在这次考试能再更进一步,不想让别人瞧不起。

她要让人们知道,她不是靠着自己那张美若天仙的脸蛋,而是凭着自身的实力去赢得美妙纯真的爱情!凭着自身的实力去帮助家人营造幸福的未来生活!

很快两天的考试结束,结果也公布出来,李乐确实没有辜负众望,以班里前八名的成绩入榜,虽然跟自己的预想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毕竟也是前进了一小步,离高考还有半年,相信再通过努力一把,会有一个很不错的结果。

其他几个李晓林李小芳基本还是老样,张小虎也只是小有进步,刘纯武这次的进步很大,从原来的落班生,一跃进了前十二名,让哥们几个刮目相看,虽然想超越李乐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已经是尽力了,那李乐毕竟不同于凡人,说能超越就未必可以做到。

李小芳更是追他追得更紧,可是人也许往往就是这样,你越想急于求成,却越是失去的更快!对于李小芳的猛追猛打,却始终没有打动刘纯武那颗禁锢的心,这让她实在有点挫败的感觉!

而刘云也因为处在热恋之中,却松懈了学习,这次期末考试基本保持原样不变,在李乐收到哥哥李磊的来信时,刘云也是同样的收到李磊的来信与照片。

李磊当兵的所在地位于西北地区一个边远的小城镇,比较艰苦,加上新兵三个月的艰苦训练,让刚刚才走出校门的他有些吃不消,尝到了远离家人那种思恋的痛苦和肉体的折磨,不免深深的怀恋起在家里的那些快乐幸福的时光!

看完哥哥李磊的来信后,李乐心里也不免有些担忧,因为是过来人,所以很懂得如何去鼓励与安慰他,告诉他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利,一旦有了选择,就得勇往直前,无怨无悔!

就得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就是人生!还鼓励他好好锻炼,而后继续努力学习,等到有了机会争取考上军校,只有这样也许未来的人生就此不同凡响,多彩多姿!

还叫他放心,家里一切安好,大哥李光也很快就会定亲了,出门在外要好好照顾好自己,别再让家人担心,相信他一定会做得很好,随着家人的努力家里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冬月二十八那天一家人早早的起了床,孟来英一心在厨房里忙着饭菜,李乐也打着下手,李建华坐在灶膛边烧火,很快饭菜都弄好了,摆满了二大桌子,比过年还要热闹,也炒了十二个菜家里一派喜气洋洋,李光穿得像新郎官似的,露出了从未有过的灿烂笑脸。

可能是因为堂嫂给李光做媒的关系,两家人也突然变得像一家人似的,在这大喜的日子,李乐家里也没有什么亲人。

所以,爹娘一商量,还是叫李光把伯父一家请了过来吃早饭,毕竟,过年的时候,伯父还带着堂哥堂嫂来家里拜过年,只有伯母还是有些格格不入,因为她当初对李乐的爹娘做的事情太过,也看到他们家里现在照样过得越来越好了,还听说李乐也谈一个不错的对象,又会赚钱,现在李磊又去当兵,所以伯母心里觉得有些愧意!不怎么多讲话。

另外又请了李小芳一家三口和李晓琳一家,只是因为李小芳家里哥哥全在工作,没有时间回来,就这几家加上李乐一家也坐满了二桌人。

李建华李光李明陪着伯父李建中队长李佳亮堂哥李飞李达他们喝酒,他们男人坐一桌,另一桌全部女人,孟来英李乐就陪着伯母张大连黄桂枝(小芳娘)孟桃英(晓琳娘)堂嫂她们吃饭,边吃边聊。

男人那桌先是李光端起酒杯站起来敬大家一杯,过来一会那李明也敬大家一杯,最后是李建华敬大家。

然后两个堂哥也各自敬大家,弄得大家敬来敬去,足足喝了两斤酒,好不热闹,那时候,农村人就是图一个热闹喜庆。

这边孟来英李乐拼命地往客人碗里夹菜,帮着客人添饭。李乐还帮着堂嫂带着两个孩子边吃边玩,还给这两个小侄子一些糖果,这大的是闺女叫李艳,有三岁多,小的才一岁多,是个男孩叫李波。

堂嫂张春凤为人和善、热心,脾气耿直,虽然公公婆婆跟李乐家不来往,自从她嫁给李飞以后,每年过年都会跟李飞一起来李乐家拜年,平时也和李乐的几个哥哥亲近,受媳妇的影响,伯父伯母对李乐一家的态度也改变了不少。

这时,堂嫂张春凤提醒大家,叫李光李明李飞他们几个不要喝太多,中午去女方家里还要喝酒,免得到时候去女方家里出洋相。

所以大家才草草收场,也囫囵吞枣的吃完了饭,酒足饭饱之后,又坐下来喝了一会儿的茶水,聊了一会。

李乐把孩子交给了伯父伯母,自己忙着收拾桌子碗筷,李晓林李小芳帮着李乐收拾,孟来英李建华忙着给李光准备一些认亲的礼物与聘礼。

李光在媒人张春凤李飞和李明李达的陪同下,随着家里大门口那噼噼啪啪的炮竹声,去了女方家认亲去了。

送走了儿子他们出门,孟来英李建华才坐下来又陪着伯父伯母还有其他几个客人,围在厨房火盆,也有几个坐在火炉边烤火,说了会儿的话。

望了望儿子他们远去的背影,老两口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儿子李光的婚事始终是他们的一块心病。

这时只见黄桂枝说:“来英嫂子,这下好了,你再不用担心李光没媳妇了吧!着婚姻啊!是要靠缘分的,缘分到了,这一说就成,是吧!”傍边一群人都跟着附和。

只有伯母张大连还是一声不吭,李乐收拾好家里,见火炉上的水壶的水烧开了,又帮客人一人有添了些茶水。

孟来英连忙高兴地说着:“是啊!还是托大哥大嫂的福!有一个能说会道,又聪明伶俐,又很能干的媳妇,在帮着李光这孩子,不然啊,以李光那老实本分,又不太讲话的性格,还不知道啥时候能说上媳妇呢!”

就在这时,伯母张大连才笑了笑欠身说道:“弟媳!你不用这么说,都一家人了,什么帮不帮的,过去啊!是我急糊涂了,害你们一家受苦,你们都没跟我计较;再说了,以前你们也没少帮我们家,现在你就别客气了。”

只见在座孟桃英和黄桂枝两口子很是吃惊,总算这个蛮不讲理的大嫂张大连开窍了,当着这多人的面说了几句凭良心的话,要不李乐爹娘都屈死了。

那黄桂枝也趁机附和着说道:“来英嫂子,你大连嫂子说的对,本来你们啊就是一家人,何必那么客气呢!人嘛,就得这样互相帮着,不然活着有什么意思?”

孟桃英也点着头说:“是啊,你就拿我们娘两来说吧!孤儿寡母的,要不是你们几家这么多年来,一直帮衬着,我跟闺女晓琳早就没命啰!”

说道也是,家家都有一本难练的经,是人都会有些难处,只要人心齐,没有过不去的坎!

打儿子一生下来就命苦,被伯父伯母赶出家门,一家三口挤在生产队一间创库房里,一呆就是好几年,这李光为家中的老大,为了这个家牺牲了他的全部。

从小就很懂事的他,三四岁就帮着在家带弟弟妹妹,小学刚刚毕业就面临错学回家,帮家里做家务挣工分养家,还要供弟弟妹妹他们上学,

吃的苦受到的罪全家人都有目共睹,一直以来让孟来英李建华有愧于心,却只能忍痛割爱,毫无办法!

看到别家的孩子像李光这么大,一个个的成家了,而李光还没有任何人来家里提亲,心理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好不容易熬到李明李磊都出来学校,家里才慢慢有了起色。

所以才有人来家里给李光做媒,看到儿子找到了媳妇那样的高兴劲,孟来英李建华也觉得这日子往后就越来越有些盼头,心里盘算着接下来准备明年正月,接新媳妇过门,而后选个好的日子把李光的婚事给操办了,也算是完成一个孩子的婚事!

就说跟着大哥大嫂那会儿,也亏大嫂大哥接二连三的死去二个儿子的痛苦心情,也许真是急糊涂了;要不凭她那样脾气高傲的人,

难得她到了这大的岁数想通了,还委曲求全地来赔不是,再说了都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还耿耿于怀岂不是显得小家子气了吗?

就在这时候,李飞的儿子李波忽然想起要她爹娘,一个劲哭闹着要找他们,那张红扑扑的脸上挂满了泪珠,晶莹剔透的,一双小手冻得像面包似的怪可怜见的。

冬天外面的天空昏昏沉沉,没有一缕阳光,北风轻轻的刮过,浑身上下透骨的凉意,看上去好像要下雨下雪的样子,李乐跑过去哄他,可小孩子硬是哭闹着要回家去,伯父伯母没办法,只好带着两个小孙子回去了。

伯父伯母一走李佳亮夫妇和孟桃英也跟着走了,李乐和李晓琳李小芳一起去了李乐的卧房,把厨房的火盆也端了过去。她们三个边织毛衣边聊着学习与同学之间那些事情。

一时聊到各自的婚姻问题,李乐已经决定把她跟刘海的事情暂时搁起,缓两年再说;李小芳虽然很喜欢刘纯武可那呆子始终没有一点改变的意思,这让李小芳很是伤心;

李乐和李晓琳也很是支持她,叫她不要放弃,总有一天刘纯武会被感动,回到她的身边的,而李晓琳和张小虎始终是最默契的一对,她娘孟桃英也改变了主意,不再反对他们,只是说现在还小,等过几年再做决定。

快到下午边了,大哥李光二哥李明和媒人堂哥他们几个才从女方那边回来,因为高兴在那边他们几个也多喝了几杯酒,听说女方对这次的彩礼以及各个方面还算满意。

李建华孟来英也算是把那颗悬着的心放下了,还专门留大嫂堂哥他们在家里吃晚饭,可他们执意不肯,于是孟来英只好把家里买得太多的菜和肉鱼之类挑了些让他们带回家去,还天恩万谢地跟大嫂堂哥说了会儿客气的话。

女方家里,就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娘,她爹早年去世,手上有两个姐姐均已出嫁,老人膝下无子,留下一片老屋和这小女张美丽娘两相依为命,虽然有练过几年书,可最终还是帮着老娘在家里养家过活,练就了一身的针线活与家务活,做起农活也是响当当的。

张美丽长得白皙可人,五官端正,性格也乖巧温和善良,对李光也很是中意,李光也对她一见钟情。老人因为膝下无子,希望李乐家里能让李光入赘女方当上门女婿,这让李建华孟来英有些不舍,虽说家里有三个儿子,可他们对小孩疼爱有加。

尤其是大儿子李光,从小就乖巧听话,老实善良,也没读几年书就帮助家里干活,牺牲了这么多年,孟来英李建华一直就为此内疚、痛心!

总觉得很对不住儿子李光,现在听说要他入赘他人,所以实在很难割舍,可要是儿子李光执意要这样,那做爹娘的又无法不从,只有等到以后再另做打算罢了。

眼下的天气一天比一天的寒冷,家里的那些油菜田、麦田必须加强的管理,李乐因为是过来人知道怎么去合力整治,带领着全家在田里追加一些农家肥,面上洒些火灰,疏通水沟,让这些油菜、麦苗能安全过冬。

把山上和屋前屋后的那些果树、竹笋也合力管制,挖一些冬笋回来吃,多余的拿去集市上卖钱,山上果树的树干上涂上石灰套上塑料纸保护。

追加一点农用肥料以便果树来年生长。把山上那些树兜,竹兜挖回家烤火,也砍一些柴火准备过冬。

旱地里的那些蔬菜,也抓紧在下雪之前把吃不完的菜,采摘回来年前拿去集市上卖钱,留一点吃的菜,用塑料纸盖上。

忙完了家里,大哥又去了女方家里帮忙,孟来英在家里赶做些年衣鞋袜,类办过年吃的,李乐也整天陪着孟来英在家抓紧年前织些衣物拿去卖钱。

李建华和李明弄些竹子打点家用的箢箕,箩筐,粮食创库之类,把家里养的两头猪杀了兑给了卖肉的人,家里多余的公鸡公鸭也一并挑去集市上卖了,留下母鸡母鸭下蛋等到春天孵化小鸡小鸭来养。

生产队还有几个鱼塘也在年前开始放水分鱼,分藕,从此以后,各家门前的那些鱼塘就由各家来管理,所以李乐也叫家人把门口的水塘从新挖深挖大了些,

再把鱼塘的堤坝修理得结结实实的,用石灰消毒,在放满水,等到明年春天的时候,自家再放些鱼苗来养,也好在明年年底拿去集市上卖来,增加点收入,还有最后一次分村民的工分钱。

这一年,李乐家里刚生产队就分了二百六十块钱,加上家里卖的两头猪肉五百多块,还有鸡鸭蔬菜竹笋卖下的三百八十多块,再加上李乐织的衣物卖了三百六十块钱。

合计总收入一千五六百块,除去家用至少也还结余一千多块钱,在当时的村里来说,李乐家算是第一个收入超过千元的首富人家,全家人总算快快乐乐地过了一个丰收年。

新年刚过,李建华孟来英就商量着接媳妇亲家上门了,在这亲家上门的时候也把李光的婚事定下了日程,双方最后一致决定还是让李光入赘给女方去,虽然孟来英李建华很是不舍,可亲家母执意要这么做,加上李光也非常愿意。

选好了正月二十八的良辰吉日将李光嫁了出去,不过结婚的礼品招待用度,家具嫁妆全部动用都由李乐家里承担下来。

即使这样,孟来英还是止不住伤心落泪,因为她们始终觉得对不住儿子李光,没有尽到做爹娘的责任,善良老实的他们隔三差五过去李光那家看看,忙的时候两家人合力帮着,闲来时相互家里聊一聊,好像一家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