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国家地理
2069100000051

第51章 也门

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面积为531869平方千米。

也门南临阿拉伯海和亚丁湾,海岸线长2000多千米。境外内大部分地区为山地,东北部为沙漠,沿海有小块的平原。多属热带草原、沙漠气候。

也门是伊斯兰国家,境内有很多清真寺和古城遗址,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希巴姆古城希巴姆古城,地处也门中部的哈德拉毛省,位于距首都萨那以东约470千米处。公元3世纪时是哈德拉毛王朝的都城。16世纪时,由于闻名遐迩的“乳香之道”穿过这里而发展起来,并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希巴姆所处的哈德拉毛河谷,是阿拉伯半岛最大的干涸河谷,160千米长,平均2千米宽,暴雨一来,洪水泛滥。1524.年的大洪水,差点将整座城市毁灭掉。

希巴姆的街道和现有的建筑都是大洪水后重新修建的。最古老的建筑是“星期五清真寺”,这是公元904年,哈里发哈伦·阿尔·拉希德建造的。“贝特·哈尔霜姆馆”被辟为博物馆,以展示希巴姆传统生活样式而蜚声也门国内外,吸引了许多游客。

希巴姆古城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400米,呈长方形,大约有500座建筑物分布在城区内,5~6米高的城墙将古城围得严严实实,足以防御外敌。

萨那古城

萨那位于也门西部的高原盆地中,2350米高的海拔,四季如春,广阔肥沃,一向就有“春城”、“阿拉伯明珠”的美称。萨那古城,坐落在阿拉伯也门共和国首都萨那的东部。

萨那古城,位于阿拉伯半岛交通要冲,历史悠久,不下2000年。相传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楼——高约100米的霍姆丹宫,在公元前l世纪时便在这里落成。至今霍姆丹宫残骸仍存,轮廓依稀可见,整个宫殿高达20多层,四角分别用白、黄、红、黑四色大理石砌成,呈正方形。塔顶有一间客厅,四头石狮各守一角,一块高20米的完整的大理石经加工成了客厅的屋顶。

哈吉尔宫是希木尔王朝时期的建筑,位于萨那西北部。整个宫殿是在一块完整的巨石上建造的,故称“石头宫”。整个建筑高达六层,雄伟壮观,宫中有一水池,当年,伊玛姆就在这里欣赏宫女们洗澡。

萨那古城的建筑是典型的伊斯兰阿拉伯建筑风格,楼堂屋宇用石头垒砌而成,多是青石、白石、黄石,坚定而庄重。窗户有上下两部分之分,装有彩色玻璃的石膏窗构成上半部分,各种几何图案清清楚楚地被刻在石膏窗上,下半部是可开可关的普通窗户。至今,萨那古城的古老建筑仍保存得完整无缺,风采无限。轮廓分明的住宅塔楼和古清真寺巨大的穹顶、高耸的宣礼尖塔,掩映在碧绿的群山环绕之中,组合成十分和谐的整体,远远望去,宛若仙境。宰比德的历史名城宰比德的历史名城,位于距首都萨那西南约160千米处,在也门西南部的荷台省。宰比德是在吉亚德王朝、阿尤布王朝和拉苏尔王朝三个时期兴盛、繁荣起来的,但它最早建于公元9世纪。

吉亚德将叛乱平定下去后,也门的全境几乎都归他一人统治了,于是他开始着手兴建高等教育设施,以后的阿沙艾尔大学可溯源至此。

在以后的200多年里,宰比德作为王国的都城及文化中心,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吉亚德王朝终结于1018年左右,此后,宰比德便不再是王朝的首都,但它作为文化城市发展的后劲仍在。

在1229~1454.年,这里先后建造了穆斯林学院、学校和清真寺等200多处建筑,5000多人在这里学习,其中有不少外国留学生。宰比德在伊斯兰教世界是数一数二的学术之都,同时它又是宗教教育的一个重要城市。

如今有86座清真寺坐落于宰比德,萨那的清真寺最多,其次便是宰比德,而宰比德最大的是“星期五清真寺”。宰比德最古老的清真寺是阿沙艾尔清真寺,在伊斯兰教传人以前,该地方就是土著祭祀的场所。

19世纪还修建了纳赛尔宫和伊斯坎达尔清真寺。这两座建筑的艺术价值,远在城边的奥斯曼帝国时代的城寨之上。此地民宅风格独特。宽不足2米的小巷犹如迷宫,幢幢建筑物似乎重叠在一起,景色壮观。小巷两侧,是涂着白色灰泥的粗砖墙,墙上只开一扇门。外观简朴,很少装饰,这里的居民更讲究家具的质量以及室内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