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国家地理
2069100000030

第30章 阿根廷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的南部,东临大西洋,面积为2776889平方千米。

阿根廷的地势东低西高,东部和中部是潘帕斯草原,西部是安第斯山脉,南部为巴塔哥尼亚高原。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和温带气候。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十分繁华,有“美洲巴黎”的美称,有科隆大剧院、五月广场等著名建筑。接近南极地区的罗斯格拉希亚雷斯冰川国家公园则以拥有巨大而壮观的冰川而享有盛名。

罗斯格拉希亚雷斯冰川国家公园

位于阿根廷圣克鲁斯省西南部的边境地区的罗斯格拉希亚雷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冰川之一,仅次于南极洲和格陵兰。这个地区由面积4459平方千米的冰川国家公园和面积1541平方千米的国家自然保护区两部分组成。

这片山地冰川区有47座极为壮观的冰川,这些冰川最从巴塔哥尼亚冰场漂移过来。其中,分布在冰川公园内的有10座,这10座冰川分别为马尔科尼、莫亚诺、维埃德马、乌普撒拉、奥内利、马约、斯佩加西亚、阿梅格西诺、莫雷诺、弗里亚斯,这10座冰川从北往南,依次屹立于公园内。但除莫雷诺外,其余几座冰川都在消融过程中。据估计,这些冰川经过缓慢消融后,最后将注入大西洋。

伦卡树是公园中的主要树种。这里还生活着水獭、分趾蹄鹿、矮鹿、秃鹿、原鸵等稀有或濒临灭绝的动物,生活在这里的动物中,以喜欢群居的啮齿目动物南立大毛丝鼠最有特色。瓜拉尼耶稣会传教区瓜拉尼耶稣会传教区坐落在巴西南部的圣米格尔·德拉斯米希奥内斯和阿根廷东北部的来希奥内斯。耶稣会传教士克里斯托巴尔·德门多萨和巴勃罗·贝纳维德斯原于1632年在圣佩德罗山麓的伊比奎河右岸建立了传教区,但教区经常受到圣保罗派的袭击,这两位传教士被迫把教区迁移到皮拉蒂尼河畔,在圣米格尔·德拉斯米希奥内斯地区,教徒们还曾建立了教堂。后来,意大利米兰建筑师吉安·巴蒂斯塔教士在教堂的遗址上,重新建造了一座新教堂。这座具有18世纪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新教堂从地基到屋顶,全部用石头砌成。

瓜拉尼耶稣会传教区由位于巴西的圣米格尔·德拉斯米希奥内斯,以及阿根廷境内的圣伊格纳西奥·米尼村、圣安娜村、罗雷托圣母村、圣母玛利亚埃尔马约尔村等五个村落组成。直到现在,仍有一些学校、住宅、作坊等古建筑遗迹可在这些村落中见到。作为17~18世纪时耶稣教团在南美传播的见证,瓜拉尼耶稣会传教区不论是在天主教传播史上,还是在南美天主教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隆大剧院

科隆大剧院是阿根廷的著名剧院。

位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内的科隆大剧院始建于1889年,历时近10年,于1908年落成,由当时著名建筑师弗朗西斯科·塔布里尼设计,采用浓郁的意大利建筑风格建造而成。这个剧院以其精湛的雕塑技艺以及豪华的现代化设备被称为“世界第三大剧院”,仅次于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意大利米兰的拉·斯卡拉剧院。

剧场大厅面积7050平方米,呈马蹄形,观众席共七层,共2487个座位,加座后可容纳观众4000人。厅内有一个长35.25米、深34.5米的大舞台,是世界最大的舞台。在大厅穹顶,有51幅由阿根廷著名画家拉乌尔·索尔迪画的以音乐舞蹈为主题的绘画。在靠近天花板的墙上写有世界名剧和各国著名乐队的名称。剧场内,还设置了观众休息厅、会议厅、艺术家休息厅、排练场、宴会厅、练功室等多个厅室,在这些厅室里,都有著名作曲家、音乐家、乐队指挥的塑像,而一些著名剧照、名画和其他艺术品则挂在走廊两侧。剧院内,除了剧场外,还设了音乐、舞蹈等专科学校,以及戏剧图书馆、声乐艺术博物馆、音乐档案馆等。

在陈列着各国古典和现代戏剧、舞蹈鞋的陈列室内,陈列着一双1956年由中国著名京剧演员李少春赠送的舞靴。在剧院地下室,还设有供舞台美术工作人员设计与描制舞台布景以及供木工制作五花八门道具的道具车间。此外,还设了假发与头饰车间,在这个车间里,陈列着3万多个用亚麻、人发、化纤制作的各式假发与头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