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市长笔记
2070800000037

第37章 没有结果也算一种结果(1)

自处理过自行车公司的上访问题以后,麻烦就日益多起来。是我自己把自己推到众目睽睽的聚光点,而且还叫韩鑫赔我接受这种“烘烤”。

自那天开始,自行车公司的工人中知道俞市长的人愈来愈多了,他们相互传播,说俞市长很理解他们,是为他们说话的,与有那臭架子很大,又不关心工人的官们就是不一样;还说俞市长与韩老板关系很铁,要不,他俩能一块与咱自行车公司的人对话……工人们就是这样,听到啥信息就信,且一传十,十传百地相互做着免费广告。也是这种原因,他们就3人一组,4人一群地到市政府找我,他们对政府值班室的干部说,他们都是俞市长的朋友,俞市长去过他们的工人小区,与他们聊天拉家常,是俞市长请他们常来与市长沟通沟通。他们的话,使值班的同志也不敢怠慢,就很认真负责地接待他们,并及时地将他们来访的事告诉我,请我回答见还是不见。而不像对待一般找市长的人群,值班的同志就直接挡了回去。充其量让来访者写张表格,把他们的姓名、单位、事由简明扼要地写上几句,就打发他们回去。至于这张表格能不能转到我手中,那是值班主任定夺的事。谁都知道,倘若一市之长要铺下身子处理这类零碎,那就什么事情也别干了,仅这项专业就够他累了。

由于自行车公司在我的日程中挂上了号,也是因为我两次与他们面对面的接触,就无形地加深了我对这家企业的印象和责任感。所以,对待他们就不像对待一般的来访者。实质上,对他们我已做到了有访必应,有问必答,并在身体力行,竭力去解决他们的问题。

那天从自行车公司的会议厅回到政府,当晚我就去找刘书记汇报情况,记得刘书记是这样说的:

工人的要求是工人的要求,能不能照他们的要求办事要对照政策和实际情况定夺。自行车公司破产还是不破产的问题,这是个如何顺应市场的问题,毕竟如今不是早先的计划经济,工人们的思想观念至今尚未转变过来,现实已走进了市场经济,思想还留在计划经济中。唉,这也可以理解,但不能表态,这事要集体决策,俞市长,抓紧开五大班子会议定夺。我说,开五大班子会议之前,咱们应该有个基本态度和导向性的说法。不然,会上没个引导,弄得统一不了意见。再说,五大班子虽然人多,但是对自行车公司了解的人不多,有责任意识的人更不多。刘书记听我说的有理,就说,这样吧,俞阳同志,以你牵头,将审计部门、计划部门、劳动、人事部门拢到一块,拿出个操作方案。

这几天,我与几家有关的单位研究了自行车公司的问题。根据审计部门的结果,自行车公司必须破产无疑了,用他们的话说,那已经是只死老虎了,你还能扶得起来吗?死了的生灵,尽管生前再好,那已成为历史,咱不能感情用事,去幻想它起死回生。那样做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错上加错。至于工人的强烈要求,那只是感情用事,不实际,更不能采用。讨论到企业破产后工人的安置问题,劳动部门认为,这里边的老工人可以推向社会,享受养劳保险的福利。年纪轻的可以协商调入本市正在扩充规模的企业,比较困难的是一部分已不算年轻,又不能退休的中年人,如果安排不好,这部分人可能成为Q市的一支不安定因素。计划部门谈了目前Q市准备上马的新项目和几个扩建的老企业,预测了这里可能招聘新人的空间。人事部门对自行车公司的干部做了一番统计,并阐述了其中主要干部的资历和简况,其中有几位干部早先属政府机关的行政编制,级别与Q市的副市长和县处长同档。有的还是主动报名支持企业,方从政府到工厂了,对待这部分人要慎重。还有几个部队转业干部,军衔是大校,当时与他们同级别的军人转到行政机关,如今最小的官也是个局长,大的已坐上正市级的位置了。这些人,政府也应该妥善安置等等。

这么多事,最后作难的还是市长我。我不能说人家讲得没道理,我更不能说这些同志不能安排,可是,去哪里弄这些交椅呢?谁去考虑这个难题呢?说的容易啊!还有那么多的岁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工人,重新培训改行已不现实,在老行当里干已没有可能。这样的人,谁去为他们发工资呢?我能说,如今市场经济,在哪里打工哪里发钱,市场经济吗,不找市长找市场才是正路。理虽是这个理,但不能说啊!也不敢说,只能憋在心里,却迟迟不能揭开底牌。可是,那数千名活人,可是每日每时都没放弃他们的希望,都在催促并等待着政府的回话。

终于,五大班子会议在今天召开了,专题研究自行车公司的问题。今天召开这会,并非对自行车公司的问题有了解决的方案,而是工人们的激烈要求和频频上访,压迫着我不得不把抱着的这块烫手的山竽推到五大班子之中,把我1人的作难变为众人共同的作难,看看大家有什么高招手段,即使解决不了,问题也算上了五大班子会议,集体研究过了。既然五大班子都没办法的事,我一个市长又有啥法?这种手法,最终可能也是稀里糊涂不了了之,但不会有人将愤懑和火气向我一人发泄。

五大班子会议照例是在市委的常委会议室召开,今天的会由市委常务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维纲主持。刘书记选择维纲主持这次会议,我想他也是动了一番脑子的。在Q市,大家都知道自行车公司的老总合达贲是维纲举荐的,尽管他坐上总经理的交椅,也是经过组织部门设计的一套程序的,像群众评议、组织考察、领导审定、媒体公示等等。但是,如今的人大多不相信这是真的,只是认为这种套路流程是权威人物导演的。有那选聘领导层人物时还加上自愿报名,笔试面试,施政演讲,公开答辩之类的弄法。即使这样,局外的人也自以为是地认为,那都是在演戏,实际是事先就定好了人选,不知情的报名参选者只能是个陪衬,无论成绩多么优秀,最后会在面试时被莫名其妙地淘汰,即使有那面试罢侥幸过关,还会在复审时或身体检查时叫敲掉。

维纲在Q市属实力派人物。他在Q市工作时间长,根基深,过去多年负责组织人事工作。Q市的市县区局委级干部,有不少是他一手栽培提拔上来的,有的最后还提拔到厅(Q市一级)级任职。也正是这种缘故,合大贲的问题迟迟不能解决。若不是自行车公司上千名职工的上访“闹事”,把政府官员们逼上了“梁山”,这种会还是要一拖再拖的。

时钟指到上午9时,会议室已是座无虚席,该来的都来了。通讯员已为每位与会者的面前放好了冒着热气的茶水,这时,坐在刘书记左侧的维副书记环视一下在座的各位,说:

“五大班子(指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军分区)的同志都来了,好,现在开会。识途书记对这次会议很重视,特别强调五大班子的领导缺一不可。今天总算凑到一块了,不容易啊。平常不是政府的人出差开会,就是政协的同志外出考察,直到昨天晚上,军分区的屈政委才从大军区飞回来。今天会议的内容很单纯,昨天下午已把会议单分发给了各位领导,是关于自行车公司问题。时间不算短了,大家知道,自前年下半年以来,咱们自行车公司的经营形势就不好了,从早先的盈利转入亏损,直到现在,形势依然严峻,债务一直增加,工人发不了工资,厂里职工情绪波动,时有上访人员围堵市委政府,阻塞交通的事件频频发生。今天召集大家来,识途书记指示,是让集体决策,采取有效手段,扭转公司已陷入的困境。也是发扬民主,让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找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把自行车公司的事情办好,现在先由审计局马局长汇报一下对自行车公司的审计情况,供大家参考。”

审计局的局长不属于五大班子成员,他是扩大进来的人。马局长看着写好的审计材料,不紧不慢地把审计的情况叙述一番。他叙述的重点是自行车公司自前年至今的运营状况。从前年元月开始,这家企业就开始滑坡,到这年6月,一向盈利的自行车开始亏损起来,而且亏损的幅度在惊天动地上涨。为了说明具体的亏损状况,他读了许多阿拉伯数字,使听者们知道,这家企业自开始亏损以来,形势恶劣的急转直下,至今已一蹶不振,欠外债高达七八个亿,部分设备已经顶账运走,现有企业资产经过评估不足2个亿,工人已1年没发工资,多名老职工病号就医无有着落,企业职工子弟中学、小学、幼儿园已难维系,周边社会学校以校舍容量不足为由拒收自行车公司的子弟入学。电业局、自来水公司几次以收不上电费、水费为由要对企业职工住宅小区停电、停水,多亏办事处及区政府从中斡旋调节,方没被剪断电源关掉水闸。但这样下去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整个自行车公司从生产场区到生活小区,已经无法维持正常生存。由于公司贷款数字巨大,每月利息已达数百万元,再加上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用等,长此下去,必然账台高筑,积重难返。建议政府采取果断措施,以免事态继续恶化……

审计局长话音刚落,市人大一位副主任就发言了,他说自行车的工人们一直要求叫老厂长韩鑫回去主持工作,既然这样,咱们何不成人之美,把韩鑫调回去,工人们也没意见了,说不准人家韩鑫还有办法把自行车公司救活。

他的话好像还没说完,就遭到市委的一位常委抨击。这位常委说,自行车公司之所以每况愈下,一路滑坡,并不是经营问题,是大环境、大气候的变化所致。现在的总经理合达贲也不是没本事的白吃干饭的无能之辈,就现在自行车市场的熊样,换谁也不中。他韩鑫也不是万能,他经营Q电那企业能过五关斩六将,一路顺风,其中也有大气候的原因,当下他那产品适逢黄金季节,正在蓬勃向上哩。哪里像自行车公司,市场早饱和了。叫他来弄这一摊,也是关公夜走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