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普新课堂:人体密码
20498200000030

第30章 肾脏

肾脏就像人体内环境的“净化器”。

泌尿系统又称为排泄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是排尿的通道,膀胱还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功能。

肾脏位处腰椎旁边,左、右各有一只,人们通常把它称为“腰子”。

肾脏和心脏、肺脏、肝脏一样,也是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肾脏通过泌尿,可以维持体内水量的相对稳定,排泄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如尿素、肌酸等),维持体内的正常酸碱度,维持体内钠、钾、钙等无机离子含量的相对稳定,排泄外源性物质(如药物或毒物)。

肾脏约为150克重,形状像腰果。每小时内,它就把全身的血液过滤两遍,清除其中具有潜在毒性的废料。

肾的内侧面(即向着脊柱的那边)大约中间处有一个凹陷,叫做肾门,是肾血管和输尿管进出的“门户”。人体的血液,每分钟大约有1200毫升通过这里,进入两侧肾脏。

成年人的肾脏表面光滑,但是胎儿时期的肾脏表面,则呈分叶状。

如果把肾脏在肾门处沿肾的冠状面切开,在断面上,就可以看到肾分为肾盂和肾实质。肾盂是肾门处的一个空腔,输尿管上端就开口在这里。肾盂周围有些白膜,像河汊一样伸入肾实质处,叫做肾盏。有两三个较粗大的,称为肾大盏,其、余较小的称为肾小盏。几个到十几个肾小盏,汇合成一个肾大盏,肾大盏汇合形成肾盂。

肾实质深层(即靠近肾盂、肾盏处)颜色较淡,称为髓质,髓质由8~15个肾锥体组成。顾名思义,锥体呈锥状,尖部成乳头状,伸入肾小盏内。锥体主要有肾小管、集合管和血管。

锥体底部是肾实质的内外层分界。

肾实质外层又称皮质,呈暗红色。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它主要由肾小球组成,每个肾脏约有100万个肾小球。肾小球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血管球是一团盘曲的毛细血管,具有很大的过滤面积。

人体内的代谢产物,随血液进入肾脏后,其中90%流经肾小球过滤。而血液中的红细胞、分子较大的物质(如蛋白质),则不能通过过滤面,只有极微量的小分子白蛋白可经孔道漏出。

绝大部分代谢产物的分子较小,随水分滤出。经肾小球过滤出来的滤过液叫做原尿,每昼夜约180升,原尿的成分和血浆相似。

肾小球的过滤压,主要由血压来决定。当血压低于35~40毫米汞柱时,尿就不能生成。所以,尿量的多少,往往是临床上观察休克病人的病情、预后和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原尿有180升之多,为什么我们平时每昼夜只有1.5升尿呢?

原来,原尿生成以后,就进入肾小管,其中99%的水分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了。所以,只有1.5升尿液排出体外。

肾小管管壁细胞的主动生物作用,即排泌作用,当然也有部分属于被动的弥散作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弥散,把原尿中的钠和重碳酸根吸收。与此同时,水也随着被回收。作为交换,钾、氢、氨等离子进入尿中。肾小管内吸收和排泌量,主要由机体的代谢和酸碱平衡的需要来决定。

尿液从远段肾小管进入集合管,再经乳头流入肾小盏,最后汇集到肾盂而排到输尿管、膀胱。

总的说来,尿在肾内生成的过程,包括3个阶段:肾小球的过滤作用——生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浓缩;肾小管的排泌作用——尿成分(主要是电解质)调节。

有不少原因可使肾的活动增加。如在寒冷时,为保持身体的热量,供给皮肤的血液减少,更多的血流经内脏器官,流经肾脏的血液多了,故生产的尿也多了。人发怒时,血压升高,流经肾脏的血增多,所以也会尿多。

每天的尿量多少,还受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的控制。

酒精虽不直接影响肾脏的功能,但它能抑制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因此,能间接使肾生产更多的尿。咖啡因也有相似的作用。而香烟中的尼古丁,却有相反的作用,它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吸烟多了,尿量会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