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国家地理
2069100000059

第59章 毛里塔尼亚

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西濒大西洋,面积为118.5万平方千米。

毛里塔尼亚境外内2/3的国土属于撒哈拉沙漠,素有“沙漠国”之称。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大陆性气候。

到毛里塔尼亚旅游主要是进行沙漠访古代,瓦丹、瓦拉塔等古代商队城市对游客颇具吸引力。

阿尔金岩礁国家公园

阿尔金岩礁国家公园,坐落在毛里塔尼亚西部。它位于大西洋岸边,由沙丘、小岛、沿海沼泽地和浅滩组成。在这里能欣赏光怪陆离的海洋景观,又能望见茫茫大漠。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冬季,有许多候鸟来此过冬。品种繁多的海龟和海豚就生活在附近的海域中。

古代商队城市

古代商队城市瓦丹、欣盖提、提希特,地处毛里塔尼亚腹地。

古代的柏柏尔人生活于撒哈拉沙漠及其周边的北非。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被称为“摩洛斯”,毛里塔尼亚这一国名由此而来,意思是“摩洛斯人的国家”。11~12世纪,出现了一条长3000多千米的商路,它连接着非洲内陆的马里、几内亚湾沿岸的加纳和北非的摩洛哥。商人们的忙碌带来了商路的繁荣,西撒哈拉的柏柏尔人是商路上的主要活动者,他们成了商队的主力。

瓦丹地处阿德拉尔高原上,数百年的繁荣来自那优越的地理环境,无数的财物途经这里通往世界各地,有南部盛产的黄金、西部盛产的矿盐等。但是瓦丹并未能保存下来,如今这里是废墟一片。欣盖提建于13世纪。凭借着繁荣的商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成为了当时闻名西北非的伊斯兰文化中心。这里商店林立,12座中世纪建立的清真寺散布城中,经此去摩洛哥、埃及、马里、塞内加尔等国的骆驼队纷至沓来。后来,由于古商道的衰落,该城日益荒凉,人口减少,树木枯死,市内建筑物渐为沙土所覆盖。

提希特在13世纪时,作为摩洛哥王朝在国外的都市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那时它是一座绿洲城市。16世纪起商路东移,提希特日渐衰败。

瓦拉塔地处提希特东南,曾一度繁荣。15世纪时,因大批知识分子到此,它成为文化中心。后来由于阿拉伯人入侵和商路改道,瓦拉塔辉煌不再。这四座城市的一个相通之处在于有以清真寺为主体的建筑群。这些清真寺在建筑上虽有不同之处,但都有一个中庭和长方形的礼拜堂,礼拜堂的穹顶由一根根粗大的柱子支撑着。石块、黏土和木材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门口有石刻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