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将源兵魂
2082300000037

第37章 归来

看到阿提拉奄奄一息的模样,洛川非但没有心生怜悯,反而觉得阿提拉是死有余辜。阿提拉仅仅二十余天的功夫就屠杀了不知道多少平民百姓,不知道多少百姓恨不得食其肉呢。

就在这时,前去打扫战场的人也都回来了,一共带回了三十四具突厥人尸体。还有辎重若干,本来这些突厥流寇是用几辆马车拉着这些物资的。不过因为刚才洛川设下的天将神石,这些马车几乎都被砸坏不能再用了。好在洛川早有准备,他早已从镇子里拉来了几辆马车,专门运送这些物资。

“把这些突厥人尸体的头颅割下来,把尸体找地方埋了,物资都装上车,咱们回家。”洛川吩咐道。

“是。”赵紫风领命而去。

赵紫风是跟随洛川从防守太出来的兄弟,赵紫风和防守台其他几个人不一样,其他几个人都是苦出身,而赵紫风则是犯了罪被流放到这偏远边境来的。至于因为什么罪,赵紫风没有主动提起,洛川也没有问过,在尊重别人隐私方面洛川还是做的不错的。

赵紫风此人的武功是几个人里最高的,赵冀只是身体比较强壮,平时和别人大家摔跤,逐渐掌握了一些技巧,所以和一般人打架倒也不吃亏。而赵紫风则是实打实的练家子,洛川基本上算是自学成才,而赵紫风却是正宗的门派出身。赵紫风曾在华山当国几年的道士,深得真传。后来还俗当了兵,再后来因为犯了错,被流放到庆州府。

本来赵紫风觉得在防守台里不可能再有什么打得作为,所以只是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但是自从洛川被提拔成百户,洛川把几个兄弟都从防守台里提拔了出来,这又让赵紫风看到了希望。

本来赵紫风对洛川是不怎么看得起的,因为洛川只是最普通的佃户出身,什么北京都没有。而自己从小在华山学武,后来又曾在军队做过武官,所以无论是资历还是经验都要比洛川丰富,所以虽然洛川把自己提拔起来,但是从心底里赵紫风并没有尊敬洛川。

但是后来洛川当上百户之后,一番番作为让赵紫风对洛川改变了初衷。洛川虽然没什么背景经验,但是无论是眼光还是能力都是赵紫风遇到人中最出类拔萃的。洛川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把一群没当过兵的农家子弟迅速脱胎换骨,练成了精兵。赵紫风曾经在军队里混过,而且还是大汉最精锐的禁军,所以对练兵比较清楚。但是像洛川这样几个月就把一群什么也不懂的子弟训练成了强兵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且洛川练兵不想其他人一样墨守成规,洛川总能想出一些千奇百怪的方法,而这些方法总能出奇效。这让赵紫风足以重视洛川,佩服洛川。

之所以割下突厥头颅,是因为这年头大汉的军功都是靠割下的突厥头颅来决定,头颅越多,立下的功劳就越大。这倒不是洛川残忍,而这项规矩早在几十年前开祖皇帝就已经施行了。

很快准备妥当,突厥俘虏们都被邦的严严实实,阿提拉光不溜秋的也被绑住双手。看到阿提拉光不溜秋的样子,就连隐秘之处也暴露在外,不说洛川手下的汉朝士兵,就是那些被绑住的突厥人看到阿提拉的滑稽模样也被逗的哈哈大笑。

阿提拉这时候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但是很可惜,不用说是地缝,就连个蚂蚁窝都没有。阿提拉朝着洛川大骂道:“小子,有本事就把我杀了,老子要是皱皱眉就不是突厥帝国的勇士。”

“想死,没那么容易。”洛川看了眼阿提拉,不忿的说道。

接着阿提拉就开始辱骂洛川,不过很快他就受到了惩罚。阿提拉一骂赵冀那就拿着棍子往阿提拉身上招呼。阿提拉也学乖了,老老实实的,也不在乎其他人的眼光了。

洛川没注意到在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上伫立着一个身穿白衣的年轻女子,年轻女子静静地看着一切的发生,她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波动,淡淡的望着洛川……

一线天距离泾河镇七八十里的路程,因为有突厥不少俘虏,所以耽搁了大半天的路程。等到了泾河镇已经是黄昏时分了,虽然天已经有些黑了,但是泾河镇城门口却乌压压的沾满了人。

原来一开始洛川打算埋伏突厥人的时候就跟李祯说了自己的想法,起初李祯说什么都不同意。突厥人勇猛好斗、战斗力强悍在李祯的脑海里印象太过深刻。再加上汤振刚刚在这伙突厥人身上吃了大亏,这件事让上面知道自己肯定会的一个御下不严的罪名。如果洛川再让人包了饺子或者出点什么事,自己这个县尉也算是做到头了。

后来洛川从各个方面说服李祯,又多次像李祯保证说自己只是在一线天那埋伏突厥流寇,而且把自己的整个想法都跟李祯说了。

李祯虽然是文官,但是因为泾河镇地处大汉和突厥的边境处,李祯耳濡目染之下对行军打仗也有一定了解。对于洛川所说的在一线天设伏,李祯觉得这件事可为。因此便答应了洛川,不过有两点要求,一是洛川只能带自己手下的兵去,李祯不会给洛川多余的兵马。毕竟李祯还是担心一旦洛川兵败,损失也不至于太大。二就是只准洛川在一线天设伏,绝对不可以与突厥有正面冲突,避免伤亡。

洛川没有让李祯失望,全军没有任何伤亡,而却生俘突厥十七人,包括他们的牙胡阿提拉。另外还有三十四具突厥人死亡,还有大批的物资。这可以说是李祯在泾河镇最为耀眼的政绩了。有这个政绩在,李祯官升一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洛川包了突厥人的饺子的消息已经快马加鞭告诉了李祯,李祯得知后大喜过望。立即派人沿街告诉泾河镇的百姓,百姓得知一直流窜在庆州府的突厥流寇被自家军队全歼,而且还有十七人被俘,顿时轰动了。上到七八十岁的老妇,下到五六岁的小儿都兴高采烈的来到大街上,人人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长久以来突厥人都压汉人一头,每逢两朝作战,每次大都是汉朝兵败求和,割地赔款也时常有的事情。像今天像洛川这样包了敌人饺子的事情几十年没有听见了。

于是乎,不到一刻钟的功夫,洛川全歼突厥人的消息已经在泾河镇传遍了。人们自觉来到泾河镇城门口,包括泾河县尉李祯,千户林克以及其他几位百户还有泾河镇有头有脸的人都在城门口等待。从晌午一直等到黄昏,足足等了五六个小时,虽如此,包括李祯在内都没有任何不耐烦的表情。人们纷纷眺望着远方,盼望着洛川一行的到来。

“来了来了,大人,他们回来了。”一个身穿亲卫服饰的士兵骑马来到李祯身旁,跳下马来先是对着李祯行了一礼,急着兴奋地说道。

李祯忙问道:“他们到哪了?”

“距离这也就千余米的距离,估计几分钟就到了。”士兵兴奋地答道。

“他们真的俘虏了突厥人?”虽然李祯心里确定洛川不会在这件事上撒谎,但是心里还是不踏实的向士兵确认道。

“是的,那些突厥人都被绑的严严实实,正在朝着我们走来。”士兵答道,脸上显现出因为兴奋过度而表现出来特有的晕红。

正说着,林克眼尖,已经看到了远处的一个黑点,慢慢的黑点慢慢变大,正是洛川一行人。林克忙对着李祯说道:“大人,洛百户他们到了。”

顺着林克手指的方向,李祯望去,果然,在夕阳与大地接触的地方出现了一队人。仔细看去,的确是洛川一行人。

不光是李祯,其他人也都看清楚了。随着洛川一行人距离越来越近,城门口站着的千余人心中的心情也变得炽热起来。

不但灭亡了突厥三十多人,而且还生俘突厥将进二十人。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己方获得这一战绩没有伤亡一人。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更何况突厥人勇猛好斗,能不伤一人而完败敌人,这样的战绩让谁听了都会感到自豪。怎么都觉得是在做梦,一直以来都是突厥压汉人一头,汉朝军队何曾这么扬眉吐气过。因为泾河镇地处大汉和突厥的边界处,所以民族自豪感比其他地方来的更加强烈。这一次,自此之后,在突厥人面前自己终于可以仰起头来,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在突厥人面前头也抬不起了。

片刻功夫儿,洛川一行人已经来到了城门口。看到李祯亲自迎接自己,洛川不敢托大,忙跳下马来疾走几步,冲着李祯就要行大礼。

洛川此次立下大功,李祯哪会受他大礼,没等洛川跪下就已经扶住洛川。笑着说道:“洛百户,此次你可是给我们泾河百姓张脸了,不肖几日,整个庆州府都会知道你生擒贼寇的消息。哈哈”其他人也跟着李祯大笑起来。