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是部金融史
2051900000005

第5章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吗(秦朝)(1)

士兵砍一颗人头可以换取五十亩土地;反之,如果一个五人小队没有砍掉一颗敌人的脑袋,队长就得交出自己的脑袋。《史记》《资治通鉴》记载了很多这样的故事,秦兵为争夺一个砍下来的脑袋自相残杀—那可是五十亩耕地。

商鞅功罪

以土地作为激励,商鞅把全体秦国人都绑架到了战车上。每户能分到多少土地,是蜗居还是住别墅,完全看砍了多少脑袋。至于文化,那是一定要废黜的。

商鞅变法,就是有人偶敢提及《诗》《书》,杀无赦;有人敢以《诗》《书》里的道理讥讽国政,灭族!

经过春秋诸霸数百年纷争,战国时代,中原大地仅剩下七家强势诸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家诸侯都是见过大世面的,大家都在攒人品,拼命招揽居民。

战国时代什么最重要?

答:人才!

土地有的是,有人就能在土地上耕种,就能产出粮食。

积攒人品、招揽居民的方法,就是变法。魏国的李悝、赵国的公仲连、楚国的吴起、韩国的申不害、齐国的邹忌……七家诸侯都使出浑身解数鼓励别国的国民迁徙到自己的土地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产出更多粮食,才能在战争的时候保证有兵源。

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现在我们叫他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原名卫鞅,生于卫国,所以姓“卫”,又称公孙鞅。

后来,卫鞅在秦国被封于商地,才称商鞅。

年轻时,卫鞅托身于魏国大臣公叔痤幕下,公叔痤知道其身负大才,当然,也知道他是一个无耻之徒。

公叔痤临终前,魏惠王来探望他。

公叔痤在病榻上对魏惠王说:“卫鞅虽然年轻,但此人身负奇才,恳请大王拜卫鞅为相,魏国霸业必成。”对魏惠王来说,虽然也认识卫鞅,但还是很陌生。而且,在魏惠王眼里,卫鞅实在太年轻了,怎么看都不像一个相才。

于是,魏惠王只是吭了一声,并未作答。

见此,公叔痤又说:“如果大王您不肯重用卫鞅,那么,臣恳请大王一定要杀掉他,这个人绝不能为他国所用。”魏惠王走后,公叔痤念及多年追随之情,突然良心发现,他把卫鞅叫到床前,告诉卫鞅自己与魏惠王的谈话。最后,公叔痤摆摆手,让卫鞅赶紧逃走。此时,卫鞅表现出了自己的智慧:“魏惠王既然没有起用我,他也就不知道我的才华;不知道我的才华,又怎么可能真的杀掉我呢?”

公叔痤看着面前的卫鞅,留下了自己最后的遗言:“如果有一天你带兵打进魏国,希望你能念及我对你的收留之情,为魏国宗庙留下后嗣。”

送别阖然而逝的公叔痤,卫鞅踏上了自己的旅程:天下知我者绝非公叔痤一人,我注定是一个枭雄,我一定能成就一番霸业。

卫鞅选择的目标是秦国。在这里,卫鞅变成了商鞅。时值秦孝公当政,商鞅通过朋友先后三见秦孝公,论述了三个不同命题。

第一次见到秦孝公,商鞅大谈应如何仿效尧、舜、禹,建立一个人间天堂,即所谓“帝道”,结果秦孝公睡着了。

第二次见到秦孝公,商鞅大谈如何仿效春秋霸主辅佐周王室,即所谓“王道”,结果秦孝公虽然不悦,但仍旧认为可以跟商鞅继续谈下去。

第三次见到秦孝公,商鞅独辟蹊径开始谈论如何在战国独自称霸,就是所谓“霸道”,结果秦孝公不知不觉坐到了商鞅面前。

此后,便是秦孝公重用商鞅,也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商鞅变法”,有人将之总结为四个字—“重农抑商”。

武侠小说里有一种功夫,武林高手在决战中会耗尽全身气血,向对手发出致命一击,代价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一般来说,这种武功都是邪派武功。鉴于这种武功实在是损人不利己,所以即使是邪派教主也不敢轻易使用。

商鞅变法,就是这种邪派武功。

一般贪官也就是贪污很多钱,一般贪婪的皇帝也就是把赋税提高到国人无法忍受的地步,而商鞅和秦孝公要的是天下之利,天下之利只能归秦孝公一人所有。此后,秦国爆发所有力量,不但消灭了六国,也耗尽了自己的钱财、锦帛、粮食,宗庙社稷终至不保……我们先解释“抑商”。

战国时期,国人已经分为士、农、工、商四类。“商人”的本事在于身上有钱财,喜欢四处流窜、最不听话。所以,必须抑商,所谓抑商也就三条。

第一,秦国不能出现粮食贸易。粮食是战国时代最重要的物资,禁绝了粮食贸易也就基本禁绝了商业。这么做当然是有深意的,因为,如果秦人买不到粮食就只能自己去种地,种地的人最实在。

第二,加重商税,重到任何贸易品种都无利可图。

第三,降低商人地位。战国七雄,只有在秦国,商人才与赘婿并列为最低等的国人。

一旦有徭役、战争,商人总是最先被征发。秦国军规明文规定,不必怜惜商人及其子孙的生命,无论什么脏活、累活、危险活都要派商人去干。比如,攻城的时候去城墙上拆砖头。商鞅之前,秦国的都城是全国性商业中心,北通犬戎,东连三晋,与中原大梁、洛阳、淮阳、定陶等地齐名;商鞅之后,秦地几无贸易。

没有贸易,当然也就没有货币。

货币是一枚一枚的铜钱,分散在国人手中,秦孝公如何能贪天下之利?只有禁绝货币,才能把所有利益都归于国君,国君才能更有势力。

否则,如果有一个人跟国王分钱,那国王就只能得到一半财富;如果有十个人来跟国君分钱,那国君干脆不要混了。

然后,再来看“重农”。

这是一件相当不靠谱的事情,商鞅从来没有“重农”。他真实的想法是: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所以,要想做最有权势的国君,就必须让天下人穷困!

农、工、士、商四类人中,“农人”必须依附于田宅,最缺乏流动性,手里也最没钱,是最容易管理的对象,也是最好的“弱民”。

所以,如果让我解释商鞅的“重农”,就是“重视管理农人”,而不是“重视农业”。

据说,商鞅“重农”的功绩在于给全国农人分配土地;据说,商鞅治下,每个男丁可以分配到一百亩土地。“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是战国时代孟子的理想,最早出于《周礼》,到了《汉书》中居然成为商鞅的土地分配标准。

就为这,商鞅被歌颂了几千年。

这事儿是相当不靠谱的,要知道,商鞅活着的时代孟子还没有出世。而且,关于商鞅均田,我也找到了另外一种答案—

什么才是军功?

商鞅所谓的军功,就是数一数敌人的脑袋—被砍下来的脑袋。也就是说,能从商鞅手中拿到土地的人,必须在战场上拼过命、流过血、砍死过人。士兵砍一颗人头可以换取五十亩土地;反之,如果一个五人小队没有砍掉一颗敌人的脑袋,队长就得交出自己的脑袋。《史记》《资治通鉴》记载了很多同样的故事,秦兵为争夺一个砍下来的脑袋自相残杀—那可是五十亩耕地。

战国时代,其他诸侯都信奉,国人听到战争避犹不及,唯有秦人,听到战鼓就拊掌相庆。父亲送儿上战场、兄弟送哥哥上战场、妻子送丈夫上战场,最重要要嘱咐一句:不砍敌人的脑袋,就别回来。

秦国崇水德,水尚黑色。两千多年前,黑云蔽日般的秦军曾号叫着冲向山东六国,士兵腰上别着刚砍下来的人头,滴着鲜血……

问题是,即使你抱着发财的梦想走向战场,即使你真的肯拿起刀枪,也未必能取得别人的脑袋,更不一定能换来土地。敌人不是稻草人,拼命的时候,秦人同样也可能被敌人砍掉脑袋。

这是一种逆淘汰机制,只有刀头舔血的暴徒才可能获得军功。体弱者、有道德者虽然也被赶上了战场,但是,他们不但没有得到军功,反而被敌人砍了脑袋。最后,汉朝董仲舒准确描述了商鞅分配土地的结果: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就算陕北汉子真的很实在,侬也不能当秦人是痴线啊!秦人当然对这种灭绝人性的“耕战”政策不满。何况,秦人也长了双手双脚,按照以往经验,大不了跑路到其他诸侯那里。

但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敢跑路,商鞅有九种方法弄死你!第一种方法,叫“户籍”。

以前,诸侯通过宗族控制国人;现在,商鞅设立了郡县统治农户。县郡长官由秦王亲自任免,县内民户、土地由县令掌握。

国人从商鞅手里拿到的是自己原来宗族的土地:拿到了土地,废黜了宗族。从此,中国农人第一次以“户”为单位直接面对统治者。顺便说一句,商鞅的税收也按农户收取。首先,根据对农户进行的详尽调查,计算出每亩土地的粮谷产量;然后,按一定税率征收田税。至于税率,高到了相当离谱的地步,一年田税要足够秦王十年用度。

商鞅之所以敢如此放心大胆地盘剥,是因为控制单一的农户比控制强大的宗族容易许多。毕竟宗族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抗王室,而被拆分为一个个家庭,就没有任何能力对抗封建集权。

至于农人,毫无血缘关系的五家被编成一“伍”。谁敢反抗,五个农户全体受罚,一般情况下会全被诛杀。即使有人跑出了家乡,只要在秦国境内,没有良民证的人也难免被抓获。没有良民证的结果就是被杀掉。

第二种方法,灭绝文化。

商鞅认为,笨的人好管理。《诗经》《尚书》是周朝文化的代表,如果国人以《诗》《书》中的道理去蛊惑人心,有一个人,就能让上千人不再以耕战求富贵;如果信奉《诗》《书》的人当了县官,就会有一个县的人不再尊敬国君;如果天下人都信奉《诗》《书》的道理,势必有人结党于下、议论政令,秦孝公的国将不再是秦孝公的国……

国人只需要懂得在战争中多杀几个人、多分几亩土地就行了,至于文化,那是一定要废黜的。商鞅变法,就是有人偶敢提及《诗》《书》,杀无赦;有人敢以《诗》《书》里的道理讥讽国政,灭族!

什么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统统都是垃圾,都应该被扔进垃圾堆……

第三种方法,罚,不是罚钱,是罚命。

禁绝了《诗》《书》,商鞅拿出了自己的一套办法,就是所谓的“法家”。首先,请注意,是“法家”绝不是“法治”。商鞅是这样解释“法”的:君王嘴里说出来的话就是法律,目的就是管住所有人。

至于如何管住大家,商鞅提出了更不要脸的方法—任力不任德。所谓“任力”,说白了就是重罚,罚款单位是一条人命。看一看商鞅制定的刑罚就知道有多变态:凌迟、汤镬、剥皮、腰斩、五马分尸……顺便说一句,“诛九族”这个罪名就是商鞅发明的。

商鞅治下,不是错误的错误也会遭重刑,比如,拉着草木灰撒在地上的人都会被割掉鼻子(大家可以理解为乱扔垃圾,因为商鞅认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引起路人不满,进而双方打架斗殴,后面我们会介绍为何秦人如此剽悍)。

我看,法家不叫“法家”,应该改名叫“罚家”。

三皇五帝夏商周,混到商鞅这里,彻底抛弃了“民惟邦本”的治国思想,撕下了所有伪善的面纱,开始用赤裸裸的非道德手段达到功利性目的。

只有这样,才能威吓秦人;只有这样,秦君才能贪天下之利!

“重农”、“抑商”、“户籍”、“愚民”、“罚家”……商鞅确实在统治期间禁绝了货币。

遗憾的是,提升了军队战斗力、弱化了国人才智,商鞅却没有挡住粮价一飞千里。因为精壮的劳动力都跑到战场上砍脑袋去了,当然,也有若干精壮的和不精壮的劳动力被人家砍了脑袋。

无论是砍人脑袋还是脑袋被砍,都会最大程度减少国内劳动力,都会使粮食产量下降。本来商人还可以贩运点粮食,现在,没有商人,何来粮食?

断绝了内外两种途径,秦国就断绝了粮食来源,也就难怪粮价最终上涨了。秦孝公死前,秦国的粮价已经飞涨到一千六百钱一石,如果按秦半两标准重量和魏国布币的重量比例计算,秦国粮价已经高出魏国几乎六十倍。

这样的粮价下,秦国不出事才怪。

为平息民愤,秦孝公的继任者秦惠公找到了一个完美的替罪羊—商鞅,秦惠公上台后亲自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逃出了秦朝都城,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商,这也是秦国最后一块没有实行郡县制的土地。在这里,商鞅起兵对抗秦惠公,最终,兵败被处以车裂之刑。

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

吕不韦显然意识到,在农耕时代振兴服务业是不靠谱的。他看中的产业是农业—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即“重农兼末”,所有非农业都要为农人服务!

如果由着商鞅的性子折腾,估计等不到统一中原,秦国就得把自己折腾到亡国了。

还好,秦国很快有了吕不韦。

吕不韦生于卫国一个商人世家,本来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这位很有前途的商人通过一笔生意华丽地转身为政治明星,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吕不韦不仅告诉我们世界上哪种生意最赚钱,还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高收益、高风险”的真谛,因为,这笔最赚钱的生意最终断送了吕不韦的性命。

关于吕不韦,我们从这笔生意说起。

战国时代诸侯经常结盟,不过,这种盟友关系相当不靠谱。所以,为了让盟友变得靠谱,盟国之间要互派王子在对方国家居住,算是质押给对方一个人质。

秦国的王子—子楚,就是被质押在赵国的人质,不过,秦国似乎不太在乎子楚的性命,经常派兵问候赵国的城池。鉴于秦国经常动武,还在长平坑杀过四十万名赵国士兵,赵国对子楚当然不太恭敬,子楚混得也很不成样,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吕不韦……

多年行商生涯给了吕不韦敏锐的眼光,遇到子楚后,吕不韦很兴奋,回家后跟父亲商议,主题是探讨如何赚钱。

吕不韦:投资农业利润如何?

吕父:十倍吧。

吕不韦:那投资珠宝呢?

吕父:一百倍。

吕不韦:如果培养一个王子登上王位,能赚多少倍?

吕父:无数。

吕氏父子的对答出色地回答了“什么生意最赚钱”这个问题,答案是:投资封建权力才是最赚钱的生意。货畅其流,但利润总有定数。权力就不一样了,有了权力,封建官僚就可以披着合法的外衣去抢劫。

但显然,投资现任权力的成本很高,国王富有天下,不会在乎你的投资;而且,如果他觉得你太有钱,没准直接把你抢个精光。

结论:投资封建权力,就要投资潜力股,要从娃娃抓起。

吕不韦选中的潜力股,就是子楚。

对吕不韦来说,这确实也是一笔生意,从一开始吕不韦就将子楚看作“奇货”,

并称子楚为“异人”。

通过一系列艰难的运作,吕不韦买通了现任秦王的正室华阳夫人,成功地让子楚拜华阳夫人为嫡母;在子楚逃离赵国的时候,吕不韦还附送子楚一位貌美如花的姬妾。

最后,子楚成为秦庄襄王,吕不韦拜秦相、封文信侯,就连那位美姬也生下一个名字叫“嬴政”的男婴。

吕不韦是幸运的,他在这桩生意上获得了极大收益。秦庄襄王(子楚)即位的时候已经六十岁了,只在王位上待了三年就死掉了,继任者嬴政只有十一岁,秦国真正的主人是吕不韦。

吕不韦又很不幸,秦庄襄王给他留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秦国。商鞅穷兵黩武,山东六国已经铁了心要摆平这个心腹大患,六国数次合纵攻秦;秦国之内,四年内连丧三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又发生了罕见的蝗灾。

能否扛过这一关就看吕不韦了!

吕不韦是商人,商人要收拾秦国这个烂摊子就需要钱,需要很多钱。

吕不韦拿出来的赚钱法子是“卖官”能为国家捐粮食一千石的人,赏爵位一级。

为此,后世不断有人攻击吕不韦“买官卖官”,司马迁所说“不韦钓奇”也充满了讽刺和不屑。

“买官卖官”确实很可耻,但事情还是要分开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