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国家地理
2069100000076

第76章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位于亚洲东南方的大洋洲大陆上,领土还包括塔斯马尼亚岛和其它一些小岛,面积为768.23万平方千米。

澳大利亚的地势低平,仅边缘有些山地。东部为山脉和台地,中部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西部是高原和台地,多沙漠和半沙漠。

澳大利亚是个神奇而广袤的国度,旅游和矿物资源极其丰富。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又叫海中歌剧院,耸立在悉尼市贝尼朗岬角上,此剧院三面环海,南端与政府大厦和市内植物园遥遥相望。悉尼市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这座剧院的设计者是丹麦的建筑师耶尔恩·乌特松,动工于1959年,耗资l亿多澳元,1973年竣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从英国专程来为它剪彩。整个建筑面积1.84公顷,183米长,118米宽,67米高,足有20层楼的高度。门前有宽90米的大台阶,地板用桃红色花岗石铺成,据说此台阶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室外台阶。

这座建筑物从外观上看像是蚌壳堆,它们是一些高耸入云的混凝土大贝壳,颜色是白色的。这种贝壳有的是几片被另外一片拥抱着,有的背靠背,有的非常倾斜,有的差不多是垂直的,其中2片单独耸立,共有10片。屋顶为蚌壳形,面积18580平方米,最高点与水面相距67米,内部有展览厅、音乐厅、话剧厅、歌剧厅和演奏厅:其中展览厅面积有650万平方米,音乐厅的座位有450个,话剧厅座位544个,歌剧厅座位1547个,演奏厅面积最大,座位有2690个。五间厅堂均极为豪华。此外还有大小厅堂900多个。整个建筑仿佛一座海上城市,无比热闹。歌剧院演出频繁,除耶稣受难日和圣诞节外,每天开放的时间是16小时,活动项目平均每天有10个,个个不同,可同时供7000人观看演出。世界上的著名乐队、舞蹈家、音乐演唱家、剧团以能在这里演出为荣。此剧院是悉尼的最新标志,悉尼为拥有它而自豪。悉尼海港大桥悉尼海港大桥,号称世界第一单孔拱桥。南半球最大的拱桥。连接悉尼市南北,横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湾。这是一座双铰链钢梁拱桥,许多根钢铁吊索和两组弧形钢梁桁架共同组成桥拱。桥身长1149米,桥面比海平面高出59米,单拱跨度503米,拱架顶端最高处与水面相距134米,有“大衣架”之称,因其外形似高悬的衣架。

1924年大桥破土动工,直到1932年3月19日落成通车。用花岗石建造的桥基支撑着沉重而庞大的桥架。两座高87米左右的铁塔分立大桥南北两岸。大桥耗钢铁无数,光是构筑桥架工程就用去3.9万吨钢铁。大桥桥面中央路宽17.38米,原有电车道和铁路各两条,两侧人行道宽0.3米,合计桥宽49米。根据设计,此大桥每小时通行行人4万名,汽车6000辆,电车和火车128列。南北桥畔各有起衬托作用的两座桥头堡,比水面高出89米,大桥气势磅礴,如长虹横贯。

只要是去悉尼,不管坐飞机,还是乘轮船,最先看到的总是这座大铁桥。大桥在斜阳的余晖中别有一番风味。拱桥随着晚霞变换着颜色,先是黄金,继而姹紫、深赭,海面上的桥影刚刚褪淡,斑斓的光带倾刻升起。千万盏灯光亮在栏杆旁和钢架上,远看仿佛是镶嵌在弓背和弓弦上的无数颗钻石,在黑丝绒似的夜空下,风姿独特。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倒影给它平添几分神秘。

蓝山

蓝山地处东南部的新南威尔士州,与悉尼西部相距约65千米,是大分水岭支脉,它是澳大利亚著名旅游地,吸引了国内外无数游客。

蓝山山脉国家公园以格罗斯河谷为中心,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涧谷深邃,峰峦叠嶂。山上长满种类繁多的桉树,郁郁葱葱。入秋,叶子丹黄,风景优美。桉树为常绿乔木,木质坚硬,树干挺拔,含有易于挥发的油质,用于提炼挥发油,其挥发出的油滴在阳光折射作用下呈现蓝光,因而得名蓝山。

这里曲径迤逦,气候宜人。有鸟啄石、吉诺蓝岩洞、温特沃思瀑布和高450米的三姊妹峰等名胜。

吉诺蓝岩洞原名艾因达岩洞,1838年由欧洲人发现,1867年前后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将它辟为“保护区”。经亿万年地下水流冲刷、浸蚀,这里的岩洞深邃莫测、雄伟绮丽。主要有东洞、王洞、河洞、骷髅洞、丝巾洞、吉里洞和鲁卡斯洞。洞中有洞,洞内石笋、石幔和钟乳石在灯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光怪陆离。王洞有着又尖又长的钟乳石,向下伸展,与石笋接在一起。河洞中有“擎天一柱”,玉镂金雕,气势宏伟,是巨大钟乳石形成的,似伊斯兰教寺院尖塔的石笋,极其肃穆。鲁卡斯洞有不少折断支柱,鬼斧神工,堪称大自然奇观。

三姊妹峰由三块巨石组成,峻秀奇俏,拔地如笋,似乎是并肩而立的少女,故名三姊妹峰。传说为防御歹徒加害,身为巫医的父亲用魔骨将三个美丽的女儿点化为岩石,其后与敌人搏斗,最后巫医的魔骨丢失,三个女儿无法恢复真身。如今峰下常见琴鸟飞翔,据传那琴鸟就是仍在寻找魔骨的父亲,为了让三个女儿还生,他历尽千辛万苦。三姊妹峰高不可攀。这里的高空索道是南半球最早建立的载客索道,建于1958年。

昆士兰的热带雨林

昆士兰的热带雨林,地处澳大利亚东部的昆士兰州。占地8979平方千米。

这里是信风区,受来自热带太平洋的东南信风的影响,昆士兰降雨丰富,最高峰巴特尔弗里尔山的年降雨量常年在1200~9000毫米。

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不同。由于气候多样化,昆士兰有13种森林植被,从茂密的热带雨林直到寒冷的山地羊齿类植物。

昆士兰树木高大,有些树竟达50米高。阳光被茂密的树冠隔离,地面照不到阳光,所以森林里极少有小树。沿海区域的森林更为茂盛。

昆士兰热带雨林的面积小,只占澳大利亚大陆总面积的1.2%o,但却生活着澳大利亚l1/3的考拉熊和袋鼠、62%的蝴蝶、60%的蝙蝠等昆虫、1/3的爬虫类动物、23%的两栖类动物。生活在这里的昆虫和植物已有1.2亿年的历史。

昆士兰热带雨林中飞舞着漂亮的凯恩斯凤蝶、蓝黑色的琉璃乌蝶。这里还有麝鼠、袋鼠和绿蟒,以及“猫鸟”,这种鸟能发出猫叫声,还有一种“鞭鸟”能发出鞭子抽动的声音。

大堡礁

大堡礁位于昆士兰州以东,巴布亚湾与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域,东西宽20~240千米,南北长约2000千米,这里有上千个珊瑚岛礁和沙滩,是世界上景色最美、规模最大的珊瑚礁群。

珊瑚虫分泌出的石炭性物质和骨骼以及单细胞藻类等残骸堆积起来,形成礁区。随着时间的推移,礁区不断扩大,于是出现了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巨大的珊瑚礁群,露出水面的珊瑚礁群就成为海岛。

300多种活珊瑚生活在这个地区。它们有着千姿百态的形状。有的似开屏的孔雀;有的像雪中红梅;有的形状如鹿茸,浑圆似蘑菇有的白如飞霜,绿似翡翠,像灵芝,像荷叶……未可名状,形成一幅蔚为奇观的天然艺术图画。

珊瑚礁将潟湖包了个严实,这里风平浪静,不愧是天然的避风港。各种鱼类、蟹类、海藻类、软体类,五彩纷呈,琳琅满目,透过那清澈的海水,历历在目。比如:欲称霸海洋的鲨鱼,漂亮华丽的狮子鱼,好逸恶劳的印头鱼,脊部棘状突出释放毒液的石头鱼,令人生畏、古怪的巨蛤,柔软无骨的无壳蜗牛,硕大无比的海龟,斑点血红的螃蟹……被潮水冲上来的大小贝壳安安静静地躺在沙滩上,闪烁着光芒.退潮时来不及逃走的大龙虾长达l米,与肥美的海参大饱幸运者的口福。每年7~9月,濒临灭绝的座头鲸出现在珊瑚岛南部。它体长15米,大的座头鲸体重在40吨以上,但这是一种温和的海洋哺乳动物。这里还能看到大量的儒艮,也就是海牛,它们是惟一以植物为生的海洋哺乳类动物。

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海龟来到雷恩岛产卵,它们如今已濒临灭绝,这里是它们的一个主要繁衍地。

格林岛的水下观察室非常精巧,稀奇古怪的海生物和数百种美丽的鱼类栖息在珊瑚洞穴中,吸引了无数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