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来说,父母所有的喜欢都应该有着一个明确的方向,那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培养一个优秀的人的关键是注意培养他的性格,而并非培养他的学问。在培养性格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6.王羲之--“要和外睦内,敦厚谦让,才得光前裕后。”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约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他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王羲一出仕便为秘书郎,后为庾亮的参军,再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最后做到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王右军”。王羲之从小爱好书法。幼年时他曾跟随姨母,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过书法。渡江后,他又学习了前辈书法大师李斯、曹喜、张芝、张昶、蔡邕、锺繇和梁鹄等人的书法。这使他的书法融合各家所长,自成一家。王羲之的书法刻本很多,像《乐颜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楷书作品,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兰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它被誉为法贴之冠,被各代名家悉心钻研。王羲之还善于绘画,是历史上比较早的兼精绘画的书法家之一。
王羲之教子故事:
王羲之出身士族,初任秘书郎;继而升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辞去官职,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为官清正廉明,爱护百姓;对自己儿子的教育是非常严厉的。
有一次,王羲之与好友许玄度到奉化一带采药、游览。住在一个小客栈里,听到当地有兄弟俩为夺资财,动辄斗殴,以至杀人,受到法律制裁,被处死刑。
王羲之看了处决榜文后,脸色沉重,若有所思地对许玄度说:“此二子残忍如此,不知我后辈日后如何?”回家后把儿子们叫到跟前,将这一耳闻目睹之事,详详细细地讲给儿子们听。随后命家人拿来文房四宝,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敦厚谦让”四个大字。
儿子们围观着,但不知今天父亲所写这四个字的用意,纷纷要求解释。王羲之语重心长地说:“敦厚者,庄重朴实也;谦让者,厚人薄己也;为人处世,以德为本,人和为贵,遇事应退让三分。你们可记得‘让枣推梨’的故事吗?”
“我们记得,去年您老不是讲过嘛!”儿子们齐声回答。王羲之微微一笑,说:“对,你们要学王泰让枣、孔融推梨的精神,有一味之甘,分而食之。兄弟之间,本同血肉,情如手足,要和外睦内,敦厚谦让,才得光前裕后。若如彼等逆畜,则人所不齿,遗臭万年。切记,切记!”
然后王羲之叫儿子们把“敦厚谦让”四个字拿去临摹,并要儿子们每人每日临一字,每字写五遍,要求儿子们将四个字牢牢记在心中。
后来,王羲之的儿子们在严父的教育下,个个虚心、勤奋、节俭,成了有用之才。大儿子王献之写得一手好字,在当时和后代影响很大,与王羲之齐名。历史上并称为“二王”。
育子点拨:
王羲之的教子用心可谓良苦!他将从外面看到的真实的事情讲给儿子们,以警示他们为人要敦厚谦让,并写下“敦厚谦让”这四个大字,让儿子们临摹,以使其将此训导牢记心间,又再三告知:只有敦厚谦让,和外睦内才能光前裕后,否则将遗臭万年。
在某报刊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位老先生懊悔地说:“儿子小时候就十分调皮,有时爬到邻居家屋顶把电视机天线拔掉,有时跑到房间里面放鞭炮,而我又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平时工作也很紧张,所以一见到儿子这些荒唐的行为就狠狠地打他骂他。”老先生又说,小孩子调皮是好事,但作为家长应该加以引导而不是粗暴压制,孩子幼小的心灵是需要保护的。他说现在看到别人家长打骂孩子他都忍不住要阻止。
这位老先生的儿子曾经是一个有很大抱负的人,曾经立志要上国外名牌大学,但是现实是他的学习成绩总处于下游,他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在农村念初中的时候又经常受到小痞子的敲诈威胁,他的自尊心又受到伤害;回到家中,父亲迎接他的总是劈头盖脸的打骂。慢慢地,他的心灵开始封闭,直到外人无法走入。
其实孩子都是有幻想的,关键看怎么引导,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打击。那位老先生的儿子经常买很多的书但从来不看,要学电脑可是只学会打字,要做生意可是又差点落入传销,还买来不少彩票的书研究,可是没有一点效果。对于儿子的这些幻想,老先生的态度一直是“粗暴地打击”。老先生眼含泪花地说,“现在想来这样是不应该的,这些孩子比谁都更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啊!”
从孩子懂事开始,就表现出对周围人的评价的高度敏感。此时父母的道德水准显得格外重要。父母们按照正确的道德规范对孩子肯定与否定、赞赏与惩罚、会使孩子将其逐渐内化为某种道德情感,对自身的言行或者产生自尊心、正义感、自豪感,或者产生自责、内疚、悔恨等情绪。如果父母引导失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打下扭曲的烙印,便会使孩子产生错误的道德评价,混淆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进而产生失范、越轨行为。也就是从小开始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会受到周围人的表扬,什么是坏的,是会受到谴责的。这才是做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准则。
教子小径:
1.将生活中的或反面或正面的事情讲给孩子听,从而给孩子指出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
2.适时地强调一些做人的基本准则,比如友善、谦虚等等,使孩子内心产生好的影响。
名人教子名言:
要修养被尊敬的人格,需经过长时间的被信任,但人格破产只需要做错一件事。
--王永庆
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禀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
--普罗塔戈拉
谦让是身体的良心。
--巴尔扎克
7.苏轼--“研究学问、考证事物,必须实地考察求实”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苏轼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他初入仕途,苏轼虽主张改革,反对因循守旧,抑制豪强,但不同意王安石的变法理论,苏轼认为“欲速则不达”,建议神宗特殊政策皇帝不要“求治太速,进言太广”。由于这些意见和建议遭到变法派的反对,苏轼被迫外调,先通判杭州,以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在他为官之处,注意了解民情,关心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所到之处都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和热爱。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作品留存至今约四千余篇。他的重大贡献在于和欧阳修一起建树了一种稳定成熟的散文风格,世称“欧苏”。他的诗清新自然,逢源自始,似信手拈来,亦庄亦谐,大巧若拙,题材广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化,是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
苏轼教子故事:
北宋文学大家苏轼不仅为文汪洋恣肆,明白通畅,在家庭教育上也别具一格。散文名篇《石钟山记》就是他“教子求实”的佐证。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担当团练副使。这是一个闲差使,43岁的苏轼得以有闲经常与长子苏迈一起读书作文,说古论今。有一天,父子俩不知怎的竟谈到了鄱阳湖畔石钟山的名称由来。苏迈从《水经注》等古书中找出许多说法,如“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止响腾,余音徐歇”。对这些说法,苏轼都觉得是牵强附会,实不可信。苏迈想找其他书,苏轼阻止了他:“不用找了。大凡研究学问、考证事物,切不可人云亦云,或者光凭道听途说就妄下结论。看来,石钟山这个问题,还必须实地考察求实才能解决呢!”
“石钟名称由来”这一问题,在苏轼父子俩的心中一悬就是5年,一直到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才有了解决的机会。是年六月初九丁丑日,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省鄱阳湖东)担任县尉,48岁的苏轼送他到湖口,顺便带着苏迈一起考察石钟山。白天,庙里的和尚叫一个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间挑了其中的一二块石头来敲打地,父子俩当然不相信。
月光明亮的当晚,父子俩乘着小舟来到山的绝壁下,沿着山脚寻找。寻到一个地方,只听见一阵阵清畅高扬的声音,如钟鼓不绝,原来,这里的山脚下遍布石窍,大小、形状、深浅各不相同。它们不停地受到波涛撞击,所以才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宛若周景王的无射钟,魏庄子的歌钟,庞大乐队中的钟鼓齐鸣一般……父子俩此刻终于恍然大悟:这才是“石钟”名称的由来啊!
随后,苏轼又抓住父子俩同探石钟山这件事,谆谆告诫儿子苏迈:“石钟”名称由来,此事本不难明白,只须实地考察就行了,由于一般人不肯去下这功夫,宁愿到书本里去寻找答案,而浅薄的人又往往附会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解释,最终以讹传讹,使本不难明白的事千百年来不得明白。你应当切切记住,“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是不可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为让儿子更深刻地理解“求实”的重要性,苏轼又提笔撰文。于是,苏迈乃至后人就读到了出自苏轼笔下的名篇《石钟山记》。
育子点拨:
苏轼对儿子苏迈的教育方式可谓奇特!指出大凡研究学问,考证事物,不可人云亦云,应做实地考察,并带着儿子去实践求证。这一方法值得人们效仿和借鉴。
在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上,如果是未定的事情不可以随便臆断,没有根据的事不可以随便疑人。求实是认识真理的基本选择,绝不能人云亦云。人云亦云就是丢弃了求实精神,告别了人生美德。
做父母的要适时地告诫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要敢于服从真理,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张,要刻苦学习,不要“一桶水不满,半桶水晃荡”,要善于独立思考,不做分数的奴隶,要有一个健壮的体魄,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据某媒体报道,2003年一位名叫聂利的小学生撰写的科学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她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科学新发现:“蜜蜂有自己的发声器官,不是生物学界以往一直认为的靠翅膀振动发声。”通过聂利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学生之所以会有这么重大的科学发现,并不在于她有多么的聪明和与众不同,而在于她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敢于向早已成为“定论”的学说提出质疑。
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断地求索着,这是一个不断证实或证伪人类原有认知的过程。没有质疑和求索,就没有科学的重大发明、发现和社会的进步。质疑和求索一直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一个国家的下一代有没有敢于质疑的勇气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作为父母和家长,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一般从十五六岁的孩子开始培养更适宜),我们都应注意培养他们的质疑勇气和求索精神,其实这也是“教学相长”,亲子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最佳实现形式。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培养和褒奖的往往是“听话”的孩子。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只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考试取得高分,就是好孩子。至于课本上说得对不对,老师说得对不对,则往往不是成人在教育孩子时所考虑的问题。而一些敢于对课本和老师所说的内容表示“质疑”的孩子也往往被人们视为“异类”,这使孩子的质疑和求索精神受到压制,消磨殆尽。
当然培养孩子的质疑和求索精神,还要注意不能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防止孩子形成对任何事物都无端猜忌的心理。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孩子善于观察,谦虚务实,敢说真话淳朴善良的品性。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才能真正做到既能引导孩子少走或不走弯路,又不消磨掉孩子善于发现,勇于求索,敢于质疑的锐气。
教子小径:
1.对于一些问题的缘由不可完全相信书本里说的,如果问题确实具有可考性,应带孩子去实地考察一番,以培养其求实的精神和品性。
2.如果考察属实,再对孩子强调求实考察的重要性。
名人教子名言:
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空想。
--卡莱尔
要达到预期的目的,求实精神要比丰富知识更重要。
--博马舍
一个人假如不脚踏实地去做,那么所希望的一切就会腐败。
--莫罗阿
8.郑板桥--“立志有成者,多出于贫穷的人家。”
郑板桥简介: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干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
郑板桥教子故事:
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县令时,年过半百得子,他却毅然决定把儿子托在堂弟郑墨家寄养。他给郑墨写了一封信,说出了他爱子见解。郑板桥在信中道:“余52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热爱必以其道,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可见,他不把做官人家的“独苗”当小皇帝娇惯,而是要培养其善良性格。
郑板桥平生不喜欢笼中养鸟,他认为这很不尽人情人理,因此,他不喜欢孩子们做“发系蜻蜓,发缚螃蟹”之类残害生灵的游戏,有一次,他在信中关照弟弟说:“虽然要让孩子嬉戏玩耍,但要使其增长忠厚的性情,驱除他残忍的人性。”他就是这样从各个方面来陶冶孩子的性格的,即使是生活中的小事也不放过。
郑板桥平时也很重视对孩子进行尊师爱友的教育。他认为“请师傅,待同学,都不可以不慎重。”老师不一定都是海内名流,不过是一方之秀,作为家长,倘若明里暗里讲老师的不是,就会使老师心里不安,教书也不能尽心。而孩子也就会由此不尊敬老师,对学业漫不经心。
郑板桥还要求自己的孩子平等地对待同学,并且要乐于助人。他在家信中关照说:“纸笔墨砚,我们家里有的,应该不时地分给同学。在帮助贫家子弟时,不可以有‘恩赐’的观点,而应该体察他们的困难,也于真心在‘无意中赠与’。”他还告诉弟弟,对孩子和家中仆人的儿子也要平等对待。
育子点拨:
郑板桥对待子女就是这样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时代,有的父母过分地宠爱、过分地照料,让他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四体不勤的寄生生活,这不是真正地爱护子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做惯坏了他们,培养了他们的依赖和惰性,泯灭了他们的进取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