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将源兵魂
2082300000011

第11章 投名状(一)

今天的夜色很昏暗,月亮也躲进了乌云里,整个大山之中显得很阴森。因为山里行走困难,所以洛川只能在山里呆上一夜,第二天天明再走。

夜深了,整个大山之中变得灰蒙蒙的,远处不时传来不知是狼还是其他动物的吼叫声,让人听了不禁毛骨悚然。今天是洛川第一次杀人,以前虽然不至于连只鸡都没杀过,但是也差不了多少。想着后面背上血淋淋的头颅,洛川心中一阵惴惴。

洛川尽量让自己往其他处想,不知道自己失踪之后自己的父母现在怎么样了,他们现在会急成什么模样。洛川迷迷糊糊的睡着了,这一夜洛川做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梦,他梦见自己又回到了原来的世界,看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父母,看到了昔日的好友,但是就在洛川想要跟他们打招呼的时候他们却对自己视而不见,就在洛川急的抓耳挠腮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人跑了过来,手中拿着一把刀向自己的方向冲了过来,等到那人走进之后洛川才发现这人竟然是宋义。洛川大为惊慌,想要逃跑,可是脚怎么都挪不动,想要求救,可是嗓子怎么都喊不出声来。

看到宋义离自己越来越近,宋义嘴上挂着邪恶的笑容,嘴里还念念有词:“还我命来,还我命来……”

洛川看到宋义距离自己越来越近,急的满头是汗,就在宋义的刀要往自己头上砍去的时候,洛川突然惊醒了。洛川满头都是汗水,衣服也让汗水浸湿了,洛川满口喘着粗气。虽然只是一场梦,但是这梦太现实了,让洛川都不敢相信方才那是一场梦。

这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明亮,慢慢的太阳离开地平线了,红彤彤的,仿佛是一块光焰夺目的玛瑙盘,缓缓地向上移动。红日周围,霞光尽染无余。那轻舒漫卷的云朵,好似身着红装的少女,正在翩翩起舞。

看到天色已经明亮,山里的事物也变得清晰了不少。昨天夜里洛川没有进食,现在已经是饥肠辘辘了,但是现在自己还没有完全脱离险境。洛川只有加紧赶路,到了泾河镇自己就安全了,抱着这个念头,洛川加快了步伐。

等到洛川下到破头山山下,太阳已经升的老高。破头山距离泾河镇大约二十里的路程,好在这一段路不似山路那么险峻,走起来要方便多了。

等到洛川赶到泾河镇德时候已经是过了晌午了,这是洛川第二次来泾河镇。第一次就是昨天,洛川从镇子上的药店里买了蒙汗药,但那时候因为时间紧张,洛川并没有仔细这个小城镇。现在看来,泾河镇实在是太贫困了,甚至可以说这个镇子让洛川感觉更像是后世的一个村子,甚至连村子都不如。

泾河镇周遭的城墙建的比较厚实,这是因为防范突厥人来犯的缘故。泾河镇处在大汉朝和突厥的边境线上,经常有突厥人来抢掠,所以修建一座厚实的城墙是极其重要的。

进入到镇子里,就可以看出泾河镇德破败了。脏乱差,是洛川对泾河镇德第一印象。主干道上肆意堆放着垃圾,牲畜的粪便更是比比皆是。道路两旁的商店和民用住宅杂乱的混在一起,民用住宅大都是泥土屋子。围墙上大都因为年久失修变得坑洼不平,周围的空地上不时有鸡鸭走过。

虽然是晌午,但是镇子上人还是很多。众人都好奇的打量着洛川,看到路人疑惑的看着自己,洛川顺着路人的眼光看去,发现自己的确勾引人瞩目的。洛川穿的是土匪的衣服,而且衣服上沾满了宋义的鲜血,一夜的时间鲜血早已凝固。虽然看不到自己的脸,但是洛川肯定自己的脸也好不到哪里去。

洛川现在要去的是县尉府,县尉是从九品,也是泾河镇德最高长官。大汉朝官阶制度实行的是九品十八阶,经河镇行政长官是县尉。

“大爷,请问县尉府在哪里?”洛川向身旁的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问道。

老头一开始没注意洛川,洛川这一叫唤,老头看到洛川的模样顿时吓得不轻。说话也变得结结巴巴起来:“在…这条街的最…最东头就是。”

洛川不管老头的惊慌,朝着老头指着的方向大步走去。走了约莫二百余米,远远地看到一座阔绰的宅院,院子上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县尉府。

门口有两个兵丁打扮的人站岗,看到洛川走了过来,顿时神情变得警惕起来。就洛川这一身打扮也有不得人不多想。其中一个兵丁喝问道:“干什么的?”

洛川微笑道:“请你转告县尉大人一声,就说下等兵洛川将黑风寨大当家宋义的头颅带来了。”说着洛川将手中的包袱向兵士扬了扬。

当兵的听到洛川说将宋义的头带来了,顿时惊得不行。看到洛川的神情不死作假,兵士回一声:“您稍等,我这就给你禀报去。”说完飞似的向院里跑去。

不多时,就见兵士引着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后面还跟着四五个兵士。

中年男子望着洛川看了一眼,压抑不住心中的兴奋,说道:“听人说你将宋义的头砍下来了?”

“是,下等兵洛川将宋义的头砍下来特地呈献给县尉大人。”洛川料想眼前此人便是县尉,便一本正经的说道。

“在哪?宋义的头颅在哪里,快让本大人瞧瞧。”中年男子急切地说道。

“在这。”洛川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的包袱打开。包袱早已被鲜血染得通红,虽然很恶心,但是中年男子还是仔细的查看了一会,料定这颗头颅就是宋义的,中年男子兴奋的直点头,连续说了三个好字。

“我就是县尉李祯,壮士是哪里人?”这时候中年男子已经确认了头颅确实属于宋义,看到洛川,便好奇的询问道。

“回大人话,下等兵洛川,徐家屯人氏,现在城西防守台任下等兵。前日得知黑风寨的宋义兄弟二人带领众土匪不但洗劫了西王庄、小李村而且还屠杀了数百名无辜百姓。在下很是心痛,作为大汉朝的一名军人,却不能保护百姓,在下很是惭愧,于是前日便独自进入破头山将宋义的头颅割了下来,以祭拜数百名百姓的在天之灵。”一边说着洛川还适时的抹了几点眼泪。

“多好的兵啊,多好的将士啊…”李祯心中一阵感叹,庆州府带领大军没有剿灭黑风寨,而眼前的这名下等兵单枪匹马却将黑风寨的大当家给杀了,还将他的头颅带了出来。庆州府不大,而黑风寨的宋义二兄弟因为作恶多端,早已在庆州府一带恶名累累。现在宋义这个匪首死了,那么盘踞在破头山上的土匪离溃散也不远了,看来自己这一次不升职都难,想到这里,李祯心中笑了起来。

不到一日,整个庆州府都知道了宋义被人斩杀的消息。人言可畏在这一次得到了验证,因为宋义在人们眼中早已被妖魔化。而能除掉这个大魔头的必定是神仙转世,法力无边。所以,一时之间,传言洛川有三头六臂,一顿饭要生吞十斤牛肉的说法比比皆是,这是洛川始料未及的。

庆州府的府尹大人周晋这时候也得到了消息,得到了宋义已死的消息之后的周晋甚至比李祯更加兴奋。前些天庆州府大军围剿黑风寨非但没有剿灭土匪,反而官军是损兵折将,这让周晋的脸往哪搁,传出去自己岂不成了同僚中的笑柄。而且三年一次的官员政绩考核即将来临,自己能否连任或者晋升都成了悬念。

秦汉时期,对官吏实行考课制度。考课就是对官员政绩的考察,即今天的考绩。考课是用于将职位责任同官员的能力行为联系起来,以考绩的标准来约束和激励官员,以考课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黜陟,以便劝善戒恶,使考绩得以发挥作用。秦代的考课是通过上计制度进行的。上计制即:郡臣于年初将一年的赋税收入预算写在木券上,呈送国君,国君把木券一分为二,国君执右券,臣下执左券。到了年底,合乎标准的留任,不合乎标准的则罢免——也就是说,预算完成了,留任;完不成,滚蛋。

所以,能够超额完成弄钱任务的官员,从来都是颇受青睐的。明朝张居正当政之初,面对吏治败坏、财政危机、赋役不均、军心涣散之困局,痛下决心,雷厉风行推行系列改革,使大明王朝的生命又延续了数十年。张居正当政期间,朝中大臣极力推荐以清正廉洁而闻名天下的海瑞,张居正却对海青天很不感冒,一再不允,问其原因,说了如下一句话:“……应多用循吏,少用清流。”

唐代的考核,非常完善。一年一考,其中文官的考第是三等九级,参考标准为“四善”和“二十七最”。四善是: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偏重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二十七最”是区分不同职务所定,偏重行政能力和绩效。比如“法官之最”的标准是“推鞫得情,处断公允”;“学官之最”的标准是“训导有方,生徒充业”;“校(书郎)正(字郎)之最”的标准是“雠校精审,明于刊定”,颇似现代出版总署对编校人员的考核,规定差错率不得超过万分之几,等等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