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家智慧一点通
20706500000007

第7章 陶朱公的商道根源

范蠡不仅做到了“君子生财,取之有道”,更有一股侠商的气概。范蠡认为:商人能够谋利的根本是百姓,对待百姓要存感激之心,予以其回报,这样百姓才更愿意与你打交道。

有一句话叫做“无商不奸”,虽然说法有些片面,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由古至今,商人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很多商人都采用各种诡诈的手段--投机取巧、哄抬物价、小秤入大秤出等,甚至是违背道德的手段。而范蠡不仅做到了“君子生财,取之有道”,更有一股侠商的气概。范蠡认为:商人能够谋利的根本是百姓,对待百姓要存感激之心,予以其回报,这样百姓才更愿意与你打交道。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

范蠡生于公元前536年,楚国宛地三户人,幼时家境贫寒,但范蠡从小就酷爱读书,十几岁就学富五车,更难得的还不是其渊博的学识,而是他独到的思维见解,可迅速洞察事物本质,宠辱不惊,泰然处事的能力。

范蠡青年时,在周围人看来却是思想疯癫的人,因为范蠡常和大众的观点不同,有时语出惊人,使人目瞪口呆,因此,和他接触的人都说他是疯子。其实,他有时是不屑与某人交谈,更多的时候则是其准确地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思考得更深刻与透彻,别人没法理解而已。无论从商还是从政,这种迅速洞悉事物本质并准确果断地作出决策的能力都非常重要,也是一个成功领导者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范蠡在20岁时遇到文种,两个人一见如故,相约要建立功业,做一番大事。范蠡与文种都是楚国人,但是,当时楚国已经是列国中的霸主,国君傲慢自大,皇亲贵族结党专权,政治混乱。因此,在楚国很难有什么大的作为,于是范蠡和文种投奔越国为官。

范蠡携妻儿与弟子、门客悄悄来到齐国,化名鸱夷子皮,范蠡自此隐姓埋名,开始他另一段同样辉煌的人生旅程。在齐国范蠡购买了一些靠海边的土地,开垦种田,兼营渔业捕捞、开盐田等。范蠡与妻儿一起下地耕作,同穿布衣,进粗食。范蠡一反商家精苛细算,盘剥敛财的做法,对待雇工十分慷慨、亲和,遇到灾年减产,就减免地租,同时,开粥场赈济灾民。在年初,和一些农民、商人签订商品收购合约;到年底如果商品价格上涨,范蠡会按照市场现价收购,如果价格下跌,就严格履行合约价格。由此,各国商人都愿意和范蠡做生意,工匠与农民也愿意为范蠡做工。虽然表面看来这样做吃些亏,但是却拥有了大量优质稳定的合作伙伴,使总成本降低很多。这种先进的思想理念到现在很多商家都无法领悟,在2000多年前可谓是绝无仅有的。

一次范蠡资金周转不灵,向一个富户借了10万钱,一年后,这个富户带着各家的借据出门讨债,走水路乘船时不慎包裹掉到江中,几十万钱的借据和路费都没了,恰好事发地点离范蠡家只有几十里的路程,于是其投奔范蠡。在没有借据的情况下,范蠡不仅连本带息还了钱,还送其很多衣物与礼品。由此,范蠡的仁信之名广播天下。之后范蠡为了扩大生意,三次短缺资金,各富户均主动送钱上门,帮助范蠡渡过难关。

初到越国时,范蠡和文种并未受到越王的重用,不久,势力相对弱小的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国乱显忠臣,很多越国大臣在越国战败后另投他处或叛离投吴,而范蠡与文种对越王不离不弃,范蠡更自愿随越王勾践赴吴国为奴。因此,二人得到勾践的重用。

吴王夫差知道范蠡是个大才,几次劝范蠡离开勾践,封赐显爵,范蠡皆不为所动。为奴的三年时间里,范蠡同勾践夫妻一起耕作劳动、粗食、卧薪,并且不忘和勾践的君臣之别,时刻敬主、护主,三年如一,不离不弃。这让吴王既赞许又羡慕。一次吴王在范蠡经过的路上扔了一块黄金,范蠡经过时丝毫没有犹豫就跨过黄金,径直离去。从此吴王才打消了劝范蠡降吴的念头。

其实范蠡忠诚的不仅是勾践,更是在履行对自己人格的承诺。在现代社会中,像范蠡那样笃信诺言,处顺境不骄,于逆境不疑的为人品格已经弥足珍贵。按照现在的一些价值观来看范蠡的行为只是一种愚忠,其实不然,范蠡的这种品德不仅换来了伙伴的信任,也换来了对手的崇敬,具有这样人格魅力的人,再有聪颖的智慧,怎么可能不成就大事呢?我们今天的企业中,不乏因为个人德行的缺失而制约了企业发展的领导者。

无怪乎范蠡感叹道:“居家则拥有千金之产,居官则达到卿相之位,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老百姓来说,这已是到了极点了。长久地处在尊贵的位置上,只怕不是吉祥的征兆啊!”就向齐王归还了宰相印,把家财尽散给朋友和乡邻,再次隐名匿姓,悄悄从齐国转到陶地,自号陶朱公。他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转运货物,经营贸易。过不多久,又家产富到“巨万”。后留下穷尽毕生心血撰就的《兵法两篇》和《致富奇书》两部奇书,被世人尊称为“经商鼻祖”。

蒙牛集团老总牛根生先生将企业经营的核心根本表述得很精辟: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中,能深刻感悟此中道理并亲身力行者,想来不会有很多。而那样去做了的人,虽然暂时可能会被社会的主流思想所嘲笑,甚至吃一些小亏,但是,最终大成的,还是这些以德为本的人。

我们今天的企业领导者不缺乏逆境中奋起的精神,但是往往冲过艰难险阻,却倒在了胜利与荣誉面前。尤其一个企业发展到了一个相对的规模后,领导者头脑是否冷静,目光是否敏锐、客观,就变得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在荣耀与利益面前是否能说服自己,晓厉害,知进退,有所为之后冷静的分析,应该何所不为。“不为”往往是成就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