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理调适与心理健康全集
20751200000005

第5章 “心病”瓦解人体健康(4)

只要你觉得事业成功、工作满意,或有充实丰富的个人生活,就会感到很快乐。“快乐”是可以掌握的。“苦”和“乐”都在一念之间,要快乐,要痛苦,都是自己心中的想法在作祟。因此,想要做一个成功的快乐的现代人,很重要的是,要具备快乐的人生观。

如果你想成功,那么就心存快乐!不论你所追求的是事业上的成功,或者其他方面的成就,快乐就是你的原动力。成功者个个都是懂得运用“追求快乐”魔法的人士。

要成功,当然要学习和培养高人一等的情绪智商。首先,要十分清楚和在意自己的情绪状态,不要轻易地被负面的情绪淹没,弄得难以自拔。例如,不能掌控自己,听任自己深陷低潮,或逆来顺受,不求改变等。

除自觉自控之外,还应尽早察觉负面情绪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赶快利用“放松”、“运动”、“冥想”和“积极思考”等方法,控制自己。这样做,可以达到遏阻负面情绪肆意传染的效果。你越是做这方面的努力,就越可能摆脱负面的情绪。“除旧布新”、“善待自己”、“换个心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和“听振奋人心的音乐”等都是让人开心、愉悦、快乐一点点的好点子。

懂得把握每一分、每一刻来营造快乐的情绪,保持开朗乐观的心境,这样就有雷霆万钧的力量去“杀死”你生命中的一些晦涩面,帮自己“活出成功”!你真的要做得比别人更成功,就一定要培养出高人一等的EQ,特别是“创造快乐”的情绪。

不要过度地自恋

一个不愿透露真名真姓的女大学生说:她被本系同学誉为系花、女状元。她照照镜子,觉得自己确实美,特别是走到校园里,步行到大街上,左右行人的回头率真是高,加上她的学习总在班上排前三名,英语演讲比赛则为全校第一。故追求她的男同学,本班的、外班的,本系的、外系的,简直排成条条长龙,可她呢?不知怎么回事,一个都看不中,不是认为长相不够英俊,身高与自己不般配,就是觉得对方胸无大志,学习有点水;少数几个长相、学习还过得去,又感到对方气质不行,风度差劲。左挑右选,现在她大学快毕业了,还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她想,今后到社会上参加工作,选择余地更小,不免有些急,于是又揣摸着:是否学某知名人士,抱独身主义如何?与其和不相称的男人过一辈子,还不如自己漂漂亮亮、风风火火、舒舒服服过一生?这样打算是否对?自己深恋自己不为错吧?

有很多词可以用来形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征:自私、傲慢、自命不凡、目中无人、自高自大、唯我独尊、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些特征都来自于他们过高的自我评价和夸大的自尊。

他们对人、对己的基本看法通常是:“我是卓越的,才华出众的,别人比不上我,所以都嫉妒我。”他们认为别人对他们的关注、赞美、关心、帮助都是理所应当的,成功、权力、荣誉也理所当然应该是属于他们的。因此,他们对他人颐指气使;对待批评、挫折的反应是愤怒、敌意,甚至会采取报复行动;他们缺乏同情心,对人冷漠,因而也会利用或玩弄他人的感情;他们没有责任感,更没有愧疚感,做错事总会寻找借口和“替罪羊”,因为,如果承认错误会威胁到他们的自我评价。

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热衷于与他人比较和竞争,因为他们希望能在竞争中打败他人,证明自己的优越。然而,当他们无法胜过他人时,会充满嫉妒与敌意,对竞争对手进行恶意的攻击或陷害。

自恋型人格的自我中心特点大多表现为自我重视、夸大、缺乏同情心,对别人的评价过分敏感,等等。他们一听到别人的赞美之辞,就沾沾自喜,反之,则会暴跳如雷。他们对别人的才智十分嫉妒,有一种“我不好,也不让你好”的心理。在和别人相处时,很少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要。

由于缺乏同情心,所以人际关系很糟,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的心情,加之他们有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往往易在各方面遭受失败。

国际通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把自恋性病态人格描述为自以为是、自我陶醉的人格。其主要特征是: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从他人那里获得注意与羡慕的愿望;一贯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常常不现实地夸大自己的成绩,倾向于极端的自我专注;好产生海阔天空的幻想,内容多是自我陶醉性的,如幻想自己成就辉煌,荣誉和享受接踵而来;权欲倾向明显,期待他人给自己以特殊的偏爱和关心,不愿相互承担责任,很少意识到其剥夺性行为是自私的和专横的;缺乏责任心,常用自负傲慢、妄自尊大、花言巧语和推诿转嫁等态度来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辩解,漠视正确的自重和自尊;在人际交往方面,与他人缺乏感情交流,喜欢占便宜;

在面临批评和挫折时,要么表现出不屑一顾,要么表现出强烈的愤怒、羞辱或空虚;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毫不在乎和玩世不恭的假象,事实上却很在意别人的注意和称赞;为谋取个人利益不择手段,只愿享受,不想付出,等等。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标准。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病理性的自恋作了如下的定义:需要赞美的、表现在幻想上和行为上的弥漫性“无所不能”,缺乏共情,常始于幼年,并一直持续到目前,且符合以下五条或更多的标准:

1.夸大成就和天赋,在没有相应的成就下,期待被看做是最优秀的;

2.被无限制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所迷惑;

3.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并相信自己仅能被其他同样特别的或高地位的人理解,或应该被联想到与上述的人为一类;

4.要求过度的赞美;

5.有特权感,比如,无由地期待特殊好的对待或他人对他(她)期待自动的顺从;

6.攫取他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7.缺乏共情的能力,无欲望去认识或认同其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8.常常嫉妒他人或相信其他人嫉妒自己;

9.表现出一种高傲自大的行为或态度。

自恋是人性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但符合自恋性人格诊断标准的只有极少数。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自恋倾向——小到对一枚指甲的专心修饰,大到爱自己而不能与另外的人相爱。人人都应该爱自己,但是爱得过了火就危险了。自恋者自我欣赏,又很在乎别人是否关注自己,并且期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或赞美,但因为缺少与他人平等相处、沟通的能力,所以活得很累。

一般性的自恋不一定是坏事。如: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的自恋,有时候不仅不是问题,反而可以增加他们的个人魅力。但适度很重要,自恋就像炒菜用的盐,少了则淡而无味,多了便难以入口。

有效地利用自卑

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分析家A·阿德勒认为:许多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感”以及对于“自卑感”的超越。在对自卑感的超越中,人往往能获得难以预料的力量,也就是说,善于利用自卑,也可以获得积极情绪。

从环境角度来看,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与外部环境对他的态度和评价紧密相关。例如某人的书法不错,但如果所有他能接触到的书法家和书法鉴赏家都对他的作品给予否定性评价,那就极有可能导致他对自己书法能力的怀疑,从而产生自卑。可见,环境对人的自卑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某些低能甚至有生理、心理缺陷的人,在积极的鼓励、扶持、宽容的气氛中,也能建立起自信,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因此自卑情绪一旦被发现,必须尽早克服和纠正,使它转为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潜能。

一般有自卑情绪的人会有以下特征:

(1)胆怯怕羞。人们时常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是过度胆怯、怕羞,如不愿抛头露面、不敢接触生人,则可能内心深处隐藏强烈的自卑情结。

(2)独来独往。一般来说,正常人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人对交结朋友兴趣索然,往往喜欢独来独往。

(3)猜疑心重。自卑者对家人、朋友、伙伴、同事所提出的对自己的评论十分敏感,特别是对朋友和同事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有时甚至无中生有地怀疑别人讨厌自己,且表现出愤愤不平。

(4)有自虐倾向。占相当比例的自卑者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

(5)逃避竞争。虽然有的人十分自卑,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可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此,他们大都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

(6)表达困难。据统计,八成以上有自卑心理的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有的表现为口吃,表述不连贯,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

(7)承受能力差。自卑者大多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能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极因素所带来的压力,即使遇到小小失败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的甚至对诸如搬迁、父母患病等意外都会感到难以适从。

自卑并非一无是处,有时候我们正因为心中的自卑才强烈地渴望进步,追求完美,也更有不断上进的力量,自卑使我们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性格受到磨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灵性,这种灵性成为我们建功立业的力量,它维持我们的个性,即人的尊严与人格。人们为了维护尊严和人格,就要克服自卑,战胜自我。

一旦发现自己的自卑对自己已构成了不利影响,最好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的自卑是属于哪一种,如果是由于自我认识不足而导致的,或是由于意外挫折而导致的,那么,应该提醒自己,这样的自卑,是完全可以消除的。而如果是从小就产生的,那么,就不要刻意去消除,而是要合理地利用它,使它从不好变为好,使它成为自己成功道路上的助推力,而不是绊脚石。

就如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后来到大城市里上学,同学们嘲笑他的穿着、他的口音,嘲笑他满脸的土气和怯懦,而他却把深深的自卑埋在心里,发奋地读书,当他如愿以偿地获得了硕士文凭,他居然可以一改往日的拘谨,和那些嘲笑过他的同学谈笑风生了。他的自卑并没有消除,他又考上了博士、博士后,后来又留学国外,进入了著名公司的高层。他的自卑从未消失,但正是因为他有效利用了他的自卑,他才可以一步步稳扎稳打地迈向成功之路。现在他仍然无法摆脱自卑,但他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

自卑情绪控制得好,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敢于进取、有主动创造精神的人,成为一个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活得开朗、开心的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有责任心的人。如此,你才会在平时积极思考,才会积极跨越各种障碍,成为一个不怕困难的人。尽管有时自卑这种情绪从未在你心底消失,你仍可以获得美好人生。

为了战胜自卑,你必须自信。一个人的自信力,能够控制他自己生命的血液,并能将他的“坚定”坚强地运行下去。有自信的人一定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能够担负起艰巨的责任,这样的人才能在风风雨雨中坚强挺立,不被恶劣的情绪打倒。

自信力坚定的人,绝不会在工作尚未完成前,就中途退缩。他对于工作有坚定的信仰,他相信能够从事眼前的工作,他相信能够应付眼前的阻碍,他相信能够克服眼前的困境。他能随时提高进行的能力,随时坚定进行的决心,这样他才能摆脱困难,轻视障碍,嘲笑不幸,使自己增添成功的力量。

这力量一增添,再配合他的天才与智慧,便可以从容地应付各种工作了,哪还有什么不良情绪纷扰!

偶尔地奖励一下自己

林娜是高级写字楼里的白领,高学历、高工资,人又长得漂亮抢眼,是典型的人人羡慕的office lady。平时工作忙碌,不是批阅子公司的报告,就是审核项目的资料,还要经常约见客户,到各地出差。她通常每天都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周末加班也是家常便饭,一个月中往往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飞机上度过的。生活忙碌,工作压力巨大,可是她还能够很好地面对,自如地处理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角色的转换,始终保持迷人的微笑和轻松的心态。

其实,她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奖励自己。每当一个项目谈成了,她往往会买一块贵重的手表来奖励自己,或者挑选一颗精美的钻石来给自己增加一点光彩。就算工作的压力再大,她也会找到让自己开心的方式:比如忙中偷闲去茶艺馆享受一下新茶的幽香,或者去花店选一束鲜花来给房间添点亮色。总之,她总会以不同的借口来奖励自己,每天让自己都有开心的理由,总是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正是这种奖励自己的方式,使她自己对自己先有了肯定,于是也就有了继续奋斗的力量。

创造和享受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成为快乐的劳动者,我们也有理由成为快乐的劳动者。而一个快乐的劳动者,是懂得“奖励自己”的。

小时候,爱劳动的孩子往往会得到一朵小红花,高高地挂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谁得到的小红花最多,谁就是最令人羡慕的孩子;长大一些,参加比赛获得名次,可以捧着奖杯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享受大家给予的鲜花和掌声;走上工作岗位,业绩出色,就可以得到超额的奖金或者获得先进工作者的称号。这些不同形式的奖励都来源于外界,是别人用外界的标准对你加以衡量、加以评价的结果。你曾经试着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价自己,来奖励自己吗?

约翰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虽然学习用功,可是他从来也没有获得过考试第一名,也从来没有得到过老师和父母的夸奖,以及同学们的羡慕。

每当看见同学们因为考出了好成绩从老师那里领取奖状、老师露出奖赏式的微笑的时候,每当看见同伴们在球赛中表现出色而被父母爱抚地拍着额头夸着“宝贝儿真棒”的时候,他总是低下头默默走开。他想,自己从来都不会有哪件事情做得出色,从来都不会因为表现突出而得到大家的赞扬。

有一天,就在他独自伤感地走在公园的小路上时,忽然看到湖边有一个钓鱼的老人。他就静静地坐在老人旁边,看着湖水发呆。老人仿佛看出了约翰的苦恼,便关切地询问约翰。听他讲完自己的故事,老人笑着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