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国家地理
2069100000037

第37章 越南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面积为329556平方千米。

越南国土狭长,多高原和山地,西北部的番西邦峰海拔3142米,为中南半岛最高峰。属热带季风气候。越南山水秀丽,名胜古迹多达70多处。近年来,越南旅游业有了较大发展,开辟了10个重点旅游区,其中以名胜古迹群和避暑胜地最为吸引人。顺化古迹群顺化在历史上曾经是越南的都城,现在是平治天省首府,城中有香江穿流而过,在14世纪左右,香江两岸分别叫做“化州”、“顺州”,到19世纪时才统称“顺化”。在1635~1945年间,旧阮、西北阮、新阮等越南地方封建王朝都先后以顺化为都城,城中保留下了许多古代建筑。1993年,顺化古迹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顺化皇城是阮氏王朝的皇宫,位于香江北岸,坐北朝南,面对御屏山。是越南现存最大而且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落。皇城基本上是仿照中国北京的紫禁城建筑的。围绕皇城外层的京城则是法国建筑风格。皇城呈方形,城内宫殿层层叠叠,建筑雄伟,城外有护城河环绕。顺化皇陵散布在香江东西两边的山岭上,共有6座,是阮朝皇帝的陵墓。每陵占地一至两个山头,山上青松蓊郁。嘉隆陵的布局很严谨,环境清幽。陵上华表耸立,殿宇巍峨。其他陵墓的布局、规模等基本上相同,只是面积的大小和建筑的繁简有所不同。

顺化旗台矗立于顺化皇城午门前,赋文楼后,正面与御屏山遥遥相对。台分3层,上层高6米,下层高5.6米,中层高5.8米。旗杆起初是木制的,分2段,高29.5米,曾多次被折断。在阮朝时,旗台是封建王朝举行庆典时用来升挂旗帜的,平时则用作嘹望台。旗台高耸入云,远在数十里之外的地方也能看到。顺化还有天姥寺、耀帝寺、灵光寺、慈谭寺、.南郊坛、静心湖等名胜古迹。

下龙湾

下龙湾属广宁省,地处于海防市吉婆岛以东和鸿基以南,离河内150千米。面积1500多平方千米。这是越南北部海上胜景,是喀斯特地形最瑰丽的地区。

1994年,下龙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公元10世纪以前,这里曾被叫做“安邦”、“绿海”、“绿洲”。后来,这里改名为“玉水”、“玉山”。相传,这里的山峰是神龙吐出的珍珠落入大海后变成的,这也是“下龙湾”名称的由来。

地质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下龙湾由原来的高山地区变成汪洋大海是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造成的,海面的小岛便是原来的山峰,岛上的岩洞则是原来山上的山洞,这里是北部湾著名的旅游胜地。

下龙湾包括3个小湾:东湾,翁门煤港和邻葫芦岛;南湾,包括云海、明珠、中门等很多岛屿;西湾,界巡珠岛和吉婆岛。

在这些风景区里,一座座的石灰岩岛便如散落在海面上的粒粒珍珠,美丽而又精致,吸引着各方的游人。岩石上的岩洞内有许多姿态各异的钟乳石。其中,有一个被称作“岩洞奇观”的洞。洞口不大,但洞内别有洞天,十分宽敞。洞壁上有酷似各种动物的钟乳石,它们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令人不禁要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下龙湾还有一座名山:诗山,1468年黎圣宗到这里巡游,看到这美丽的风景,忍不住用汉文赋诗一首,这就是诗山得名的由来。

文庙

文庙又叫国子监,坐落在还剑湖西,是河内的古建筑群落。文庙坐北朝南。高350米,宽75米,四周的围墙约1千米长。是古代越南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地方和文化教育中心。文庙最早建于1017年,用以祭祀孔子,同时此地又是太子读书的地方。1833年阮朝明命年间,寝殿被翻修一新,文庙周围的墙也是在此时修建的。900多年以后已毫无李朝初建时的痕迹,大拜堂和正寝殿等大部分建筑修建于18世纪黎朝末代,剩下的一小部分建筑是19世纪和20世纪的建筑。

文庙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大门、大中门、奎文阁、天光井、大成门、大拜堂、正寝殿、启圣祠。文庙拥有五进院落,其中第四进院落为文庙正区,包括正寝殿、大拜堂以及大拜堂前两侧的东西配庑。正寝殿和大拜堂前后并列,中仅隔一重檐方亭,以前合称大成殿,面积差不多大,均宽九间、深三间,顶为歇山庑殿式。这两者是文庙的主要建筑。正寝殿亦称上殿,是奉祀孔子的地方,大拜堂用以陈设祭器和举行祭礼。“万世师表”汉字匾额悬挂于大拜堂正中,据说这四字是清朝皇帝康熙的手笔。坐落于二进院落后部,靠近三进院里天光井南边的奎文阁也是文庙的主要建筑。系当年名士聚会论文品字之处,建筑别致,小巧玲珑。阁分上下两层,上层用四根木柱,柱间安设圆窗框,呈开放式外观;下层是前后院通道。建在四根方形砖柱之上,阁顶为重檐九脊,其特色在于上下檐屋坡靠得很近。天光井为一方形水池,进士题名碑82块矗立于天光井东西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